天车用梁支撑立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6910阅读:2424来源:国知局
天车用梁支撑立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及其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天车用梁支撑立柱。



背景技术:

天车在管道等生产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其运输便利且自动化程度高,所以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大型运输设备。天车主要是由立柱、横梁以及移动梁构成,而在运行过程中移动梁若要得以正常运行则需要横梁极其稳定。而横梁的稳定性则取决于立柱的支撑能力。如若在天车工作过程中,立柱支撑能力过弱,则会导致横梁滑落的重大生产事故。

由此可知,如何研究出天车用梁支撑立柱,具有良好的天车横梁固定能力以及超强的天车横梁支撑能力,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型的天车用梁支撑立柱。

本实用新型天车用梁支撑立柱,包括立柱主体,所述立柱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为矩形框体,所述立柱主体内套于所述矩形框体内侧,所述矩形框体的上端为天车横梁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天车横梁的凹槽,所述凹槽边缘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弧形凸起,所述两个弧形凸起之间的凹陷部位用于与所述天车横梁底部连接件卡接固定,所述矩形框体下方与所述立柱主体侧面之间固定设置有增强肋,所述立柱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立柱主体之间设有多个增强筋,所述增强筋以所述立柱主体的中心线为轴线呈圆形阵列均匀分布,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还设置有多个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臂内部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矩形框体中相互平行的侧面的连接柱。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为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贯通所述矩形框体的相互平行两个所述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主体的顶端与所述矩形框体内部侧面之间固定设有连接加固板。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板包括连接矩形框架,所述连接矩形框架内设有两条相互交叉的连接筋,两条所述连接筋分别与所述连接矩形框架的对角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扎入地下且均匀分布的多个桩体。

本实用新型天车用梁支撑立柱,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天车用梁支撑立柱中,首先将所述支撑臂设计为矩形框体可以有效降低其自身重量,从而为所述立柱主体减轻承载负担,利于提高所述立柱主体的稳定性;其次所述凹槽中的两个所述弧形凸起可以起到更佳的支撑能力,通过两个所述弧形凸起之间的凹陷部位固定天车横梁使得横梁与所述支撑臂之间实现了快速定位的目的,而且所述凹槽还利用所述天车横梁的重力作用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凹槽卡接固定,这种固定方式简单而可靠,提高了组装效率;最后通过所述增强肋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强化所述立柱主体对所述支撑臂的支撑作用,通过所述增强筋的设置可以显著提高所述底座对所述立柱主体的支撑固定强度,使所述立柱主体的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得以提升,最终强化所述立柱主体对所述天车的支撑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 1、支撑臂,2、连接柱,3、增强肋,4、加强筋,5、底座,6、立柱主体,7、连接加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天车用梁支撑立柱,包括立柱主体6,所述立柱主体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臂1。所述支撑臂1为矩形框体。所述立柱主体6内套于所述矩形框体内侧。所述矩形框体的上端为天车横梁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天车横梁的凹槽。所述凹槽边缘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弧形凸起。所述两个弧形凸起之间的凹陷部位用于与所述天车横梁底部连接件卡接固定。

将所述支撑臂1设计为矩形框体可以有效降低其自身重量,从而为所述立柱主体6减轻承载负担,利于提高所述立柱主体6的稳定性。所述凹槽中的两个所述弧形凸起可以起到更佳的支撑能力,通过两个所述弧形凸起之间的凹陷部位固定天车横梁使得横梁与所述支撑臂1之间实现了快速定位的目的,而且所述凹槽还利用所述天车横梁的重力作用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凹槽卡接固定,这种固定方式简单而可靠,提高了组装效率。

为了进一步加强所述立柱主体6与所述支撑臂1之间的连接强度,所以设置在所述立柱主体6的顶端与所述矩形框体内部侧面之间固定设有连接加固板7。

为了既减轻所述连接加固板7的净重,又能够提高所述连接加固板7的自身强度,所以将所述连接加固板7设计为包括连接矩形框架的结构,所述连接矩形框架内设有两条相互交叉的连接筋,两条所述连接筋分别与所述连接矩形框架的对角线固定连接。

所述矩形框体下方与所述立柱主体6侧面之间固定设置有增强肋3,所述立柱主体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5,所述底座5与所述立柱主体6之间设有多个增强筋4,所述增强筋4以所述立柱主体6的中心线为轴线呈圆形阵列均匀分布。通过所述增强肋3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强化所述立柱主体6对所述支撑臂1的支撑作用,通过所述增强筋4的设置可以显著提高所述底座5对所述立柱主体6的支撑固定强度,使所述立柱主体6的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得以提升,最终强化所述立柱主体6对所述天车的支撑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所述支撑臂1的承重能力,所以在所述支撑臂1内部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矩形框体中相互平行的侧面的连接柱2。为了使所述连接柱2具有容纳连接线的功能,所以将所述连接柱2设计为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贯通所述矩形框体的相互平行两个所述侧面。这样通过所述连接管可以连接导线或是用于加固所述支撑臂1与天车横梁之间的连接强度的连接线。

为了便于所述底座5的安装固定,所以在所述底座5的上端面还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底座5与地面之间的连接强度,所以在所述底座5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扎入地下且均匀分布的多个桩体。该设计可大幅提升所述底座5固定的牢固程度,进而提升所述立柱主体6的稳定性以及所述支撑臂1的支撑能力。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