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材机的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8486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送材机的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轮距的送材机,特别是一种送材机的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为避免以人力推送对木料进行割据、钻槽等各种加工时的危险性,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研发出安全可靠的送材机,该种送材机的基本结构包括一底座、一横杆、一纵杆、一送料装置,该纵杆安装在底座上,该横杆垂直安装在纵杆上,该横杆端部安装送料装置,该送料装置上安装有送料轮,该送料轮压紧并推送木料以便实现对木料的加工。

该种送材机的传动结构:驱动电机带动主齿轮,主齿轮与副齿轮啮合,最后副齿轮通过链条连接与其相邻主动轴的第一齿轮实现动力的传递。但是长期运作或负荷操作后链条的铰链磨损,使节距变大造成脱节,链条的安装和维护要求高;现有的送料机构在搬运、移动过程中往往是抓住机壳搬运没有好的使力点,容易脱手摔坏机器或砸到搬运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递动力可靠、传动效率高的一种送材机的输送机构。

一种送材机的输送机构,包括机壳,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一电机、一蜗轮轴组,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机壳顶部,电机蜗杆连接蜗轮轴组,所述蜗轮轴组上设有主齿轮;

各送料单元,所述送料单元安装于机壳,各个送料单元均包含有一主动轴,所述主动轴分别与其与两侧的弹升饺轴组件通过链条A连接,所述弹升饺轴组件端部安装有可拆卸的送料轮;

各弹性元件,所述弹性体元件分别套接在各主动轴上,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另一端向下挤压弹升饺轴组件;

一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组安装于齿轮托板组上,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副齿轮、副齿杆、从动轮,所述副齿轮与副齿杆固定连接,副齿轮还与主齿轮啮合,所述副齿杆垂直固定于机壳,副齿轮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从动轮,所述各从动轮一侧与副齿啮合,其另一侧与主动轴连接。

所述副齿轮包括副齿轮A和副齿轮B,所述副齿轮A与主齿轮啮合,所述副齿轮B与其两侧的从动轮啮合,所述副齿轮A的半径大于副齿轮B电的半径且副齿轮A位于副齿轮B的前端。

所述各从动轮分别位于副齿轮B斜下方,所述各从动轮的轮心与副齿轮B的轮心三者连线为等腰三角形。

所述各主动轴具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各从动轮与其相邻的主动轴上的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相邻的主动轴之间又以链条B连接实现动力传输。

所述机壳外壁设有把手。

传统的送材机通过齿链连接的方式将副齿轮与送料单元的主动轴连接,这样的链条传动容易使链条脱节增加维护成本。本实用新型采用齿轮传动的方式实现副齿轮与送料单元动力传输,其具有结构紧凑、较好平稳性、使用寿命长,可减少维护成本等优点。且外壳上设有把手便于送料机构的搬运和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将对实用新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个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具体实施例主视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后视图

图3为具体实施例带电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体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具体实施例另一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传动齿轮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送料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驱动单元;21电机;211、电机蜗杆;22、蜗轮轴组;221、主齿轮;3、送料单元;31、主动轴;3121、第一齿轮;3122、第二齿轮;32、弹升饺轴组件;33、送料轮;34、链条B;35、链条A;4、弹性元件;5、传动齿轮组;51、齿轮托板组;52、副齿轮;521、副齿轮A;522、副齿轮B;53、副齿杆;54、从动轮;6、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图7所述的一种送材机的输送机构,包括机壳,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一电机、一蜗轮轴组,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机壳顶部,电机蜗杆连接蜗轮轴组,所述蜗轮轴组上设有主齿轮;

4个送料单元,所述送料单元安装于机壳,各个送料单元均包含有一主动轴,所述主动轴分别与其与两侧的弹升饺轴组件通过链条A连接,所述弹升饺轴组件端部安装有可拆卸的送料轮;

弹性元件,所述弹性体元件分别套接在各主动轴上,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在定位销,另一端向下挤压弹升饺轴组件使弹升饺轴组件上的送料轮具有弹性,在输送厚薄不一的木料时能够自适调节完成木料的推送加工;

一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组安装于齿轮托板组上,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副齿轮、副齿杆、从动轮,所述副齿轮与副齿杆固定连接,副齿轮还与主齿轮啮合,所述副齿杆垂直安装于机壳,副齿轮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从动轮,所述各从动轮一侧与副齿啮合,其另一侧与主动轴连接。

所述副齿轮包括副齿轮A和副齿轮B,所述副齿轮A与主齿轮啮合,所述副齿轮B与其两侧的从动轮啮合,所述副齿轮A的半径大于副齿轮B电的半径且副齿轮A位于副齿轮B的前端。

所述各从动轮分别位于副齿轮B斜下方,所述各从动轮的轮心与副齿轮B的轮心三者连线为等腰三角形。

所述各主动轴具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各从动轮与其相邻的主动轴上的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相邻的主动轴之间又以链条B连接实现动力传输。

所述机壳外壁设有把手便于送料机构的搬运、安装。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是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