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瓶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8676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发光瓶塞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塞,尤指一种发光瓶塞。



背景技术:

很多酒瓶皆设置有瓶塞,由于酒瓶开瓶后可能无法一次性的饮用完毕,因此当酒瓶内尚留存有未饮用完的酒时,可利用瓶塞来封住瓶口,以防止空气进入酒瓶,进而达到长期存放的效果。

再者,瓶塞的设计除了能够紧密地封住瓶口之外,若与对应嵌设的瓶身相互辉映,则能够提高造型设计感,为整体外观加分,以获得吸引消费者的青睐及购买。对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崭新的瓶塞结构,并附加有额外的功能,如提高辨识性或增加美观效果,即为本发明人的研究动机。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之问题点,即成为本发明人改良之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瓶塞,以崭新的瓶塞结构,藉此提高辨识性及增加整体美观效果。

为了达成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瓶塞,用以装设在瓶口上,包括导光体、发光模块、电源模块及挠性套壳。导光体由可透光材质所构成,导光体包含导光座及连接导光座的导光柱,且导光座具有容置空间;发光模块安置在容置空间中,发光模块包含电路板及电性连接电路板的发光组件;电源模块安置在容置空间中,包括电池及导接组件;导接组件电性连接电路板;塞盖结合在导光座上并封合容置空间;挠性套壳由可透光材质所构成,挠性套壳套合在导光柱外而能够塞抵在瓶口中,藉此提高辨识性及增加整体美观效果。

优选地,上述导光柱的外缘面成型有螺旋状的一导光肋。

优选地,上述导光柱的外缘面该导光柱的外缘面设置有咬花、印刷纹路或雕刻之导光纹路。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更包括一密封环,该密封环设置在该导光座及该塞盖之间,该导光座在该容置空间成型有一环槽,该塞盖具有对应位在该环槽上方的一压板,该密封环设置在该环槽中并受到该压板的压掣。

优选地,上述导光座在靠近该导光柱的一侧具有一导光角,该导光座的内壁面还设置有一反射层。

优选地,上述导光座的内壁面在该环槽的底部成型有复数抵接肋,该些抵接肋紧密地贴接该塞盖,该塞盖包含一盖板及连接该盖板的复数支撑板,该些抵接肋抵接在该些支撑板的外侧。

优选地,上述盖板具有一凹槽,该盖板在该凹槽中成型有一定位部,所述发光瓶塞透过施力于该定位部而能够相对于所述瓶口移动。

优选地,上述发光模块更包括一承载座,该承载座承载有该电路板,且对应该发光组件而设有一穿孔,该发光组件的一部分定位在该穿孔中、另一部分定位在该导光座中。

优选地,上述挠性套壳包含一承接部及一旋固部,该承接部抵接在该导光座的底部,该旋固部的外缘面成型有螺旋状的一密封肋。

优选地,上述导光柱的外缘面成型有螺旋状的一导光肋,该挠性套壳对应该导光肋而成型有螺旋状的一导光槽,该导光肋定位在该导光槽中。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之发光瓶塞包含导光体、发光模块、电源模块及挠性套壳,其中,导光体包含导光座及导光柱,发光模块及电源模块设置在导光座中,此外,导光体及挠性套壳皆由可透光材质所构成,据此,发光组件所发出的光会穿射到导光座及该导光柱,并透过导光座发射至外部;另一方面,发射至导光柱的光会再穿出挠性套壳并发射至瓶口,使发光瓶塞连同瓶口的附近都具有发光效果,藉此提高辨识性及增加整体美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发光瓶塞一侧方向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发光瓶塞另一侧方向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发光瓶塞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发光模块与电源模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发光瓶塞的组合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发光瓶塞的发光示意图。

【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1…发光瓶塞

2…瓶口

10…导光体

11…导光座

110…容置空间

111…环槽

112…抵接肋

113…导光角

114…反射层

12…导光柱

120…导光纹路

121…导光肋

20…发光模块

21…电路板

22…发光组件

23…承载座

230…穿孔

30…电源模块

31…电池

32…导接组件

40…塞盖

401…压板

41…盖板

410…凹槽

411…定位部

42…支撑板

50…挠性套壳

501…导光槽

51…承接部

52…旋固部

521…密封肋

60…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之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照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发光瓶塞二侧方向的立体外观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发光瓶塞1,包括一导光体10、一发光模块20、一电源模块30、一塞盖40及一挠性套壳50。该发光模块20及该电源模块30设置在该导光体10中,该塞盖40及该挠性套壳50则是分别结合在该导光体10的二侧,据以构成该发光瓶塞1。更详细描述该发光瓶塞1的结构于后。

请另参照图3及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之发光瓶塞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及发光模块与电源模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导光体10由可透光材质所构成;又,该导光体 10包含一导光座11及连接该导光座11的一导光柱12,且该导光座11具有一容置空间110。

较佳地,该导光座11及该导光柱12为一体式构成,此外,该导光柱12的外缘面成型有螺旋状的一导光肋121,该导光肋121 的设置有利于将光线均匀且柔和地导出,以呈现出更佳的发光效果。此外,该导光柱12还设置有咬花、印刷纹路或雕刻等导光纹路120,以增加导光效果。

于本实施例中,该导光座11在靠近该导光柱12的一侧具有一导光角113,此导光角113的设置可将该发光模块20所产生的光导至该导光柱12。值得注意的是,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导光座11的内壁面还设置有一反射层114,此反射层114的设置有助于增加发光效果。

该发光模块20安置在该导光座11的容置空间110中。该发光模块20包含一电路板21及电性连接该电路板21的一发光组件22。于本实施例中,该发光组件22为一发光二极管(LED),惟实际实施时不以此为限制。

该电源模块30安置在该导光座11的容置空间110中,并位于该发光模块20的一侧面。该电源模块30作为该发光模块20之电力来源,包括至少一电池31及电性导接该至少一电池31的一导接组件32;其中,该导接组件32电性连接该电路板32,据此,该电池31可透过该电路板32而电性导接至该发光组件22,以提供该发光组件22发光时所需要的电力。本实施例中,该导接组件32设置为一导电片,实际实施时亦可设置为一导线等连接方式。

要说明的是,该电池31可设置为干电池、锂电池、钮扣电池或充电电池等。另外,该电源模块30还可包括一触控开关。该触控开关电性连接该电路板32并可设置于该塞盖40,以作为控制该发光组件22之用。

该塞盖40结合在该导光座11上并封合该容置空间110。

又,该挠性套壳50由可透光材质所构成,该挠性套壳50套合在该导光柱12外。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挠性套壳50包含一承接部51及一旋固部52,该承接部51抵接在该导光座11的底部,该旋固部52的外缘面成型有螺旋状的一密封肋521。

具体而言,该导光体10之导光柱12的外缘面成型有螺旋状的一导光肋121;又,该挠性套壳50对应该导光肋121而在内壁面成型有螺旋状的一导光槽501,该导光柱12的导光肋121定位在该导光槽501中。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发光瓶塞1更包括一密封环 60,该密封环60设置在该导光座11及该塞盖40之间,以增加二者之间的密封性。另外,该导光座11在该容置空间110成型有一环槽111;又,该塞盖40具有对应位在该环槽111上方的一压板 401,据此,该密封环60设置在该环槽111中并受到该压板401的压掣,藉以防止外部空气或水气进入该容置空间110。

较佳地,该导光座11的内壁面在该环槽111的底部成型有复数抵接肋112,该些抵接肋112会紧密地贴接该塞盖40的周缘,藉以将该塞盖40固定在该导光座11上。于本实施例中,该塞盖40 包含一盖板41及连接该盖板41的复数支撑板42;又,该些抵接肋 112抵接在该些支撑板42的外侧。此外,该盖板41具有一凹槽410,该盖板41在该凹槽410中成型有一定位部411(本实施例由一对凸肋所形成之一定位槽)。据此,本实用新型之发光瓶塞1可透过施力于该定位部411并旋转而能够产生移动。

要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该发光模块20更包括一承载座 23。该承载座23承载有该电路板21,且对应该发光组件22而设有一穿孔230;又,该发光组件22的一部分定位在该穿孔230中、另一部分定位在该导光座11中。

请再参照图5及图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之发光瓶塞的组合剖视图及发光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之发光瓶塞1组设后,该塞盖40及该导光体10之间会透过该密封环60而达到密封性,使位于该导光座11内的发光模块20及电源模块30能够维持良好的电气特性。再者,该发光组件22的一部分位于该导光座11中,因此,该发光组件22所发出的光会穿射到该导光座11及该导光柱 12,并透过该导光座11及该导光柱12而发射至外部。

请参照图6,本实用新型之发光瓶塞1用以装设在一瓶口2上。如图所示,该发光瓶塞1的挠性套壳50套合在该导光体10的导光柱12外而能够塞抵在该瓶口2中。又,该导光体10及该挠性套壳 50皆由可透光材质所构成,因此该发光组件22所发出的光会穿射到该导光座11及该导光柱12,并透过该导光座11发射至外部;另一方面,发射至该导光柱12的光会再穿出该挠性套壳50并发射至该瓶口2,使该发光瓶塞1连同该瓶口2的附近都具有发光效果,此外,该导光柱12的导光肋121有利于将光线均匀且柔和地导出,更增加整体外观的创造性及独特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其它运用本实用新型之专利精神之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