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集成的压力平衡装置的塞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7815发布日期:2018-07-31 23:01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集成的压力平衡装置的塞子,其用于设置在液体容器的容器盖中,其中塞子在塞子凹腔下方具有设有空气穿透开口的阀壳体,所述阀壳体具有居中地设置在阀壳体中的容纳销,所述容纳销用于设置阀膜片,所述阀膜片借助膜片毂设置在容纳销上,所述阀膜片借助于径向外部的环形边缘贴靠在阀壳体的环形凸肩上,其中膜片毂设置在塞子凹腔的底部和设置在容纳销上的、设有空气穿透开口的防涌盖的盖毂之间,其中在防涌盖和阀膜片之间设有防涌盘。



背景技术:

开头提到类型的塞子从ep0922649a1中已知,其中防涌盘和防涌盖构成为彼此独立的元件,所述元件在阀壳体中的安装时必须以限定的安装顺序装入到阀壳体中。在此,防涌盖在阀壳体中的安装也是独立于防涌盘在阀壳体中的预先设置可行的,因为防涌盖在阀壳体中的固定独立于防涌盘地经由防涌盖和阀壳体的容纳销之间的夹紧连接进行。

从上文中得出,在安装防涌盖时防涌盘在阀壳体中的先前的设置被忘记或放弃,使得没有给出压力平衡装置的期望的功能。

此外,由于防涌盖仅居中地固定在阀壳体的容纳销上得出如下可能性,即在夹紧连接失效时防涌盖能够落入容器内腔中。



技术实现要素:

以现有技术为出发点,本发明基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集成的压力平衡装置的塞子,所述塞子能够通过其设计实现塞子的功能可靠的安装并且所述塞子具有提高的运行安全性。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塞子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

根据本发明,防涌盘与防涌盖连接地构成,并且防涌盖为了固定在阀壳体中而具有与防涌盘具有轴向间距地设置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具有外部的固定边缘,所述固定边缘用于构成与固定容纳部的接合连接,所述固定容纳部设置在阀壳体的壳体壁的内侧上。

由于防涌盘与防涌盖连接的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案,防涌盖仅可能与防涌盘共同地安装,使得在安装防涌盖时忽略防涌盘是不可能的。

由于与壳体壁的接合连接,得到防涌盖在阀壳体上的可靠的固定,使得不存在防涌盖从阀壳体或从塞子分离并且能够落入容器内部的风险。此外,通过接合连接能够实现防涌盖在阀壳体上的限定的定位。

优选地,防涌盖的固定盘和防涌盘一件式地彼此挂连地构成,使得不仅在安装期间存在连接——所述连接尤其也包含构成在固定盘和防涌盘之间的接合的连接,而且已经能够进行在唯一的制造过程中的固定盘和防涌盘的制造。

为了构成接合连接有利的是,固定边缘构成为止动环而固定容纳部构成为止动槽。

在塞子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防涌盖为了构成在固定盘和防涌盘之间的轴向间距具有间隔片,并且壳体壁与间隔片径向相邻地具有空气穿透开口。

如果防涌盘具有外部的支撑边缘,所述支撑边缘用于相对于在阀壳体中构成的支撑凸肩的支撑,那么通过支撑凸肩给出安装辅助,使得盖盘仅借助于防涌盘的支撑边缘抵靠支撑凸肩地定位,以便建立在防涌盖和壳体壁之间的相对定位,所述相对定位适合于固定盘的固定边缘到阀壳体的壳体壁的固定容纳部中的可靠的接合。

特别有利的是,防涌盖的固定盘的与塞子下边缘相邻的下侧相对于塞子下边缘缩回地设置或设置在与塞子下边缘相同的水平平面中,使得避免防涌盖超出塞子下边缘进而能够实现将防涌盖特别受保护地设置在塞子中。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阐述塞子的优选的实施方式。

附图示出:

图1示出塞子的剖面图;

图2示出在防涌盖即将安装在塞子的阀壳体中之前在图1中示出的塞子的等距图;

图3示出在防涌盖完成在阀壳体中的安装之后塞子的对应于图2的示图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塞子10,所述塞子为了设置在液体容器的未示出的容器盖中而设有外螺纹11。塞子10在其上部中具有塞子凹腔12,所述塞子凹腔具有在塞子凹腔12的内壁的环周上分布地设置的、径向伸入到塞子凹腔12中的工具凸起13,所述工具凸起借助于适合地构成的、接合到塞子凹腔12中的工具能够实现旋拧力矩到塞子10上的传递,以便将塞子10旋入未示出的容器盖中或从所述容器盖中移除。

塞子凹腔12具有凹腔底部14,所述凹腔底部将在塞子10的下部中构成的阀壳体15与塞子凹腔12隔开。

阀壳体15具有居中地设置在凹腔底部14上的容纳销16,所述容纳销用于将优选构成为橡胶膜片的阀膜片17设置在阀壳体15中。阀膜片17在横截面中构成图1中示出的罩状的轮廓并且具有膜片毂18和径向外部的环形边缘19,所述膜片毂用于将阀膜片17设置在容纳销16上,所述环形边缘用于密封地贴靠环形凸肩20,所述环形凸肩在凹腔底部14的下侧上构成并且形成阀座。

装入到阀壳体15中的防涌盖21形成阀壳体15的下部的封闭部,所述防涌盖借助盖毂22设置在容纳销16上,使得阀膜片17的膜片毂18容纳在凹腔底部14的下侧和盖毂22的环形边缘23之间。

如尤其结合图1和2所得出,防涌盖21具有与塞子下边缘25相邻地设置的固定盘26,所述固定盘用于借助于外部的构成为止动环27的固定边缘将防涌盖21固定在阀壳体15的壳体壁30上,所述固定边缘接合到固定容纳部中,所述固定容纳部在塞子下边缘25上方在壳体壁30的内侧29上构成为止动槽31。

与固定盘26连接地,防涌盖21具有防涌盘32,其中在当前示出的实施例的情况下,在固定盘26和防涌盘32之间的连接借助于固定盘26和防涌盘32的一件式地挂连的设计方案实现。在此,如尤其图2所示出,在固定盘26和防涌盘32之间的一件式的挂连通过在固定盘26和防涌盘32之间构成的间隔片33实现,所述间隔片限定在固定盘26和防涌盘32之间的轴向间距a。

在间隔片33之间构成片间隙34,所述片间隙径向向内地延伸至环状缝隙35中,使得片间隙34与环状缝隙35构成空气穿透开口36,其中所述环状缝隙同轴地包围盖毂22地构成在防涌盖21中,所述空气穿透开口如在图1中所示出,能够实现指向外以及指向内的穿过防涌盖21的径向空气流a、b进而与在塞子下边缘25上与片间隙34相邻地在壳体壁30中构成的空气穿透开口38一起能够实现在容器内腔和在阀壳体15中构成的阀腔37之间的空气交换。

阀膜片17与在壳体壁30中构成的空气穿透开口38、在防涌盖21中构成的空气穿透开口36、在凹腔底部14中构成的空气穿透开口39和中央的空气穿透开口40共同作用地,通过在凹腔底部14中构成的销底部41不仅能够实现容器内腔的通风而且能够实现容器内腔的排气。在示出的实施例的情况下,在空气穿透开口40中设置有菌形阀24。

容器内腔的通风在容器内腔中构成的负压下实现,其中由于负压,阀膜片17的环形边缘19从环形突起20离开并且在图1中示出的通风路径上实现到容器内腔中的空气流a,所述空气流穿过在凹腔底部14中的空气穿透开口39、阀腔37和在防涌盖21中的空气穿透开口36和在壳体壁30中的空气穿透开口38直至容器内腔中。容器的排气在相对于周围环境在容器内部构成的过压下进行,由此膜片毂18在容纳销16上朝向凹腔底部14移动并且在盖毂22的环形边缘23和膜片毂18之间露出环形缝隙,通过所述环形缝隙,排气流b,如在图1中所示出,围绕容纳销16流到销内腔42中并且穿过在销底部41中构成的穿透开口40和在凹腔底部14上方设置的防护格栅28最后向外流出。因此,结果是,设置在阀壳体15中的阀膜片17与空气穿透开口36、38、39、40共同作用地形成在塞子10中集成的压力平衡装置,所述压力平衡装置用于为容器内腔通风和排气。

在与示出的实施方式不同地在凹腔底部14中没有构成设有菌形阀24的空气穿透开口40的情况下,用于压力平衡的气体交换仅沿一个方向可行。

如尤其图1和2所示出,在此情况下为了构成防涌盖21整体地构成有固定盘26的防涌盘32设有外部的支撑边缘43,所述支撑边缘用于支撑于在塞子10的阀壳体15中构成的支撑凸肩44上。当固定盘26的止动环27接合到止动槽31中时,防涌盖32抵靠支撑凸肩44的支撑能够实现将防涌盖21形状弹性地预紧地安装在阀壳体15中。

如图1和3所图解说明,防涌盖21装入到塞子10的阀壳体15中,使得固定盘26的下侧45相对于塞子下边缘25缩回地设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