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剂量药品连体药袋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52188阅读:10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剂量药品连体药袋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袋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单剂量药品连体药袋及方法,属于药品包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医院住院部药房给药的计量单位不是按实际疗程给药,而是按最小包装单位(瓶、盒、袋等)进行给药。大多数患者药用不完就出院或痊愈了,剩余的药品带回家,长时间用不上就会过期失效,给患者及国家资源造成极大浪费。部分三甲医院的住院部药房实现了全自动片剂分包,可以对单剂量药品进行快速封装,但现有的药袋封装方式采用的全是热封袋,存在以下问题:(1)封包时高温对药效造成影响;(2)分包时产生废热,分包机无法全天候运行,导致分包效率低;(3)热封袋是机内成型,分包故障率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剂量药品连体药袋及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剂量药品连体药袋,由袋体、拉链、封切线组成;封切线为多个,多个封切线将袋体均分为多个单体药袋;袋体的上端7~10mm处横向设置有拉链;封切线的顶端与拉链之间设置有2~3mm的间距。

如图2所示,一种单剂量药品连体药袋的装药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a、将连体药袋人工布置于封包机上,使袋体竖直设置于输送装置之间,袋体通过输送装置向前传输;通过升降机构调整开袋机构的位置,使其位于拉链处;

b、控制系统获取患者的用药信息,打印机打印用药标签;

c、粘贴电机为平移机构提供动力,带动粘贴机构向前移动,将用药标签粘贴在单体药袋上;粘贴完成后粘贴机构回复原位;

d、输送电机为输送装置提供动力,将粘贴好用药标签的单体药袋输送至开袋机构处,并带动后侧的单体药袋重复上述打印及粘贴操作;

e、漏斗电机为升降机构提供动力,带动开袋机构和漏斗同时下降,开袋机构打开药袋,漏斗伸入袋口内进行装药;

f、输送电机为输送装置提供动力,将装好药的药袋输送至滚轮处,挤压拉链对药袋进行封口;

g、保持开袋机构和漏斗的位置保持不变,重复上述操作,直至药房当日所需的药包全部装药完成。

本发明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根据实际疗程进行单剂量装药;自动化装药可以防止药品污染以及对患者造成的交叉感染;冷封的装药方式可最大程度的保证药效,提高发药的准确性以及高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连体药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体药袋的包装过程参考图。

图中:1、连体药袋;101、拉链;102、袋体;103、封切线;2、输送电机;3、输送装置;4、打印机;5、漏斗电机;6、升降机构;7、漏斗;8、开袋机构;9、滚轮;10、粘贴电机;11、平移机构;12、粘贴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一种单剂量药品连体药袋,由袋体102、拉链101、封切线103组成;封切线103为多个,多个封切线将袋体102均分为多个单体药袋;袋体102的上端7~10mm处横向设置有拉链101;拉链101整卷是一根,不做超声波预切;封切线103的顶端与拉链101之间设置有2~3mm的间距。

如图2所示,一种单剂量药品连体药袋的装药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a、将连体药袋1人工布置于封包机上,使袋体102竖直设置于输送装置3之间,袋体102通过输送装置3向前传输;通过升降机构6调整开袋机构8的位置,使其位于拉链102处;

b、控制系统获取患者的用药信息,打印机4打印用药标签;

c、粘贴电机10为平移机构11提供动力,带动粘贴机构12向前移动,将用药标签粘贴在单体药袋上;粘贴完成后粘贴机构12回复原位;

d、输送电机2为输送装置3提供动力,将粘贴好用药标签的单体药袋输送至开袋机构8处,并带动后侧的单体药袋重复上述打印及粘贴操作;

e、漏斗电机5为升降机构6提供动力,带动开袋机构8和漏斗7同时下降,开袋机构8打开药袋,漏斗7伸入袋口内进行装药;

f、输送电机2为输送装置3提供动力,将装好药的药袋输送至滚轮9处,挤压拉链101对药袋进行封口;

g、保持开袋机构8和漏斗7的位置保持不变,重复上述操作,直至药房当日所需的药包全部装药完成。

本发明与市面上现有的全自动分包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药袋封切线预切成型,封包则是在常温下通过拉链进行封口,因此不会因热封袋产生废热而影响药效;

(2)由于封切线的截止线低于拉链下端2~3mm,因此,一个单体药袋的袋口完成装药后,开袋机构和漏斗不需要上升复位,而是保持位置不变,连体药袋只需要向前移动,连体药袋的第二个单体药袋的袋口、第三个单体药袋的袋口、第四个单体药袋的袋口……就会依次送至漏斗处,从而分别完成装药,提高发药时效。

本发明摒弃了传统的人工发药方式,不仅装药效率高、准确性高,而且可以杜绝人手接触药片对药剂造成的交叉污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此外,本发明与现有的全自动分包技术相比,将热封袋方式改变成了冷封袋,在医药领域中具有推动性的改革意义。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