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压缩箱摆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705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压缩箱摆渡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垃圾压缩箱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垃圾压缩箱摆渡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一定区域内均会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的中小型垃圾压缩转运站,由垃圾压缩机与专用垃圾集装箱和车厢可卸式垃圾车配合使用,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的自动化、压缩化及密闭化,减轻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垃圾收运效率,有效改善生活环境。

通常垃圾压缩机设于地坑内,垃圾压缩收运操作为,由箱体吊机把空垃圾压缩箱起吊并移放在地坑上,待压缩机与空垃圾压缩箱对接后,压缩机工作把垃圾压入垃圾压缩箱内;待垃圾压缩箱内垃圾装满后,将垃圾压缩箱与压缩机分离,再由箱体吊机把垃圾压缩箱起吊出,由拉臂车将装满垃圾的垃圾压缩箱运走,箱体吊机再把下一个空垃圾压缩箱起吊并移放在地坑上,由此周而复始。该种操作过程中,每次压缩都需要等待箱体吊机吊出装满垃圾的垃圾压缩箱以及调来下一个空垃圾压缩箱的操作时间,存在效率低下、耗时耗机等问题。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一种垃圾压缩箱摆渡机构,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压缩箱摆渡机构,结构简洁灵活,通过灵巧的摆渡动作,大大提高了垃圾收运效率,省时省力。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垃圾压缩箱摆渡机构,包括底座、摆渡架、伸缩驱动件、过渡滚筒单元和支撑单元;底座上设有二轨道,该底座以轨道的延伸方向前后分为装位区和待位区;摆渡架由伸缩驱动件驱动可滑动地架设在底座的二轨道上;支撑单元和过渡滚筒单元呈前后安装在底座的装位区内,该支撑单元的顶部高于摆渡架的顶部;过渡滚筒单元以转轴垂直于轨道方向延伸设置,并且该过渡滚筒单元的筒面最高点不低于摆渡架的顶部并且低于支撑单元的顶部。

所述过渡滚筒单元设有前后并排的至少两组过渡滚筒。

所述至少两组过渡滚筒的筒面最高点从后至前呈渐提升设置。

所述支撑单元为支撑滚筒组结构,包括若干组支撑滚筒,该若干组支撑滚筒以转轴沿轨道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底座上设有滚筒支座,该滚筒支座上开设有滚筒轴安装槽。

所述轨道为凸条状结构,摆渡架上设有行走轮,该行走轮呈轮面中间内凹的凹轮结构。

所述底座上的二轨道设在呈相面对设置的二槽钢结构内,摆渡架的外侧壁上设有行走轮,该行走轮伸入槽钢结构内并且架设在轨道上;摆渡架两侧的顶部向外侧延伸越过底座后往下翻折,构成有防护加强部。

所述摆渡架的后端设有凸出于其顶部的后限位部,所述底座的前端设有前限位部。

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加强筋。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一种垃圾压缩箱摆渡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垃圾压缩箱摆渡机构适当嵌设有地面(地坑)上,底座上的装位区和待位区为用于安放垃圾压缩箱的两个区位;工作中,由箱体吊机把空垃圾压缩箱起吊并移放在待位区的摆渡架上,由摆渡机构的伸缩驱动件将摆渡架及其上的空垃圾压缩箱转移至装位区,当装位区上的空垃圾压缩箱进行集装垃圾的操作过程中,同时的,伸缩驱动件将摆渡架往后驱动至待位区,此时箱体吊机同时将下一空垃圾压缩箱起吊并移放在待位区的摆渡架上;当装位区上的垃圾压缩箱装满后,由箱体吊机把装满的垃圾压缩箱运出,于此同时,伸缩驱动件将摆渡架及其上的下一空垃圾压缩箱转移至装位区;由此周而复始,整个过程实现不同动作的同步操作,有序又高效,大大节省垃圾收运时间,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垃圾压缩箱摆渡机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垃圾压缩箱摆渡机构的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垃圾压缩箱摆渡机构的另一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垃圾压缩箱摆渡机构的应用动作示意图一;

图5是本发明垃圾压缩箱摆渡机构的应用动作示意图二。

标号说明

底座1,轨道11,滚筒支座12,滚筒轴安装槽121,

前限位部13,加强筋14,

摆渡架2,行走轮21,防护加强部22,后限位部23,

伸缩驱动件3,过渡滚筒单元5,过渡滚筒51,

支撑单元4,支撑滚筒41,地面200,垃圾压缩箱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案涉及一种垃圾压缩箱摆渡机构,如图1-3所示,包括底座1、摆渡架2、伸缩驱动件3、支撑单元4和过渡滚筒单元5。

底座1上设有二轨道11,该底座1以轨道11的延伸方向前后(图中的左右方向)分为装位区a和待位区b。与前后方向(轨道延伸方向)相垂直方向为左右方向。摆渡架2架设在底座1的二轨道11上,并且摆渡架2由伸缩驱动件3驱动沿二轨道11来回滑动。伸缩驱动件3具体可以采用伸缩油缸,该伸缩油缸的一端连接在底座1的前端位置(当然亦可连接在底座1的后端位置),另一端连接在摆渡架2上。轨道11和摆渡架2的配合方式,本案给出优选实施例,轨道11为凸条状结构,摆渡架2上设有行走轮21,该行走轮21呈轮面中间内凹的与轨道11相匹配的凹轮结构。

所述支撑单元4和过渡滚筒单元5呈前后承接地安装在底座1的装位区a内。过渡滚筒单元4以滚筒转轴垂直于轨道11方向延伸设置,即过渡滚筒单元4的过渡滚筒绕前后方向转动。所述支撑单元4、过渡滚筒单元5及摆渡架2间的顶部(最高点)间存在高低关系:支撑单元4的顶部高于摆渡架2的顶部;过渡滚筒单元4的筒面最高点不低于摆渡架2的顶部并且低于支撑单元4的顶部。如此,当摆渡架2载着垃圾压缩箱从待位区b往装位区a移动时,通过过渡滚筒单元4过渡作用,垃圾压缩箱逐渐转由支撑单元4支撑;待摆渡架2移动摆渡到位(如图3所示),摆渡架2上的垃圾压缩箱完全转而有支撑单元4支撑,摆渡架2被释放,通过伸缩驱动件3作用,摆渡架2能够往待位区b移位以作下一次摆渡。

优选的,为了利于过渡滚筒单元5发挥优异的过渡作用,将过渡滚筒单元5设有前后并排的至少两组过渡滚筒51。给出优选实施例,过渡滚筒51具有前后并排的两组,每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根。进一步,将至少两组过渡滚筒51的筒面最高点从后至前呈渐提升设置,如此通过渐提升实现渐变过渡的效果,从而使垃圾压缩箱从摆渡架2过渡至支撑单元5上更加简易顺畅。

优选的,为了确保在摆渡过程中垃圾压缩箱不会从摆渡架2上往后溜位,于摆渡架2的后端还设有凸出于其顶部的后限位部23。另外,为了确保摆渡到位后垃圾压缩箱不会摆渡过头往前溜位,于底座1的前端还设有前限位部13。

优选的,所述支撑单元4设计为支撑滚筒组结构,包括若干组支撑滚筒41,该若干组支撑滚筒以转轴沿轨道11方向延伸设置。如此设计不仅利于垃圾压缩箱的摆渡到位操作,同时还起到垃圾压缩箱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位置可调作用或者利于移出作用,利于垃圾压缩箱与其他设备的配合实现集装垃圾效果。具体实施例中,支撑滚筒41设有前后并排的两组,每组设有左右依次排开的若干根。

优选的,所述底座1的装位区a上设有滚筒支座12,该滚筒支座12上开设有滚筒轴安装槽121,该滚筒轴安装槽121呈上开口的u型槽结构,以供支撑滚筒41和过渡滚筒51的筒轴部分别简易又稳固匹配嵌设安装。如此当某支撑滚筒41或者过渡滚筒51发生损坏时,无需整个更换,只需简单单个更换损坏的滚筒即可,简便又实用。具体实施例中,为了利于伸缩驱动件3的设置,滚筒支座12设有左右两个,伸缩驱动件3设于两个滚筒支座3之间位置。每个滚筒支座12内前后分别对应设有若干支撑滚筒41和过渡滚筒51。

优选的,摆渡架2用来摆渡垃圾压缩箱,为了加强摆渡架2在轨道11上的来往精准平稳滑动,以及支撑垃圾压缩箱的平稳可靠性,本发明对摆渡架2和底座1间提出良好的配合结构。具体来讲,将底座1上的二轨道11设在呈相面对设置的二槽钢结构内,摆渡架2的外侧壁上设有行走轮21,该行走轮21伸入槽钢结构内并且隐秘地架设在轨道11上;摆渡架2两侧的顶部向外侧延伸越过底座1后往下翻折,构成有防护加强部22。该防护加强部22即起到遮护轨道11以确保该行走轮21在轨道11上顺畅行驶,同时防护加强部22还加强拓宽了摆渡架2的支撑面,起到加强支撑作用。另外,于底座1的底部还设有加强筋14,起到加强底座11的稳定可靠作用。

本发明垃圾压缩箱摆渡机构应用中嵌设在地面(地坑)200上,工作中,首先将摆渡架2移位至待位区b,由箱体吊机把空垃圾压缩箱300起吊并移放在待位区b的摆渡架2上(如图4),由伸缩驱动件3将摆渡架2及其上的空垃圾压缩箱300转移至装位区a,空垃圾压缩箱300由支撑单元4支撑并且摆渡架2释放(如图5)。之后当装位区a上的空垃圾压缩箱300进行集装垃圾的操作过程中,于此同时,伸缩驱动件3将摆渡架2往后驱动至待位区b,此时箱体吊机同时将下一空垃圾压缩箱起吊并移放在待位区a的摆渡架2上;当装位区b上的垃圾压缩箱300装满后,由箱体吊机把装满的垃圾压缩箱300运出,于此同时,伸缩驱动件3将摆渡架2及其上的下一空垃圾压缩箱转移至装位区b;由此周而复始,整个过程为灵活摆渡过程,实现不同动作的同步操作,有序又高效,相比传统方式,大大地节省了垃圾收运时间,节约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和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