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包装滚压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4037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薄膜包装滚压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包装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压制出包装折痕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快消食品的发展,食品包装形式层出不穷,按产品形态分为液态、块状和散粒体包装。其中,大多数块状食品采用塑料薄膜包装,按包装程度可分为:一次密封成型大包装、独立简易小包装和二次密封精包装。二次密封精包装也可称为中包,是指根据市场实际需求,对经过简单包装的独立小包进行二次再包装成为较大包装袋的包装作业。

实现中包作业的设备称为中包机,中包机的压痕部件用于预先压制出折痕以有利于后续工序能够快速、准确、整齐的包裹物料。中国专利文献cn206551471u公开了一种薄膜双折痕装置,通过第一折痕机构和第二折痕机构在气压导轨上滑压实现两条折痕。第一折痕机构和第二折痕机构需通过控制器才能产生压痕,每次成形折痕均需配合运动机构动作,不但动作频繁,且每次折痕长短、粗细均不相同,压痕效果差。另外,一次压痕只能形成两条折痕,对于复杂结构包装袋来说,仅两条折痕远不能满足现今精包装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续压痕且具有多条折痕的薄膜包装滚压痕装置。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膜包装滚压痕装置,包括输送薄膜的辊轮,辊轮的相向位置设置压痕轮,薄膜处于行进时,辊轮和压痕轮相夹且分别摩擦传动薄膜,在压痕轮的滚压下使薄膜产生折痕。

进一步地,所述辊轮为一对且同位于薄一侧,压痕轮为一个且位于薄膜另一侧;所述两个辊轮与压痕轮呈三角形布置。

所述压痕轮的轮面为三角形或锥形或刀刃。

所述辊轮和压痕轮均安装于转轴,转轴架设于机架两侧之间。

所述压痕轮安装于轮座,轮座连接气缸的伸出轴。

所述两对辊轮、两个压痕轮、一条转轴、一个轮座和一个气缸的组合为压痕机构,以压制出两条折痕。

所述压痕机构设计为三个,分别位于机架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以使压制出六条折痕。

实施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设计薄膜包装滚压痕装置,巧妙地对包装薄膜按照包装外观尺寸要求,预先滚压出包装折痕,在包装入物品后,自适应包装物外观成型,使整体包装美观大方,该薄膜包装滚压痕装置能制出两道以上折痕,适应复杂包装工艺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薄膜包装滚压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薄膜包装滚压痕装置,对薄膜压制出折痕,预压出包装折痕,实现快速折摸成袋。

如图1所示,薄膜包装滚压痕装置主要由机架1、进膜辊2、转轴4、辊轮5、压痕轮8和出膜辊3组成。压痕轮的轮面宽度为0.1至0.2mm,辊轮的轮面宽度为10至20mm。机架1的两块侧板1.1之间架设转轴4、进膜辊2和出膜辊3。转轴4设为一对且分为上转轴4.3、中转轴4.2和下转轴4.1。上转轴4.3的一转轴安装一对上辊轮5.3且另一轴安装一气缸6,气缸6的输出轴连接轮座7,轮座7安装上压痕轮8.3。中转轴4.2的一转轴安装一对中辊轮5.2且另一轴安装一气缸6,气缸6的输出轴连接轮座7,轮座7安装中压痕轮8.2。下转轴4.1的一转轴安装一对下辊轮5.1且另一轴安装一气缸6,气缸6的输出轴连接轮座7,轮座7安装下压痕轮8.1。一对辊轮和一个压痕轮相向设置且呈以薄膜为中心对称三角形布置。压痕轮的轮面涂装有防静电层,防止接触薄膜后产生静电,影响折痕外观。

薄膜包装袋成型前,需先折痕。薄膜9自进膜轮2导入,依次经过下辊轮与下压痕轮之间的缝隙、中辊轮与中压痕轮之间的缝隙和上辊轮与上压痕轮之间的缝隙,最后由出膜轮3导出,在薄膜行进过程中,被压痕轮8的刀刃面摩擦挤压出折痕。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膜包装滚压痕装置,输送薄膜的辊轮的相向位置设置压痕轮,薄膜处于行进时,辊轮和压痕轮相夹且分别摩擦传动薄膜,在压痕轮的滚压下使薄膜产生折痕,巧妙地对包装薄膜按照包装外观尺寸要求,预先滚压出包装折痕,在包装入物品后,自适应包装物外观成型,使整体包装美观大方,该薄膜包装滚压痕装置能制出两道以上折痕,适应复杂包装工艺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秦士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锦一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5
技术公布日:2018.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