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损毁型防伪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8933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损毁型防伪容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损毁型防伪容器。



背景技术:

容器是指可以盛装物品的器皿,例如酒瓶,可以用于盛装酒水。一直以来,酒类造假,特别是一些高端白酒的造假、售假行为十分猖獗。一般地,造假者通过回收已消费但未损毁的酒瓶,灌装劣质或低端酒水进行造假,给国家税收、企业利润造成巨大损失,给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高端白酒造假市值达数十亿元。因此,急需一种行之有效的防伪手段来降低甚至避免此类造假事件的发生。

目前有在瓶盖上采取一些防伪措施,比如瓶盖上增加二维码验证,或瓶盖破坏性使用,但是都没法根本上杜绝防伪问题,很多不法分子还是通过回收瓶子的方式来造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损毁型防伪容器。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损毁型防伪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盖体,所述容器本体内设置有防伪部件,当所述盖体与所述容器本体分离时,所述防伪部件损毁。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防伪部件包括易损件和施力件,所述易损件与所述容器本体连接,所述施力件与所述盖体连接,在所述盖体从所述容器本体脱离的运动过程中,所述施力件跟随所述盖体运动而损毁所述易损件。

进一步地,所述易损件包括第一连接部、易折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易折部过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容器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施力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盖体从所述容器本体脱离的运动过程中,所述施力件跟随所述盖体运动而使所述第二连接部脱离所述第一连接部。

通过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脱离的方式实现易损件的损毁,在易损件未损毁之前,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处于连接状态,易损件损毁之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脱离,且脱离后第一连接部仍然与容器本体固定连接,便于查看易损件是否损毁,即,便于辨识该损毁型防伪容器是否被用于造假而盛装伪劣产品。

优选地,所述施力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尺寸小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开口尺寸。

施力件与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当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脱离后,第二连接部可以不落入容器本体内盛装的物品中,避免影响容器本体内盛装的物品的使用。当第二连接部的尺寸小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开口尺寸时,可以将第二连接部从容器本体内取出,进一步不影响容器本体内盛装的物品的使用。

优选地,所述容器本体设置有透明窗口,所述透明窗口至少覆盖所述易损件。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容器本体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

通过设置透明窗口,或者容器本体由透明材料制成,方便于查看易损件是否损毁,即,便于辨识该损毁型防伪容器是否被用于造假而盛装伪劣产品。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施力件包括拉杆和套环,所述拉杆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套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套接。如此设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损毁型防伪容器还包括过虑罩,用于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脱离,且所述第二连接部留在容器本体内时,阻止所述第二连接部随容器本体内的盛装物品倒出。

作为一种应用举例,所述损毁型防伪容器为酒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损毁型防伪容器,当盖体与所述容器本体分离,即容器本体内盛装的物品被消费时,防伪部件即被损毁,因而可以避免该损毁型防伪容器被再次利用于盛装伪劣产品,减少造假、售假的事件,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损毁型防伪容器(盖体与容器本体分离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损毁型防伪容器的盖体与容器本体分离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损毁型防伪容器(盖体与容器本体分离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损毁型防伪容器(盖体与容器本体分离前)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盖体10;施力件20;易损件30;容器本体40;拉杆201;套环202;第一连接部301;第二连接部302;易折部303;透明窗口4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损毁型防伪容器,该损毁型防伪容器包括容器本体40和盖体10,容器本体40内设置有防伪部件,当盖体10与容器本体40分离时,防伪部件损毁。

上述损毁型防伪容器中,由于盖体10与容器本体40分离时,防伪部件即被损毁,因此当容器本体40内盛装的物品被消费时,防伪部件即被损毁,使得该损毁型防伪容器不能被再次使用,进而可以避免该损毁型防伪容器被用于盛装伪劣产品,减少造假、售假事件的发生,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国家及正品商家的财产安全。

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示例性地说明了两种损毁型防伪容器的结构。在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中,防伪部件包括易损件30和施力件20,易损件30与容器本体40连接,施力件20与盖体10连接,在盖体10从容器本体40脱离的运动过程中,施力件20跟随盖体10运动而损毁易损件30。

以损毁型防伪容器为酒瓶为例,此时盖体10为瓶盖,容器本体40为瓶体。一般地,将瓶体与瓶盖分离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旋动瓶盖直至瓶盖脱离瓶体,另一种方式是先旋动瓶盖,然后再扯拉瓶盖使其与瓶体脱离。不管什么方式,瓶盖脱离瓶体的过程中,(人)都会给瓶盖一个退出上举力,才能使瓶盖脱离瓶体。由于施力件20与瓶盖连接,在瓶盖脱离瓶体的运动过程中,施力件20会随着瓶盖的运动而运动,进而在施力件20运动过程中,施力件20给易损件30施力一个退出上举力,使得易损件30损毁。

请参阅图1-4,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下,易损件30包括第一连接部301、易折部303和第二连接部302,盖体10与容器本体40处于密封连接状态下,第一连接部301与第二连接部302通过易折部303过渡连接,第一连接部301与容器本体40固定连接,施力件20与第二连接部302连接,在盖体10从容器本体40脱离的运动过程中,施力件20跟随盖体10运动而损毁易折部303,进而使第二连接部302脱离第一连接部301。

如图1-2所示,易损件30在损毁之前,第一连接部301与第二连接部302通过易折部303处于连接状态,易损件30损毁之后,即易折部303损毁之后,第一连接部301与第二连接部302脱离,脱离后第一连接部301仍然与容器本体40固定连接,因此,在防伪查验时,在盖体10与容器本体40分离之前,如果第一连接部301与第二连接部302处于脱离状态,或者仅能看到易损件30的第一连接部301,或者摇动容器本体40可以听到第二连接部302撞击容器本体40的声音,那么可以表明该容器本体40属于再次利用,进而可以认为该容器本体40内盛装的物品为伪劣产品。

如果施力件20与第二连接部302仅是接触连接以便于施力件20可以给第二连接部302施加退出上举力以使得第二连接部302脱离第一连接部301,那么当第二连接部302与第一连接部301脱离后,第二连接部302可能会与施力件20脱离,进而落入容器本体40内,如果容器本体40内盛装的是液体物品,例如酒水,那么第二连接部302可能会随着酒水的流出而流出,影响酒水的引用,因此,此种情况下,作为较优的实施方式,可以增设一个过滤罩(图中未示出),当瓶盖从瓶体上取下后,将过滤罩罩在瓶体的开口上,酒水可以通过过滤罩上的滤网流出瓶体,但第二连接部302则被阻止在瓶体内,如此可以避免第二连接部302随酒水流出而影响酒水的饮用,例如误食第二连接部302。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第二连接部302可以与施力件20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当第二连接部302与第一连接部301脱离后,第二连接部302固定在施力件20上,因此不会落入瓶体内,继而不会影响瓶体内酒水的饮用。更优地,第二连接部302的尺寸小于瓶体的开口尺寸,这样第二连接部302可以随瓶盖脱离瓶体后而移出瓶体内。

本实施例中损毁型防伪容器是通过辨识防伪部件是否被损毁而进行防伪识别,为了便于通过查看易损件30是否被损毁,容器本体40可以由透明材料制作,如图3所示。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也可以在容器本体40上设置一透明窗口401,该透明窗口401至少覆盖易损件30,便于查看易损件30是否被损毁,如图1-2所示。

如图1-3所示,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的举例,施力件20包括拉杆201和套环202,拉杆201与盖体10连接,套环202与第二连接部302套接。此处的套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当然,施力件20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套环202通过拉钩代替,等等,只要实现施力件20在随盖体10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将易损件30损毁即可。

易损件30可以设置于容器本体40的任意位置,例如容器本体40的底部、身部、颈部,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对此没有限制。当易损件30设置于容器本体40的颈部时,优选盖体10为透明盖体,以便于在盖体10与容器本体40分离之前查验易损件30是否已损毁。

施力件20优选与盖体10固定连接,其连接位置没有限制,只要不影响盖体10与容器本体40的密封连接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