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袋装水塑料转运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0075阅读:7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袋装水塑料转运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器具,特别是塑料材质的袋装水塑料转运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理念的不断提高,近年来矿泉水、纯净水越来越普遍的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重要的饮用水。在大多数家庭、机关、办公场所、公共场所都在使用着桶装水,这种桶装水的塑料水桶具有可反复使用、造价成本低廉、便于运送等特点。但是塑料水桶存在不易清洗、容易滋生细菌、造成饮用水污染的问题。基于桶装水存在的问题,袋装水进入市场,袋装水采用无毒易降解的塑料袋作为盛装饮用水的器具,一次性使用,无需清洗、避免了细菌滋生,因此逐步被用户所接受。袋装水在流通环节需要借助于运输器具,如果采用传统的一次性纸箱包装,会增加使用成本,造成浪费,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适合袋装水转运的、可反复使用的转运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袋装水运输、可反复使用的袋装水塑料转运箱。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袋装水塑料转运箱,由两个大面箱壁、两个小面箱壁和箱底构成上大下小四棱台形的箱体,两个小面箱壁中一个为外凸箱壁、一个为内凹箱壁,外凸箱壁的中间部位由下至上向箱体外侧凸起,外凸箱壁的中间部位在箱体内侧形成凹槽;内凸箱壁的中间部位由下至上向箱体内侧凸起,内凸箱壁的中间部位在箱体内侧形成凸台,凸台与凹槽位置对应。

上述袋装水塑料转运箱,大面箱壁外侧的上部设有支撑棱,支撑棱沿大面箱壁的长向设置,支撑棱的两端向小面箱壁延伸。

上述袋装水塑料转运箱,在外凸箱壁顶部的两侧设有第一支撑台、第二支撑台,在内凹箱壁的凸台顶部设有第三支撑台、第四支撑台。

上述袋装水塑料转运箱,外凸箱壁的凹槽上部设有第一搬运槽,内凹箱壁的凸台顶部设有第二搬运槽。

上述袋装水塑料转运箱,大面箱壁、小面箱壁和箱底为分布孔眼的镂空结构;大面箱壁外侧面、小面箱外侧面壁和箱底外侧面设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针对解决袋装水运输问题而设计,所述转运箱的外廓尺寸根据袋装水的外形体积及盛装的袋数而确定。通过对箱壁的巧妙设计,可实现转运箱高位摞置和低位摞置两种状态。当转运箱盛装水袋后采用高位摞置,上下摞置的转运箱由支撑台支撑,不会挤压水袋;当转运箱空箱时可采用低位摞置,可以减少占用的空间。本实用新型采用塑料材质,工厂化生产,成本低、可反复使用,是运送袋装水的合适器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空箱状态低位摞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盛装水袋后高位摞置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1、大面箱壁,2、支撑棱,3、外凸箱壁,4、凹槽,5、第一支撑台,6、第二支撑台,7、内凸箱壁,8、凸台,9、第三支撑台,10、第四支撑台,11、箱底,12、第一搬运槽,13、第二搬运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本实用新型采用塑料材质制成,由两个相互对应的大面箱壁1、两个相互对应的小面箱壁及箱底11构成上大下小四棱台形的箱体。箱体的体积依据所运送袋装水水袋的体积和数目而确定。图示实施例中,一箱容纳3袋袋装水每水袋容积为9L。两个大面箱壁对称,两个小面箱壁中一个为外凸箱壁3、一个为内凹箱壁7,外凸箱壁的中间部位由下至上向箱体外侧凸起,外凸箱壁的中间部位在箱体内侧形成凹槽4;内凸箱壁的中间部位由下至上向箱体内侧凸起,内凸箱壁的中间部位在箱体内侧形成凸台8,凸台与凹槽位置对应。大面箱壁外侧的上部设有支撑棱2,支撑棱沿大面箱壁的长向设置,支撑棱的两端向小面箱壁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可以实现如下目的:当空箱状态时,上下摞置的转运箱的内凹箱壁(或外凸箱壁)位于同一方向,上部转运箱插入下部转运箱内,由支撑棱对位于上部的转运箱限位,上下摞置的转运箱采用低位摞置,如图3所示。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小空箱所占用的空间,另一方面还可以使上部的转运箱容易的从下部转运箱中抽出。当转运箱中盛装水袋后,上下相邻摞置的转运箱的内凹箱壁(或外凸箱壁)位于相反的方向,即上部转运箱的凹槽位于下部转运箱的凸台上,位于上部的转运箱的箱底被位于下部转运箱的第一支撑台、第二支撑台、第三支撑台、第四支撑台支撑,处于高位摞置状态,如图4所示。这样,可以避免因上面的转运箱触压水袋而导致水袋破损。

仍参看图1、图2,为了便于搬运,在外凸箱壁的凹槽上部设有第一搬运槽12,在内凹箱壁的凸台顶部设有第二搬运槽13。转运箱的大面箱壁、小面箱壁和箱底为分布孔眼的镂空结构,转运箱的内壁为光滑表面,以免剐蹭水袋。为提高转运箱的强度,在大面箱壁外侧面、小面箱外侧面壁和箱底外侧面设有加强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