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负压供水设备的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2972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无负压供水设备的传输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输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无负压供水设备的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饮用水大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长江、黄河流域或以地表水作为饮用水水源地的地区尤为突出。目前,生活饮用水多采用加氯、二氧化氯、臭氧、氯胺的消毒杀菌方式。而且部分多层及高层住宅存在大量的二次供水设施。因用水量的差异,部分二次供水设施中储存水的停留时间常大于24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该情况下,采用由氯、二氧化氯、臭氧、消毒的管网水其剩余消毒剂往往消失殆尽,无法保证持续的灭菌能力,而且因水在管路中或容器中的滞留时间加长,水中细菌会自动繁殖。特别氯的残留物质存在水中,不但有很大的腐蚀性,还存在有害的致癌物质。所以水质的安全很难保证。

无负压供水设备是一种加压供水机组直接与市政供水管网联接、在市政管网剩余压力基础上串联叠压供水而确保市政管网压力不小于设定保护压力(设定压力必须高于小区直供区压力需求,一般不低于1.2Kg)的二次加压供水设备。管网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的核心是在二次加压供水系统运行过程中如何防止负压产生,消除机组运行对市政管网的影响,在保证不影响附近用户用水的前提下实现安全、可靠、平稳、持续供水。无负压供水设备又被称之为管网叠压供水设备,目前市场上主要有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与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负压供水设备的传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无负压供水设备的传输装置,包括传输圆盘、主动机构和从动机构;

所述主动机构包括固定架、调节杆、转动轴、控制环;

所述固定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固定杆上设有固定圆环和固定轴;

所述固定轴上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上安装有控制环;

所述控制环周侧均布有锯齿条,所述控制环周侧外表面开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安装有调节杆;

所述从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

所述主动齿轮通过轴承安装于固定轴上,所述主动齿轮一表面固定有限位环;

所述从动齿轮一表面固定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通过轴承固定于固定圆环内,所述从动轴另一端固定有蜗杆。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圆环固定于固定杆一端,所述固定轴上开有圆形通孔,所述转动轴安装于固定轴的圆形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周侧均布有多个限位条,所述控制环周侧内表面开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与转动条上的限位条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一端固定有驱动轴。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上固定有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固定于调节杆一端,所述第一固定环通过轴承安装于环形槽内,所述第二固定环安装于连接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齿轮上开有圆形通孔,所述主动齿轮上的圆形通孔与固定轴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环周侧内壁上固定有锯齿,所述限位环与控制环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圆盘一表面固定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周侧固定有蜗轮,所述蜗轮与从动轴上固定的蜗杆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供水设备传输装置,满足了无负压供水设备再生产过程中传输的需要,通过控制调节杆的左右移动,并通过齿轮之间配合带动不同传输圆盘转动,从而实现无负压供水设备的传输过程,装置通过发动机驱动转动,方便智能,减少人工操作,为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生产传输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从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传输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无负压供水设备的传输装置,包括传输圆盘1、主动机构2和从动机构3,如图1所示;

如图2所示,主动机构2包括固定架201、调节杆202、转动轴203、控制环204;

所述固定架20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杆2011,固定杆2011之间通过连接杆2014连接,所述固定杆2011上设有固定圆环2012和固定轴2013,所述固定圆环2012固定于固定杆2011一端,所述固定轴2013上开有圆形通孔;

固定轴2013的圆形通孔内安装有转动轴203,转动轴203一端固定有驱动轴2031,驱动轴2031通过发动机驱动旋转;

转动轴203周侧均布有多个限位条,转动轴203上安装有控制环204;

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环204周侧均布有锯齿条,控制环204周侧外表面开有环形槽2041,控制环204周侧内表面开有条形槽2042,所述条形槽2042与转动条203上的限位条配合;

环形槽2041内安装有调节杆202,所述调节杆202上固定有第一固定环2021和第二固定环2022,所述第一固定环2021固定于调节杆202一端,第一固定环2021通过轴承安装于环形槽2041内,第二固定环2022安装于连接杆2014上;

如图4所示,所述从动机构3包括主动齿轮301和从动齿轮302;

主动齿轮301通过轴承安装于固定轴2013,主动齿轮301上开有圆形通孔,主动齿轮301上的圆形通孔与固定轴2013配合,主动齿轮301一表面固定有限位环3011,限位环3011周侧内壁上固定有锯齿,限位环3011与控制环204配合;

从动齿轮302一表面固定有从动轴3021,从动轴3021通过轴承固定于固定圆环2012内,从动齿轮302与主动齿轮301配合;

较优的,从动轴3021另一端固定有蜗杆;

如图5所示,所述传输圆盘1一表面固定有支撑轴101,支撑轴101周侧固定有蜗轮102,所述蜗轮102与从动轴3021上固定的蜗杆配合。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启动发动机后,驱动轴2031带动转动轴203转动,控制环204随之旋转,通过控制调节杆202左右移动,控制环204和限位环3011配合带动主动齿轮301转动,主动齿轮301和从动齿轮302配合,从动轴3021转动并通过与蜗轮102配合带动传输圆盘1转动。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