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转子计量称的细颗粒煤粉给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1408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转子计量称的细颗粒煤粉给料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适用于转子计量称的细颗粒煤粉给料机构。



背景技术:

现在的新型水泥生产线基本都装备了菲斯特转子计量称。各种计量数据包括给料量,负荷率都清晰反映在电脑画面上,以为已足够准确了。其实不然,特别在关键的计量称的负荷率方面,由于煤粉的物理流动性易受多种客观因素影响而呈现大垮度的变化,使其在卸料、给料、计量三大环节的现场技术处理难度都很大,下料管给料控制特性差。旋窑烧成的煤粉喂料环节,断料,冲料等破坏性失控情况频频发生,真正符合工艺设计要求的准确稳定给料也几乎不可能。

实际上,整个水泥行业菲斯特转子计量称煤粉给料方面普遍存在严重问题,转子称的负荷率变化很大从60%~160%。如此大幅的波动肯定对工艺质量与效率有极大的损害。

煤粉多层给料机的主要作用是保证煤粉进入煤粉计量称后,保持转子计量称负荷率的稳定。

但目前的水泥烧成系统所使用的煤粉转子式计量称的喂料装置,采用下料管喂料方式,下料管喂料方式存在着如下问题:

1,煤粉容易在煤粉仓内结拱;

2,由于计量称内部产生正压,下料管容易堵塞;

3,时常会出现冲料,断料现象;

4,转子计量称负荷率频繁波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性好、效率高、结构简单及封闭式的适用于转子计量称的细颗粒煤粉给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用于转子计量称的细颗粒煤粉给料机构,其特征是:至少包括:煤粉仓、排气减压锥、压力平衡消风管、下料管,排气减压锥在煤粉仓内固定,下料管包括主管和支管,主管和支管连接成“V”字型,主管顶部与煤粉仓底部对接固定,压力平衡消风管固定在下料管支管内。

所述的排气减压锥包括球阀、第一钢管,第二钢管、减压锥、减压锥支腿;第一钢管水平在第二钢管的上端与第二钢管成90度,第一钢管端部安装球阀;第二钢管的下端连接减压锥,减压锥底部固定减压锥支腿。

所述的减压锥和减压锥支腿整体为锥体结构,锥体上部与第二钢管相通;减压锥支腿是在减压锥底部的锥体延伸,减压锥底部的直径是500mm,高度是765.3mm。

所述的第一钢管是2″ 钢管,材质为304。

所述的第二钢管是3″ 钢管,材质为304。

所述的第一钢管距煤粉仓顶盖距离至少1000mm以上。

所述的压力平衡消风管包括抽风管和盲板,抽风管安装在V型下料管底部,盲板在V型下料管另一段的顶部封口,抽风管穿过盲板一端到V型下料管底部,另一端到煤磨收尘器的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在仓内增加排气减压锥,煤粉在减压锥的作用下沿着仓侧壁下滑,到达减压锥下部位置。煤粉中的空气用于空间突然扩大气体与煤粉分离,气体沿管道排出煤粉由下部仓法兰处排出。在下料管支管内部加一个压力平衡消风管,并使支管的尾端向下。将下料管支管的走向由原来的仓顶改到煤磨袋收尘器进口,在煤磨风机的作用下产生足够的负压将称内窜风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排气减压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压力平衡消风管安装示意图。

图中,1、煤粉仓;2、排气减压锥;3、压力平衡消风管;4、下料管;5、煤粉称;6、煤磨收尘器;7、煤粉仓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转子计量称的细颗粒煤粉给料机构,其特征是:至少包括:煤粉仓1、排气减压锥2、压力平衡消风管3、下料管4,排气减压锥2在煤粉仓1内固定,下料管4包括主管401和支管402,主管和支管连接成“V”字型,主管顶部与煤粉仓1底部对接固定,压力平衡消风管3固定在下料管支管内。煤粉从煤粉仓1顶端进入,煤粉仓1内有排气减压锥2,煤粉在仓内排气减压锥2的作用下,均匀的从煤粉仓1的侧壁滑下,煤粉所含气体沿排气减压锥2内壁排出仓外;排出气体的煤粉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下料管4,然后进入煤粉称5中。在煤粉称内窜入下料管的气体沿压力平衡消风管3进入煤磨收尘器6进口。

如图2所示,所述的排气减压锥2包括球阀201、第一钢管202,第二钢管203、减压锥204、减压锥支腿205;第一钢管202水平在第二钢管203的上端与第二钢管203成90度,第一钢管202端部安装球阀201;第二钢管203的下端连接减压锥204,减压锥204底部固定减压锥支腿205。

减压锥204和减压锥支腿205整体为锥体结构,锥体上部与第二钢管203相通;减压锥支腿205是在减压锥204底部的锥体延伸,减压锥204底部的直径是500mm。

第一钢管202是2″ 钢管,材质为304。

第二钢管203是3″ 钢管,材质为304。

第一钢管202距煤粉仓顶盖7距离至少1000mm以上。

煤粉在减压锥204的作用下沿着仓侧壁下滑,到达减压锥下部位置。煤粉中的空气用于空间突然扩大气体与煤粉分离,气体沿管道排出煤粉由下部仓法兰处排出。

如图3所示,所述的压力平衡消风管3包括抽风管301和盲板302,抽风管301安装在“V”字型下料管4的主管401底部,盲板302在“V”字型下料管4的支管402顶部封口,抽风管301穿过盲板302一端到“V”字型下料管4的支管402底部,另一端到煤磨收尘器6的入口。

工作时,煤粉称内窜入下料管内的风在煤磨收尘器的作用下通过抽风管301强抽走,煤粉得以顺利的进入转子称内。

一种适用于转子计量称的细颗粒煤粉给料机构的工作原理:

整个煤粉仓系统存在两个容易堵料的点,一个是仓锥体,第二个是下料管,众所周知煤粉的容重可以从0.4~0.8t/m3 。容重的变化意味着煤粉中存在着大量的气体。煤粉进入煤粉仓后,随着煤粉仓位的增高,煤粉的容重就会逐渐增大。煤粉里逸出的气体就会在仓内聚集。

仓内排气减压锥

理论上煤粉从煤粉仓内下料为均匀流,也就是在某个断面内的煤粉向下移动的速度均等。实际运行当中仓壁的光滑程度,煤粉的细度,水分等因素都会影响煤粉的均匀移动;实际上煤粉在仓内的移动方式是中心流,中心的流速要远大于侧壁的流速,实验表明中心流的直径约为下料口直径的1/3。煤粉中逸出的空气在中心附近聚集气压大于料压时造成煤粉结拱,直到料压大于气压时煤粉就会塌落下去。结拱塌落形成一个循环。

煤粉称在工作期间称内为正压输送,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一部分输送空气沿着转子与上密封板之间的间隙从出料口位置窜出的问题,通过下料口位置,并沿着下料管上升至下料口分叉处。

下料管里面的煤粉充满整个下料管的断面,容重处于比较大的数值,从称内窜出的空气就会在下料管分叉处形成料压,气压平衡,造成气拱。直到料压大于气压时煤粉就会塌落下去。同上原理,结供塌落形成一个循环。

本实用新型在下料管支管内部加一个压力平衡消风管,并使支管的尾端向下。将下料管支管的走向由原来的仓顶改到煤磨袋收尘器进口,在煤磨风机的作用下产生足够的负压将称内窜风排出。

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