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管框架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0685阅读:10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管框架夹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的是适用于建筑业、制造业的抓夹工具,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圆管框架夹。



背景技术:

建筑、制造行业中有许多货物为圆管框架或者使用圆管框架装载货物,这类货物的体积庞大,且重量巨大,搬运非常不方便, 如果不使用抓夹工具固定,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意外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但是现有抓夹工具不适用于该类货物的抓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抓取牢固、稳定的圆管框架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圆管框架夹,包括支架主体、以及两对上扣板和下扣板;上扣板和下扣板都具有弧形扣部且相向设置;两个上扣板的中部铰接于支架主体顶部的两个铰接座,两个下扣板固定于支架主体下部;还包括分别与两个上扣板尾部固定连接的两个液压缸。

优选的,支架主体的下部设置有多个档位的下扣板安装孔。

优选的,上扣板呈弧形;下扣板呈U型,但与支架主体连接的一端高于另一端。

优选的,支架主体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固定下支架的上方。

优选的,上支架主要由两根上立杆和固定于两根上立杆之间的支撑板构成,下支架主要由两根下立杆和固定于两根下立杆之间的若干横杆构成。

优选的,支架主体可伸缩,下支架的上部设置有多个档位的上支架安装孔;所述上立杆的内侧设置有轨道槽,下立杆的内侧设置有轨道,轨道槽与轨道相匹配。

优选的,上支架设置有液压缸安装座。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先通过上扣板扣住圆管框架的一根圆管,再通过液压缸控制上扣板转动,从而牢牢扣压圆管框架的另一根圆管,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有利于快速、牢固地抓取圆管框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侧视图;

(1、支架主体;2、上支架;21、上立杆;211、轨道槽;22、支撑板;23、液压缸安装座;24、铰接座;3、下支架;31、下立杆;311、轨道槽;312、下扣板安装孔;313、上支架安装孔;32、横杆;4、上扣板;5、下扣板;6、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头部是指附图2的右侧,尾部是指附图2的左侧,内是指附图2靠近支撑板的一侧,本发明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圆管框架夹,是具有两对相向设置上扣板4和下扣板5的支架主体1。

上扣板4中部通过销轴(未示出)铰接于支架主体1顶部的铰接座24,上扣板4呈弧形,其头部形成一弧形的扣部,用于施力扣压于圆管,其尾部则连接有一液压缸6,液压缸6的另一端则固定于支架主体1的液压缸安装座23,通过液压缸6的伸缩控制上扣板4的转动。下扣板5通过螺栓固定于支架主体1的下部,设计为呈U型,其与支架主体1连接的一端高于另一端,便于下扣板5的安装。

优选的,支架主体1的下部还设置有下扣板安装孔312,以利于多种规格间隙的圆管框架的抓取。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可以将支架主体1设计为可伸缩的。支架主体1由上支架2和下支架3构成,上支架2可以通过螺栓或其他可拆卸方式固定于下支架3的上方。上支架2主要由两根上立杆21和位于两根上立杆21之间的支撑板22构成,上立杆21内侧设计有轨道槽211。下支架3则主要由两根下立杆31和位于两根下立杆31之间的若干横杆32构成;下立杆31内侧设计有轨道311;下立杆31的上部设置有多个档位的上支架安装孔313,下扣板安装孔312刚好位于下立杆31的下部。下立杆31内侧设计有轨道311,轨道槽211与轨道311相匹配,通过将上支架2或下扣板3固定于不同档位安装孔(312、313)使得本发明使用多种规格圆管框架的抓取。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发明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