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木质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4090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木质托盘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多功能木质托盘。



背景技术:

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托盘(pallet)的定义是: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放置作为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作为与集装箱类似的一种集装设备,托盘现已广泛应用于生产、运输、仓储和流通等领域,被认为是20世纪物流产业中两大关键性创新之一。托盘作为物流运作过程中重要的装卸、储存和运输设备,与叉车配套使用在现代物流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现有的木质托盘为了便于货箱的捆绑,采用在托盘侧壁周向设置有吊耳或挂钩。但是由于托盘上面放置的货箱存在有大有小,且有时候只需放置尺寸不等的少数小货箱,现有木质托盘存在捆绑麻烦,捆绑后容易松懈,存在安全隐患;在较小货箱捆绑时,存在绳索太大,容易松动,且不便于捆装及拆卸。同时吊耳外凸会容易被碰到,占用一定外形空间,不够紧凑。

另外,托盘上的各个条形板之间采用拼接后通过螺钉钉紧,且其配合面均为刀切光滑表面,存在摩擦力小,侧向挤压后,容易导致相邻木板之间容易相互错位而松动,强度不足,严重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木质托盘,便于各不同尺寸货箱捆绑及拆卸,操作简单,且不易松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木质托盘,包括底支撑(1)、中间支撑(2)及上支撑(3),所述底支撑(1)和上支撑(3)之间经该中间支撑(2)固接为矩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撑(1)由多个下条形板(10)构成,且各下条形板(10)间隔地平行设置且呈矩形分布;所述中间支撑(2)由三个中条形板(20)构成,且该三个中条形板(20)间隔地平行设置且呈矩形分布;所述上支撑(3)由多个上条形板(30)构成,且各上条形板(30)间隔地平行设置且呈矩形分布;所述上条形板(30)与所述下条形板(10)平行分布,该中条形板(20)位于该上条形板(30)与所述下条形板(10)之间且相互垂直分布,该三个中条形板(20)上表面分别安装有三排吊耳(4),各所述吊耳(4)呈矩形阵列分布且均位于各相邻上条形板(30)的间隙之间,该吊耳(4)最上端不高于该上条形板(30)上表面。

采用上述方案,使用时,该上支撑(3)上表面用于放置被打包物体。由于该底支撑(1)由多个下条形板(10)构成,且各下条形板(10)间隔地平行设置且呈矩形分布,相对于采用整体式矩形板,可节约材质,节约木材;该中间支撑(2)由三个中条形板(20)构成,且该三个中条形板(20)间隔地平行设置且呈矩形分布,相对于采用整体式矩形板,可节约材质,节约木材;所述上支撑(3)由多个上条形板(30)构成,且各上条形板(30)间隔地平行设置且呈矩形分布,相对于采用整体式矩形板,可节约材质,节约木材;由于该三个中条形板(20)上表面分别安装有三排吊耳(4),且各所述吊耳(4)呈矩形阵列分布,当该上支撑(3)上表面放置物体时,由于各吊耳(4)内均可穿装用于捆紧该物体的绳索,且分布在于不同位置及区域,因而可根据物体的大小对应地选择最靠近物体周向外形的几个吊耳,以满足对不同外形尺寸物体进行合理捆绑,捆绑长度适宜,不至于绳索太长,进而不易松动,也捆绑方便及容易拆卸;另外当上支撑(3)上表面放置多个物体时,可分别放置在不同位置或区域,在捆绑时各绳索之间不会相互缠绕,同时对应特殊外形物体,也能满足不同捆绑要求;由于各吊耳均为位于各相邻上条形板的间隙之间,朝上外露,方便于绳索穿过,捆绑方便。

现有技术中的吊耳设置在侧壁面或上表面后,存在吊耳侧向或向上外凸,吊耳易碰;另外,托盘外形变大且不规则,不利于托盘的叠放。而本托盘则避免了该问题。

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加强片(5),该加强片(5)用于包覆于该上条形板(30)、中条形板(20)及下条形板(10)三者相接处的三个侧壁面上。该加强片(5)包覆于该上条形板(30)、中条形板(20)及下条形板(10)三者相接处的三个侧壁面后,增加额外约束,具有加强作用,以使该上条形板(30)、中条形板(20)及下条形板(10)之间不易相互变形及松动,不易错位,增加了结构强度,能减少本木质托盘变形,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片(5)厚度为0.1-0.5mm。该加强片(5)可采用条形薄板,在安装时轻易折弯后安装,该加强片(5)装配方便,可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片(5)宽度与该中条形板(20)厚度相等。可使外形美观,使用安全,防止该加强片外凸割手。

进一步地,所述下条形板(10)上开设有两个叉车槽口(101)。进一步,所述叉车槽口(101)为等腰梯形状。该等腰梯形状大口朝下,便于该叉车的叉头在低位的较大口处插入,便于快速定位插入,改善装卸效率,进而节约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片(5)采用螺钉(6)分别与该上条形板(30)、中条形板(20)及下条形板(10)固接。该加强片(5)三侧部分部被固定,该加强片(5)安装后,不易变形及松动。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片(5)采用耐磨金属材料。该加强片(5)可采用铁质等材质。

相对于现有木质托盘,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由于该底支撑、中间支撑及上支撑均采用多个条形板间隔地平行设置且呈矩形分布,相对于采用整体式矩形板,可节约材质,节约木材。

第二,由于该三个中条形板上表面分别安装有三排吊耳,且各所述吊耳呈矩形阵列分布,可将上支撑上表面不同位置(或区域)放置的物体进行捆绑,同时可根据物体的不同大小对应地选择最靠近物体周向外形的几个吊耳,以满足对不同外形尺寸物体进行合理捆绑,捆绑长度适宜,不至于绳索太长,进而不易松动,也捆绑方便及容易拆卸;另外,当上支撑上表面放置多个物体时,可分别放置在不同位置或区域,且在捆绑时各绳索之间不会相互缠绕,甚至在对特殊外形物体,也能满足不同捆绑要求。

第三,各吊耳均为位于各相邻上条形板的间隙之间,朝上外露,方便于绳索穿过,捆绑方便;同时各吊耳没有外凸,不易被碰到,不额外占用空间,各吊耳安装方便,结构紧凑。

第四,由于各吊耳最上端不高于该上条形板上表面,当该上条形板上放置物体时,不会触碰吊耳,因此各吊耳始终不会影响物体的平稳放置。

第五,本木质托盘上具有两个叉车槽口,且该叉车槽口为等腰梯形状该两个叉车槽口,以便于叉车的叉头插入后搬运,同时该叉车的叉头在低位是在较大口处插入,能实现快速定位插入,改善装卸效率,进而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加强片变形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加图1-3所示:一种多功能木质托盘,包括底支撑1、中间支撑2及上支撑3;所述底支撑1和上支撑3之间经该中间支撑2固接为矩形架。

所述底支撑1由多个下条形板10构成,且各下条形板10间隔地平行设置且呈矩形分布。该多个下条形板10排成矩形状。在本实施例中,该下条形板10具有5个。使用时,该下条形板10下板面为放置面且一般采用水平放置,该下条形板10下板面与地面接触。

所述中间支撑2由三个中条形板20构成,且该三个中条形板20间隔地平行设置且呈矩形分布;其中一个位于本矩形架的中间,另外两条分布于两侧且外侧面分别平齐。安装时,该中条形板20沿宽度方向竖向设置,以增加连接后本托盘的相应空间高度,节约材质。

所述上支撑3由多个上条形板30构成,且各上条形板30间隔地平行设置且呈矩形分布;所述上条形板30与所述下条形板10平行分布,该中条形板20位于该上条形板30与所述下条形板10之间且相互垂直分布,该中条形板20、上条形板30及所述下条形板10之间拼装后采用螺钉固接。所述底支撑1、中间支撑2及上支撑3之间的各外形面平齐且呈矩形架。

具体地,所述下条形板10、中条形板20及上条形板30采用木质。

另外,该三个中条形板20上表面分别安装有三排吊耳4,各所述吊耳4呈矩形阵列分布且均位于各相邻上条形板30的间隙之间,该吊耳4最上端不高于该上条形板30上表面。

在使用时,该上支撑3上表面用于放置被打包物体。由于该底支撑1由多个下条形板10构成,且各下条形板10间隔地平行设置且呈矩形分布,相对于采用整体式矩形板,可节约材质,节约木材;该中间支撑2由三个中条形板20构成,且该三个中条形板20间隔地平行设置且呈矩形分布,相对于采用整体式矩形板,可节约材质,节约木材;所述上支撑3由多个上条形板30构成,且各上条形板30间隔地平行设置且呈矩形分布,相对于采用整体式矩形板,可节约材质,节约木材;由于该三个中条形板20上表面分别安装有三排吊耳4,且各所述吊耳4呈矩形阵列分布,当该上支撑3上表面放置物体时,由于各吊耳4内均可穿装用于捆紧该物体的绳索,且分布在于不同位置及区域,因而可根据物体的大小对应地选择最靠近物体周向外形的几个吊耳,以满足对不同外形尺寸物体进行合理捆绑,捆绑长度适宜,不至于绳索太长,进而不易松动,也捆绑方便及容易拆卸;另外当上支撑3上表面放置多个物体时,可分别放置在不同位置或区域,在捆绑时各绳索之间不会相互缠绕,同时对应特殊外形物体,也能满足不同捆绑要求;由于各吊耳均为位于各相邻上条形板的间隙之间,朝上外露,方便于绳索穿过,捆绑方便。

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加强片5,该加强片5用于包覆于该上条形板30、中条形板20及下条形板10三者相接处的三个侧壁面上。该加强片5包覆于该上条形板30、中条形板20及下条形板10三者相接处的三个侧壁面后,增加额外约束,具有加强作用,以使该上条形板30、中条形板20及下条形板10之间不易相互变形及松动,不易错位,增加了结构强度,能减少本木质托盘变形,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片5厚度为0.1-0.5mm。该加强片5可采用条形薄板,结合图1-3,在安装时轻易折弯后安装,该加强片5装配方便,可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该加强片5在安装后呈C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片5宽度与该中条形板20厚度相等。可使外形美观,使用安全,防止该加强片外凸割手。

进一步地,所述下条形板10上开设有两个叉车槽口101。进一步,所述叉车槽口101为等腰梯形状。该等腰梯形状大口朝下,便于该叉车的叉头在低位的较大口处插入,便于快速定位插入,改善装卸效率,进而节约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片5采用螺钉6分别与该上条形板30、中条形板20及下条形板10固接。该加强片5三侧部分部被固定,该加强片5安装后,不易变形及松动。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片5采用耐磨金属材料。该加强片5可采用铁质等材质。

相对于现有木质托盘,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由于该底支撑、中间支撑及上支撑均采用多个条形板间隔地平行设置且呈矩形分布,相对于采用整体式矩形板,可节约材质,节约木材。

第二,由于该三个中条形板上表面分别安装有三排吊耳,且各所述吊耳呈矩形阵列分布,可将上支撑上表面不同位置或区域放置的物体进行捆绑,同时可根据物体的不同大小对应地选择最靠近物体周向外形的几个吊耳,以满足对不同外形尺寸物体进行合理捆绑,捆绑长度适宜,不至于绳索太长,进而不易松动,也捆绑方便及容易拆卸;另外,当上支撑上表面放置多个物体时,可分别放置在不同位置或区域,且在捆绑时各绳索之间不会相互缠绕,甚至在对特殊外形物体,也能满足不同捆绑要求。

第三,各吊耳均为位于各相邻上条形板的间隙之间,朝上外露,方便于绳索穿过,捆绑方便;同时各吊耳没有外凸,不易被碰到,也不额外占用空间,各吊耳安装方便,结构紧凑。

第四,由于各吊耳最上端不高于该上条形板上表面,当该上条形板上放置物体时,不会触碰吊耳,因此各吊耳始终不会影响物体的平稳放置。

第五,本木质托盘上具有两个叉车槽口,且该叉车槽口为等腰梯形状该两个叉车槽口,以便于叉车的叉头插入后搬运,同时该叉车的叉头在低位是在较大口处插入,能实现快速定位插入,改善装卸效率,进而节约成本。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