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鲜冷链的双层保温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5369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鲜冷链的双层保温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温箱技术领域,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生鲜冷链的双层保温箱。



背景技术:

生鲜电商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即为冷链配送,冷链配送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保温箱,目前电商比较常用的保温箱主要是EPS(发泡聚苯乙烯)泡沫箱,该材质的保温箱有两种使用方式,一种是泡沫箱用胶带封口后直接发货,另一种是将泡沫箱外加一个0201型瓦楞纸箱后再发货。两种方式的保温效果均不佳,其保温效果不能保证在配送过程中保温箱内部的商品不化冻或不被冻伤。

普通保温箱无论是什么材质,都是一层保温,外界环境温度在穿透单层的保温板后,即可直接影响到保温箱内的商品,使商品快速脱离冷链。

市面上也有一些拼合保温箱,但大部是由多个组件拼接而成,拼接复杂,在运输过程中会增加操作步骤,造成资源浪费,费时耗力。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密封性能好、保温效果好的保温箱,来适应日增长的冷链配送需求和人们对保温效果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效果好的用于生鲜冷链的双层保温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保温箱的保温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生鲜冷链的双层保温箱,包括用于盛放生鲜货物的内保温箱体和套设于所述内保温箱体外的用于增加保温效果的外保温箱体,所述内保温箱体的外壁与所述外保温箱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侧壁空间,所述内保温箱体的底板的下侧面与所述外保温箱体的底板的上侧面之间形成下部空间,所述下部空间与所述侧壁空间相互连通;

所述保温箱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扣于所述内保温箱体和所述外保温箱体上。

侧壁空间和下部空间能够将内箱中的生鲜与环境相隔离,提高保温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内保温箱体的底板的下侧向下延伸出至少一根支撑脚。设置支撑脚后,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下部空间,保温效果较好。

进一步地,所述内保温箱体的四个侧棱上均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位于所述侧壁空间内。所述立柱抵在外保温箱体的内壁上,固定内保温箱体,内保温箱体不会在外保温箱体内随意滑动;而且使内保温箱体和外保温箱体之间的侧壁空间很稳定,保温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上半部设置有凸起的卡扣;所述外保温箱体上与所述卡扣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相卡合。所述内保温箱体和所述外保温箱体之间通过卡扣和卡槽相卡合,拼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的底面开设有内环形扣合槽和外环形扣合槽,所述内环形扣合槽与所述内保温箱体的上沿扣合,所述外环形扣合槽与所述外保温箱体的上沿扣合。密封好,保温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包括内盖和外盖,所述内盖与所述外盖相卡接。上盖也分为两层,即内层的内盖和外层的外盖,使保温箱的隔温性能和保温性能更好。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盖的上端面与所述外盖的下端面之间具有放置隔温物质的夹层。内保温箱体的上方也具有隔温、保温的夹层,内保温箱体外围形成了全方位的隔离带,保温性能优越。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盖的上端面开有用于放置隔温物质的保温槽。

进一步地,所述内盖为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侧棱上具有凸起,所述外盖上与所述凸起对应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卡接。所述内盖和所述外盖之间可拆卸设置,且所述内盖和所述外盖是通过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进行卡接的,方便放置隔温物质的同时拆卸清洗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内盖的底面的外圈开设有内环形凹槽,所述内环形凹槽与所述内保温箱体的上沿配合连接;所述外盖的底面开设有外环形凹槽,所述外环形凹槽与所述外保温箱体的上沿扣合。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箱采用塑料材质制造。与纸制材料比,塑料材质重复利用率高,强度、硬度和防水性能均优良,保温箱在运输过程中不易破损,雨雪等天气也不会对保温箱造成大的影响。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保温箱体的相向的两个侧面上均开设有提手凹槽。开设提手凹槽,方便提拿,且不占用额外的空间,适合于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侧壁空间和下部空间能够将内箱中的生鲜与环境相隔离,提高保温性能;内保温箱体和外保温箱体之间的间隙中放入隔温物质,环境温度高时,需要保冷的冷冻品不易化冻,环境温度低时,需要隔冷的水果蔬菜不会被冻伤;

(2)所述内保温箱体的四个侧棱上均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抵在外保温箱体的内壁上,固定内保温箱体,使内保温箱体不会在外保温箱体内随意滑动;内保温箱体和外保温箱体之间的侧壁空间更稳定,保温效果好;

(3)内保温箱体的上方也具有隔温、保温的夹层,内保温箱体外围形成了全方位的隔离带,保温性能优越;

(4)内盖和外盖之间可拆卸设置,且内盖和外盖是通过凸起和凹槽进行卡接的,方便放置隔温物质的同时拆卸清洗方便;

(5)保温箱采用塑料材质制造,与纸制材料比,塑料材质重复利用率高,强度、硬度和防水性能均优良,保温箱在运输过程中不易破损,雨雪天气也不会对保温箱造成大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鲜冷链的双层保温箱的示意图;

图2是一种用于生鲜冷链的双层保温箱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内保温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内保温箱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内保温箱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6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外保温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是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上盖分为内盖和外盖时的保温箱的部视图。

图中1-内保温箱体;11-立柱;12-卡扣;13-支撑脚;2-外保温箱体;21-卡槽;22-提手凹槽;3-上盖;31-内环形扣合槽;32-外环形扣合槽;4-内盖;41-保温槽;42-内环形凹槽;5-外盖;51-外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用于生鲜冷链的双层保温箱,由内保温箱体1、外保温箱体2和上盖3三部分构成。内保温箱体1是用来盛放生鲜货物的,套设于内保温箱体1上的外保温箱体2是用来隔离内保温箱体1,增加保温效果的。内保温箱体1的四个侧棱上均设置有立柱11,立柱11的上半部设置有凸起的卡扣12;外保温箱体2上与卡扣12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卡槽21,卡扣12与卡槽21相卡合;保温箱上盖3有上盖3;内保温箱体1的上沿和外保温箱体2的上沿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保温箱体1的外壁和外保温箱体2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且内保温箱体1的底面设置有支撑脚13,从而内保温箱体1的四周和内保温箱体1的下方形成相互连通的气体流通空间。

内保温箱体1和外保温箱体2之间通过卡扣12和卡槽21相卡合,拼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内保温箱体1的外壁和外保温箱体2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且内保温箱体1的底面设置有支撑脚13,从而内保温箱体1的四周和内保温箱体1的下方形成相互连通的气体流通空间,能够将内箱中的生鲜与环境相隔离,提高保温性能;内保温箱体1和外保温箱体2之间的间隙中放入隔温物质,环境温度高时,需要保冷的冷冻品不易化冻,环境温度低时,需要隔冷的水果蔬菜不会被冻伤。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改进,上盖3的底面开设有内环形扣合槽31和外环形扣合槽32,内环形扣合槽31与内保温箱体1的上沿扣合,外环形扣合槽32与外保温箱体2的上沿扣合。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12所示,一款用于生鲜冷链的塑料双层保温箱,包括用于盛放生鲜货物的内保温箱体1和套设于内保温箱体1上的用于增加保温效果的外保温箱体2,内保温箱体1的四个侧棱上均设置有立柱11,立柱11的上半部设置有凸起的卡扣12;外保温箱体2上与卡扣12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卡槽21,卡扣12与卡槽21相卡合;保温箱上盖3有上盖3;内保温箱体1的上沿和外保温箱体2的上沿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保温箱体1的外壁和外保温箱体2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且内保温箱体1的底面设置有支撑脚13,从而内保温箱体1的四周和内保温箱体1的下方形成相互连通的气体流通空间。

上盖3包括内盖4和外盖5,内盖4与外盖5相卡接。上盖3也分为两层,即内层的内盖4和外层的外盖5,使保温箱的隔温性能和保温性能更好。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改进,内盖4的上端面开有用于放置隔温物质的保温槽41,从而在内保温箱体1外围形成了全方位的隔离带,保温性能优越。

内盖4为矩形板,矩形板的侧棱上具有凸起,外盖5上与凸起对应位置开设有凹槽,凸起与凹槽卡接。内盖4和外盖5之间可拆卸设置,且内盖4和外盖5是通过凸起和凹槽进行卡接的,方便放置隔温物质的同时拆卸清洗方便。

内盖4的底面的外圈开设有内环形凹槽42,内环形凹槽42与内保温箱体1的上沿配合连接。密封好,保温效果好。

外盖5的底面开设有外环形凹槽51,外环形凹槽51与外保温箱体2的上沿扣合。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改进,外保温箱体2的相向的两个侧面上均开设有提手凹槽22。开设提手凹槽22,方便提拿,且不占用额外的空间,适合于运输。

与纸制材料比,塑料材质重复利用率高,强度、硬度和防水性能均优良,保温箱在运输过程中不易破损,雨雪等天气也不会对保温箱造成大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