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控制的机械式顶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4813阅读:154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控制的机械式顶升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升机构,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控制的机械式顶升机构。



背景技术:

顶升机构是用来实现人、货垂直运输必不可少的大型设备,适用于建筑物,桥梁,厂房等原构件顶升、提升使用高度或增加层数项目。

现有的顶升升降机多为单个升降台,升降高度有限,不能满足多个升降作业同时进行,不利于生产作业效率的提高,对货物运输速度有一定影响,升降台单个控制能力差,只能一起升或降,不能灵活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控制的机械式顶升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控制的机械式顶升机构,包括底座、第一升降台、第二升降台、螺旋伸缩杆和顶盖,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设置有螺旋伸缩杆,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升降台,所述第一升降台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升降台,所述第二升降台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第一升降台与第二升降台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半螺纹板,所述第一半螺纹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半螺纹板,所述第二半螺纹板的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的底部设置有插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开关与第一半螺纹板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与第二半螺纹板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第一升降台、第二升降台和顶盖通过螺旋伸缩杆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半螺纹板和第二半螺纹板均与螺旋伸缩杆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盘与螺旋伸缩杆传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升降台与第二升降台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半螺纹板和第二半螺纹板,便于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在滑槽上移动,控制第一升降台与第二升降台是否上升,实现对顶盖多层次的调节,简单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第一升降台;3、第二升降台;4、螺旋伸缩杆;5、顶盖;6、转盘;7、第一半螺纹板;8、第二半螺纹板;9、滑槽;10、第一开关;11、第二开关;12、插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控制的机械式顶升机构,包括底座1、第一升降台2、第二升降台3、螺旋伸缩杆4和顶盖5,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转盘6,转盘6的顶部设置有螺旋伸缩杆4,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升降台2,第一升降台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升降台3,第二升降台3的顶部设置有顶盖5,第一升降台2与第二升降台3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半螺纹板7,第一半螺纹板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半螺纹板8,第二半螺纹板8的一侧设置有滑槽9,滑槽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关10,第一开关1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开关11,第二开关11的底部设置有插销口12。

进一步的,第一开关10与第一半螺纹板7传动连接,第二开关11与第二半螺纹板8传动连接,通过扳动第一开关10与第二开关11分别控制第一半螺纹板7与第二半螺纹板8闭合,形成完整的螺纹板,便于第一升降台2与第二升降台3上升下降。

底座1、第一升降台2、第二升降台3和顶盖5通过螺旋伸缩杆4相连接,当插销插入插销口12时,第一半螺纹板7与第二半螺纹板8分开,第一升降台2与第二升降台3不会因为螺旋伸缩杆4转动而上升下降。

第一半螺纹板7和第二半螺纹板8均与螺旋伸缩杆4螺纹连接,第一半螺纹板7和第二半螺纹板8闭合则可便于第一升降台2和第二升降台3螺旋递升。

转盘6与螺旋伸缩杆4传动连接,转盘6为螺旋伸缩杆4螺旋转动提供动力。

具体的,事先插销口12中插入插销,防止第一升降台2和第二升降台3无支撑点下落,转动转盘6,当需要升起第一升降台2和第二升降台3,在滑槽9上扳动第一开关10与第二开关11,使第一半螺纹板7和第二半螺纹板8闭合,形成完整的螺纹板与螺旋伸缩杆4螺纹连接,此时转动的螺旋伸缩杆4带动第一升降台2和第二升降台3上升。

通过第一升降台2与第二升降台3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半螺纹板7和第二半螺纹板8,便于第一开关10与第二开关11在滑槽9上移动,控制第一升降台2与第二升降台3是否上升,实现对顶盖5多层次的调节,简单方便,实用性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