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质量监控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1062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质量监控流水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质检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质量监控流水线。



背景技术:

装配生产线的日常生产中经常出现次品,而传统的生产线次品检测出来后不具备编号跟踪的功能,所以次品的根源难以根治,生产问题难以总结。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是采用质量监控系统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控,但是现有的质量监控系统都需要对生产线大面积改造,对于传统的生产型企业来说不适用这种改造,且生产一线管理也不能要求进行新的、复杂的系统学习。所以设计一种可以不依托复杂程序进行流程监控的生产线以对接复杂的管理系统就十分必要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质量监控流水线,本实用新型将复杂的智能化监测生产线简化,同时不需要重新设计程序,本实用新型可以很好的兼容各种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质量监控流水线,包括输送线主体,所述的输送线主体的端部设置有打标装置,所述的输送线主体的一侧线性阵列排布有多个装配台,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与所述装配台对应的检测台,所述装配台与检测台之间设置有转移台,所述的检测台上设置有二维码读码器以及登记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输送线主体包括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所述的装配台与所述第一输送线连接,所述的检测台与所述第二输送线连接,所述转移台设置于所述输送线主体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转移台包载物平台,所述的载物平台下方设置有转动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装配台上设置有用于触发所述转移台工作的点动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输送线主体采用皮带式输送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输送线主体采用链式传动的转移小车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检测台的靠近所述输送线主体的相对侧设置有次品分拣输送线,所述次品分拣输送线的尾部设置有回收容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有效的对生产过程的质检做了监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线主体第一种实施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线主体第二种实施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输送线主体,2、打标装置,3、装配台,4、检测台,5、转移台,1-1、第一输送线,1-2、第二输送线,5-1、载物平台,5-2、转动装置,5-2-1、转动轴,5-2-2、减速箱,5-2-3、转动电机,6、次品分拣输送线,7、回收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输送线主体1,其特征在于:输送线主体1的端部设置有用于生成二维码并且将二维码打印出来的打标装置2,打标装置2包括一个自动生成的二维码生成器以及将二维码打印成贴纸的打印机,二维码生成器与贴纸打印机采用现有技术的设备即可,只需要输入相关的信息即可由打印机打印出来,且二维码相对条形码具有更多的信息包含能力,工厂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可以公开部分以及不可以公开部分的信息,不可公开部分采用内部产品编码即可,而可以公开部分直接采用文字等直白的标识即可,输送线主体1的一侧线性阵列排布有多个装配台3,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与装配台3对应的用于对装配台3的装配状况进行检测的检测台4,装配台3与检测台4之间设置有转移台5,检测台4上设置有二维码读码器以及登记装置,还设置有各种检测用的装置,比如电流表、示波器、检测工装、目检用工装等,登记装置为电脑或者其他工程现有的,与工厂的质检数据库连接的其他存储设备。本实施例用打标装置2生产二维码贴纸并且黏贴在待装配品上,然后在每个检测台4如果装配好的转配成品有问题,就用二维码读码器进行读码,二维码读码器将该转配成品的二维码读取输入到登记装置内。本实施例的这种结构方便了工厂的质量监控系统进行追踪,本实施例为质量监控系统提供了一个贴码、装配、检测、读码的一个完整的流水线,且本实施例不需要专门设计程序去驱动即可完成不合格追踪的技术目的。输送线主体1包括用于输送待装配品的第一输送线1-1、用于输送装配成品的第二输送线1-2,装配台3与第一输送线1-1连接,检测台4与第二输送线1-2连接,转移台5设置于输送线主体1下方。转移台5包载物平台5-1,载物平台5-1下方设置有转动装置5-2,转动装置5-2包括与载物平台5-1连接的转动轴5-2-1,转动轴5-2-1连接在减速箱5-2-2上,减速箱5-2-2的输入端与转动电机5-2-3连接。装配台3上设置有用于触发转移台5工作的点动开关,点动开关与转动电机5-2-3连接,点动开关按下后转动电机5-2-3固定驱动载物平台5-1转动半周。检测台4的靠近输送线主体1的相对侧设置有次品分拣输送线6,次品分拣输送线6的尾部设置有回收容器7,即是将次品进行回收的转移框。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输送线主体1的第一种实施例采用皮带式输送结构,由于本实施例中采用了贴标的方式进行二维码打码,如果采用滚筒线或者链条输送线的方式容易损伤贴标导致二维码读码器无法读取。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输送线主体1的第二种实施例采用链式传动的转移小车结构,转移小车具有皮带式输送结构的全部优点,同时由于每一批原件均有独立小车输送,所以在分料把控上更加方便。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