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部件电泳漆膜工艺输送的旋转挂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6393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汽车部件电泳漆膜工艺输送的旋转挂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部件电泳漆膜工艺输送的旋转挂架。



背景技术:

汽车结构部件为了实现防锈的需要,通常在结构部件的表面进行涂装,对于一些结构复杂的部件,例如汽车前轴焊合件,其内部的表面难以通过喷涂实现其表面漆膜的涂装,对于此类的汽车部件通常采用电泳漆膜工艺实现其表面的漆层的涂装。汽车部件的电泳漆膜工艺需要经过几次清洗、磷化等多道工艺才能完成,整个工艺过程需要将汽车结构部件吊装在滑轨上进行输送。现有的挂架只是将汽车结构部件简单固定,挂架上端挂载到轨道内行走的链条上随链条移动,固定于挂架上的汽车结构部件在行进过程中,溶液从结构部件的两侧喷射至其表面,实现对其清洗及磷化。由于现有的挂架不能够旋转,所以对汽车结构部件的冲洗及磷化存在死角,导致这些部位在电泳的时候表面的漆膜的附着效果不好,影响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汽车部件电泳漆膜工艺输送的旋转挂架,为解决现有挂架因不能旋转,导致汽车部件在清洗和磷化过程中存在死角,出现后续电泳镀漆质量不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汽车部件电泳漆膜工艺输送的旋转挂架,包括支架、上拉杆、伺服电机及挂接组件,所述支架为横向布置的方形金属框架。所述上拉杆的下端通过安装筒,与支架顶部的中心位置相连。所述伺服电机固定于安装筒内侧的下部,其动力输出端竖直向下,与位于支架内的主动皮带轮相连接。挂接组件有四个,其中两个位于主动皮带轮的一侧,另外两个位于主动皮带轮相对的另一侧。每个挂接组件均包括下拉杆,下拉杆的上端通过轴承与支架转动连接,下拉杆的上端还设置有从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驱动各从动皮带轮转动。

优选地,所述上拉杆的上端铰接有连接部,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可导电的V形金属触片,连接部的上端铰接有Y形连接架。所述上拉杆的下端,与安装筒顶部的中心处固定相连。

优选地,所述下拉杆沿其轴向依次等间隔布置多个横杆,各横杆均垂直于下拉杆且中部与下拉杆固定相连,每个横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挂钩。

优选地,所述安装筒的内侧上部设置有蓄电池,蓄电池与其下方的伺服电机电连接。安装筒内部相对的两侧设置有光电传感器,与光电传感器对应的安装筒的筒壁上开有视窗。

优选地,每个下拉杆上端的轴承有两个,分别位于从动皮带轮的上、下两侧。靠近主动皮带轮的下拉杆的两个轴承,分别安装于支架顶部和底部。位于支架两端的下拉杆的两个轴承均配置有轴承座,两个轴承座分别与支架顶部和底部的滑槽相配合,轴承座上设置有锁紧机构。

优选地,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涨紧机构,涨紧机构包括涨紧连杆,各涨紧连杆的一端与位于支架两端的下拉杆相连,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栓与固定于支架外侧的自锁螺母相连。

优选地,所述支架的外部设置有壳体,壳体的两侧壁上与调节螺栓相对用的位置,均开有用于调节调节螺栓的插孔。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实用性强,使挂载到该挂架上的汽车部件实现360°旋转,使汽车部件清洗和磷化无死角、更彻底,提高汽车部件表面电泳漆膜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部件电泳漆膜工艺输送的旋转挂架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某一部分的结构原理示意图,示出的是支架及其相关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和图2,一种用于汽车部件电泳漆膜工艺输送的旋转挂架,包括支架1、上拉杆2、伺服电机3及挂接组件4,所述支架1为横向布置的钢结构方形框架。所述上拉杆2的上端铰接有连接部21,连接部21的左侧设置有可导电的V形金属触片22,V形金属触片22为了实现在电泳工艺中使挂载与本实用新型上的汽车部件带电。所述连接部22的上端铰接有Y形连接架23,Y形连接架23的上端与其上方导轨内的链条相连,由链条带动该旋转挂架前进。所述上拉杆2的下方设置有安装筒5,安装筒5为顶部封闭的圆筒结构,上拉杆2的下端与安装筒5顶部的中心处固定焊接成一体,安装筒5的下端与支架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伺服电机3固定于安装筒5内侧的下部,伺服电机3动力输出端竖直向下,与位于支架内侧中部的主动皮带轮11相连接,并驱动主动皮带轮11转动。所述安装筒5的内侧上部设置有蓄电池51,蓄电池51与其下方的伺服电机3电连接,为伺服电机3供电。安装筒5内部相对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光电传感器52,与光电传感器52对应的安装筒5的筒壁上开有视窗,当该旋转挂架行进至需要清洗或磷化的位置时,光电传感器52通过安装筒5筒壁上的视窗接收到信号,并传送至伺服电机3。

挂接组件4有四个,其中两个挂接组件4位于主动皮带轮的左侧,另外两个挂接组件4位于主动皮带轮的右侧。每个挂接组件4均包括下拉杆41,下拉杆4的上端通过轴承与支架1转动连接,每个下拉杆41上端设置两个轴承,两个轴承分别安装在支架1的顶部和底部。下拉杆41的上端还安装有从动皮带轮12,每个下拉杆41上的从动皮带轮12位于其上端的两个轴承之间,所述主动皮带轮11通过皮带13驱动所有从动皮带轮12转动。靠近主动皮带轮11的两个下拉杆上的轴承均固定安装在支架1上。位于支架1两端的两个下拉杆41的轴承均配置有轴承座42,每个下拉杆41上的两个轴承座42分别与支架1顶部和底部的滑槽43相配合实现滑动连接,轴承座42上设置有锁紧机构,通过锁紧机构可实现轴承座42在支架1上的固定。

支架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涨紧机构6,涨紧机构6包括涨紧连杆61,各涨紧连杆61的一端与位于支架1两端的下拉杆41在支架1内的部分相连,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栓62与固定于支架两端侧壁上的自锁螺母63相连。使用螺丝刀转动调节螺栓62调节位于支架1两端的下拉杆41的横向位置,并通过轴承座42上设置的锁紧机构实现下拉杆41的定位。所述支架1的外部设置有壳体14,壳体14的两侧壁上与调节螺栓62相对用的位置,均开有用于转动调节螺栓62的插孔。所述下拉杆41沿其轴向依次等间隔布置多个横杆7,各横杆7均垂直于下拉杆41且中部与下拉杆41固定相连,每个横杆7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挂钩8,挂钩8用于挂载汽车部件。所述伺服电机3通过皮带13驱动各下拉杆41的旋转,实现挂载于下拉杆41上的汽车部件旋转。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