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携带量的外卖饮料便携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0544发布日期:2018-09-11 23:17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篮,尤其是指一种可调携带量的外卖饮料便携篮。



背景技术:

都市逛街、看电影等休闲娱乐活动,或者在家聚会,少不了点上一杯饮料外带,快餐店或饮料店通常会提供一个饮料杯的便携塑料袋,但塑料袋毕竟对饮料杯束缚较差,提着袋子在路上走很容易碰翻饮料,而且遇到要帮朋友带好几杯饮料,塑料袋就更不方便了。

因此,需要一种硬质一点的、成本低廉的新型外卖饮料便携工具,其不仅能够很好的收纳饮料,能够根据需要调整模块组合数量,以此携带更多的饮料杯数,还要能够折叠收纳和反复多次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及的塑料袋在运送过程中存在易碰翻饮料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携带量的外卖饮料便携篮,其不仅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很好的固定饮料杯,而且要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变形以此携带更多的饮料杯数,还要能够折叠收纳和反复多次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调携带量的外卖饮料便携篮,包括,一个便携篮主体,设置在便携篮主体上的两根手拎绳和设置在便携篮主体上用于固定便携篮主体的四个截面呈“C”字形的滑杆;

便携篮主体包括相连在一起且相互之间可折叠的三块顶板,相连在一起且相互之间可折叠的三块底板,以及将顶板和底板相连的两块侧板;在三块顶板和三块底板的短边边缘处的正反两面上均设置有凸起滑轨;

四个滑杆中的两个滑杆卡合在顶板的凸起滑轨上,另两个滑杆卡合在底板的凸起滑轨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截面呈“C”字形的滑杆的长度略小于硬质薄板的宽度,三块相连的顶板或者三块相连的底板两侧的凸起滑轨处各有一个C形滑杆,当所述C形滑杆滑动到两块相连顶板/底板的中间弯折线位置时,可以使得两块相连顶板/底板固定成一个平面而不翻折。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三块顶板上均设置有两个饮料杯限位口,饮料杯限位口的开口直径大于外卖饮料杯的直径。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两块侧板在靠近顶板处的两个角上均开设有手拎绳开孔。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便携篮主体为硬质塑料薄板或类似材质。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手拎绳的两个端头均设置有卡位杆。卡位杆可以伸入手拎绳开孔后卡位不掉出来。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两根手拎绳的中间位置处均套有方便手拎时握持的硬质管。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在三块顶板的可折叠处设置有弯折线,在三块底板的可折叠处设置有弯折线。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三块顶板、三块底板和两块侧板均为长方形硬质薄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携带量的外卖饮料便携篮,该可调携带量的外卖饮料便携篮,在于提供一种携带外卖饮料的篮子,其根据需要携带的饮料杯的数量,划分成一至两杯、三至四杯、五至六杯,对应扩展和收缩成不同的状态,其不仅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很好的固定饮料杯,而且还能够折叠收纳和反复多次使用。

2、目前市面上没有该种产品出现;该可调携带量的外卖饮料便携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生产成本低,且操作简便,装置轻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C形滑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携带一至两杯外卖饮料的模式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携带三至四杯外卖饮料的模式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携带五至六杯外卖饮料的模式示意图。

附图中:1便携篮主体、11凸起滑轨、12弯折线、13手拎绳开孔、14饮料杯限位口、15顶板、16侧板、17底板、2手拎绳、21硬质管、22卡位杆、3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1-5所示和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携带量的外卖饮料便携篮,包括一个便携篮主体1、两根手拎绳2以及四个截面呈“C”字形的滑杆3。

如图5所示,该便携篮主体1由八块外轮廓尺寸相同的长方形硬质薄板相连而成,包括相连在一起且相互之间可折叠的三块顶板15,相连在一起且相互之间可折叠的三块底板17,以及将顶板15和底板17相连的两块侧板16;在三块顶板15和三块底板17的短边边缘处的正反两面上均设置有凸起滑轨11;在三块顶板15的可折叠处设置有弯折线12,在三块底板17的可折叠处设置有弯折线12。

如图3、4和5所示,在三块顶板15和三块底板17的短边边缘位置处正反两面均设置有凸起滑轨11。

如图2、3、4和5所示,该滑杆3长度略小于硬质薄板的宽度,三块相连的顶板15/底板17两侧的凸起滑轨11处各有一个C形滑杆3,当该C形滑杆3滑动到两块相连顶板15/底板17的中间弯折线12位置时,可以使得两块相连顶板15/底板17固定成一个平面而不翻折。

如图3、4和5所示,每块顶板15设置有两个饮料杯限位口14,其开口直径略大于外卖饮料杯的直径。

如图3、4和5所示,每块侧板16在靠近顶板的两个角上开设有手拎绳开孔13。

如图1所示,手拎绳2的端头设置有卡位杆22,该卡位杆22可以伸入手拎绳开孔13后卡位不掉出来,手拎绳2中间套有硬质的硬质管21,方便手拎时握持。

如图3所示,当需要携带一至两杯外卖饮料时,将四个C形滑杆3沿着凸起滑轨11分别滑动到三块相连的顶板15/底板17的中间一块板子的两侧边缘,手拎绳2提着侧板16,带动两邻的顶板15/底板17立起,再加上重力下垂作用以及底板17受到饮料杯的下压作用,使得三块相连的顶板15/底板17都翻折成“凵”字形,此时便携篮可以携带一至两个外卖饮料杯。

如图4所示,当需要携带三至四杯外卖饮料时,将两个C形滑杆3,滑动到两块顶板15/底板17的中间弯折线12位置,使得这两块顶板15/底板17固定成为一个不可翻动的平面,并且是上下对齐的。手拎绳2提着侧板16,带动一侧相连的顶板15/底板17立起,再加上重力下垂作用以及底板17受到饮料杯的下压作用,使得三块相连的顶板15/底板17翻折成“L”字形,此时便携篮可以携带三至四个外卖饮料杯。

如图5所示,当需要携带五至六杯外卖饮料时,将一个C形滑杆3,滑动到两块相邻顶板15/底板17的中间弯折线12位置,再将另一个C形滑杆3,滑动到另两块相邻顶板15/底板17的中间弯折线12位置,这时三块相连的顶板15/底板17构成不可翻折的平面,当手拎绳2提着侧板16,再加上重力下垂作用以及底板17受到饮料杯的下压作用,便携篮主体1构成一个长方形框,此时便携篮可以携带五至六个外卖饮料杯。

如图1所示,当需要收纳时,便携篮可以进行翻折叠到一起。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