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架设踏板方便的施工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2939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架设踏板方便的施工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架设踏板方便的施工升降机。



背景技术:

施工升降机又叫建筑用施工电梯,也可以称为室外电梯,工地提升吊笼。是建筑中经常使用的载人载货施工机械,主要用于高层建筑的内外装修、桥梁、烟囱等建筑的施工。由于其独特的箱体结构让施工人员乘坐起来既舒适又安全。施工升降机在工地上通常是配合塔吊使用。

授权公告日为CN203568628U、授权公告日为2014年04月30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施工升降机,包括导轨架、吊笼、驱动吊轮沿着导轨架运动的驱动装置,导轨架上设有带有自锁装置的安全绳索。现有技术使用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吊笼沿着导轨架在竖直方向运动。实现将施工者与施工用材料运输至不同高度的目的。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现有技术中为了使得吊笼在运动过程中足够流畅,保证吊笼在运动过程中的安全往往使得吊笼与建筑物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但是这种设置使得施工者乘坐吊笼上升到高空后,从吊笼内部进入建筑物内施工时,需要跨越吊笼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隙,使得施工者在高空上下吊笼的过程极具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架设踏板方便的施工升降机,其解决了吊笼与建筑之间存在空隙,工人在空中上下吊笼、跨越吊笼与建筑之间的空隙时危险问题,具有吊笼上设有用于填补吊笼与建筑物之间空隙的踏板,使得工人在空中上下吊笼时更加安全,踏板的架设方便快捷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架设踏板方便的施工升降机,包括塔架、装配在塔架上的吊笼、驱动吊笼沿着塔架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吊笼包括设吊笼本体、靠近建筑物的前门、远离建筑物的后门,吊笼本体底面上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踏板,滑动槽开口朝向建筑设置,吊笼本体上设有用于控制踏板在滑动槽内做靠近或远离建筑的运动的动力件。

采用上述结构,在施工升降机的吊笼底面上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设有与滑动槽滑动连接的踏板,实现了在吊笼内预设踏板的目的,使得踏板不占有吊笼内部的使用空间。通过动力件控制踏板,使得踏板做靠近或远离建筑物的运动,使得使用者需要架设踏板时通过动力件使得踏板抵接在建筑伸出的平台上,即可完成踏板的架设。使得踏板的架设方便。

进一步优选为:动力件包括设在踏板上的驱动齿板、设在滑动槽侧槽壁上且与驱动齿板啮合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连接有驱动驱动齿轮转动的主动件。

采用上述结构,使用驱动齿板与驱动齿轮作为动力件,使用者需要控制踏板,使得踏板在滑动槽内运动时,仅需控制驱动齿轮使得驱动齿轮转动,即可使得与驱动齿轮啮合的驱动齿板运动,实现了对于踏板运动的控制。主动件的设置,使得使用者更加方便控制驱动齿轮的转动。

进一步优选为:主动件包括设在吊笼侧壁上的主动带轮、连接主动带轮与驱动齿轮的传动皮带、穿过吊笼侧壁与吊笼转动连接的驱动轴,驱动轴位于吊笼内部的一端连接有与驱动轴同步转动的主动盘或主动杆,传动皮带与主动带轮、传动皮带与驱动齿轮均配合,驱动轴与主动带轮同步转动。

采用上述结构,主动带轮设在吊笼侧壁上,且主动带轮与驱动齿轮之间设有传动皮带,使得使用者通过控制主动带轮的转动即可通过传动皮带的传动控制驱动齿轮的转动。主动带轮设在吊笼外侧壁上,且主动带轮设有驱动轴,驱动轴穿过吊笼侧壁且在吊笼内设有与驱动轴同步转动的主动盘或主动杆。使得位于吊笼内的工人通过转动主动盘或主动杆即可实现转动主动带轮,实现了在吊笼内控制主动带轮,即实现了使用者在吊笼内控制驱动齿轮与控制踏板的运动。方便了工人控制踏板位移,并且通过手动的方式可以更加直观的控制踏板的位置。

进一步优选为:前门与吊笼本体之间滑动连接且前门在吊笼本体上上下滑动实现前门的开合,主动件包括设在前门上的主动齿条、设在吊笼侧壁上的主动齿轮、连接主动齿轮与驱动齿轮的传动皮带,主动齿条与主动齿轮啮合设置,传动皮带与主动齿轮、传动皮带与驱动齿轮均配合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使用设在前门上的主动齿条、设在吊笼侧壁上的主动齿轮、传动皮带作为主动件,使用另一种方式实现对于驱动齿轮的驱动。同时因为前门是上下滑动实现开合的,主动齿条位于前门上,使得前门在开合时即可使得主动齿轮转动,省去了工人转动主动齿轮的操作。使得踏板的架设更加方便。并且使用这种方式,使得主动齿轮与前门的开合联动,前门打开踏板即会向着建筑运动,前门完全打开时踏板位于其所能达到的离开滑动槽最远距离,前门关闭踏板即会向着滑动槽内部运动,不会出现工人忘记回收踏板的情形,使得踏板的架设回收更加方便快捷,且不会出现前门关闭未踏板情形,使得吊笼在塔架上的运动更加安全。

进一步优选为:踏板靠近建筑一侧到踏板远离建筑一侧之间的距离大于滑动槽到建筑之间的距离,踏板抵接在建筑上时部分踏板位于滑动槽内,踏板靠近建筑一端两侧均设有加固环,吊笼侧壁上靠近前门处对应加固环转动连接有加固杆,加固杆与吊笼侧壁转动连接处高于踏板设置,吊笼远离踏板的一端上设有加固钩,加固钩到吊笼与加固杆连接处的距离的平方大于或等于建筑到滑动槽开口的距离的平方与吊笼底面到加固杆和吊笼连接处距离的平方和。

采用上述结构,踏板靠近建筑一侧到踏板远离建筑一侧之间的距离大于滑动槽到建筑之间的距离。使得踏板抵接在建筑上时,依旧有部分踏板位于滑动槽内,使得此时滑动槽内壁与建筑物均会对踏板施加支撑力,使得踏板架设好后更加稳定,增加了工人在踏板上行走时的安全性。踏板侧壁上设有加固环,吊笼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加固杆,使得踏板抵接在建筑上时,工人将加固杆上的加固钩钩在加固环上即可实现对于踏板的加固,加固杆、踏板、吊笼侧壁、吊笼底面共同构成一个三角结构,使得吊笼受到向下的压力时,加固杆、吊笼侧壁共同作用对踏板施加拉力,吊笼底面对踏板施加支撑力使得架设好的踏板更加稳定,使得工人在踏板上行走更加安全。

进一步优选为:吊笼设有主动盘或主动杆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限位孔,限位孔围城一个圆形,主动盘或主动杆上对应限位孔滑动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与限位孔配合设置,限位杆位于限位孔内时主动杆或主动盘不易发生大幅度的转动。

采用上述结构,吊笼侧壁上设有多个限位孔,主动盘或主动杆上转动连接有限位杆,则使用者仅需将限位杆插接在限位孔内即可使得主动盘或主动杆被限位,使得主动杆或主动盘不易发生大幅度的转动。从而实现对于主动齿轮的限位,则实现对于驱动齿轮限位,即实现对于踏板的限位,使得踏板的位置不易自发的发生改变。使得踏板、主动盘或主动板的限位方便快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吊笼本体的底面内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设有与滑动槽滑动连接的踏板,使用这种方式,使得吊笼本体带有踏板且踏板不占有吊笼内部的有效空间,使得使用者需要使用踏板时,随时可以使用,不会出现使用者忘记携带踏板乘坐吊笼,使得使用者在空中下料时操作危险的问题。踏板上设有驱动齿板,滑动槽内设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通过传动皮带连接有主动带轮,则通过控制主动带轮的转动,通过传动皮带的传动即可使得驱动齿轮转动,使得驱动齿板转动实现对于踏板运动的控制。主动带轮连接有驱动轴,吊笼内设有的与驱动轴同步转动的主动盘或主动杆,实现了使用者在吊笼内对于主动带轮转动的控制,并且通过手动控制的方式,更加方便使用者控制踏板的位置,并对踏板所处位置进行微调。使用主动齿轮更换主动带轮,并且使用与前门连接在一起的主动齿条控制主动齿轮的转动,使得前门上下开启时即可使得主动齿轮转动,实现了将踏板与前门联动,更加方便了对于踏板的控制,使得使用者更加方便架设踏板。省去了使用者控制或驱动踏板运动的操作,并且前门关闭踏板即会自动回到滑动槽,不会出现忘记收回踏板的情形使得吊笼运动时更加安全。加固环、加固杆、加固钩的设置,使得踏板架设好后,使用者将加固钩钩在加固环上即可实现对于踏板的加固,使得踏板更加稳定,使用者在踏板上下料时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吊笼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C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D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2吊笼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B-B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塔架;2、吊笼本体;3、前门;4、后门;5、滑动槽;6、踏板;7、动力件;701、驱动齿板;702、驱动齿轮;8、主动件;801、主动带轮;802、传动皮带;803、驱动轴;804、主动齿条;805、主动齿轮;9、加固环;10、加固杆;11、加固钩;12、限位孔;13、限位杆;14、主动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架设踏板方便的施工升降机,如图1所示,包括塔架1、装配在塔架1上的吊笼、驱动吊笼在塔架1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

参照图5、图6,吊笼包括吊笼本体2、靠近建筑物的前门3、远离建筑物的后门4,前门3、后门4(参照图4)。吊笼本体2底面内设有开口朝向建筑物的滑动槽5,滑动槽5内设有滑动槽5间隙配合的踏板6,踏板6靠近建筑(图中未示出)一端到踏板6远离建筑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前门3到建筑之间的距离。

参照图3、图6,踏板6靠近建筑一端的两侧均设有加固环9,吊笼本体2(参照图1)侧壁上靠近前门3(参照图1)的两侧处对应两个加固环9设有两个加固杆10(参照图1),两个加固杆10的一端均与吊笼本体2侧壁转动连接,且加固杆10与吊笼本体2侧壁转动连接的一端高于踏板6设置。加固杆10没有与吊笼侧壁转动连接的一端,设有与加固环9间隙配合的加固钩11。加固钩11到吊笼本体2与所述加固杆10连接处的距离的平方等于建筑到滑动槽5开口的距离的平方与吊笼本体2(参照图1)底面到加固杆10(参照图1)和吊笼本体2(参照图1)连接处距离的平方之和。踏板6上设有驱动齿板701,驱动齿板701上连接有与驱动齿板701啮合的驱动齿轮702,驱动齿轮702连接在滑动槽5的侧槽壁上。驱动齿轮702转动带动驱动齿板701运动,使得踏板6做靠近或远离建筑的运动。驱动齿板701与驱动齿轮702共同构成动力件7。

参照图6,吊笼本体2外侧壁上位于驱动齿轮702上方转动连接有主动带轮801,主动带轮801与驱动齿轮702上套设有传动皮带802,传动皮带802与主动带轮801、传动皮带802与驱动齿轮702之间均配合设置,使得主动带轮801的转动可以带动驱动齿轮702的转动。主动带轮801中心固定有与主动带轮801同步转动的驱动轴803,驱动轴803远离主动带轮801的一端传过吊笼本体2侧壁且与吊笼本体2侧壁转动连接,驱动轴803位于吊笼本体2内的一端固定有与驱动轴803同步转动的主动盘14(参照图2)。主动带轮801、传动皮带802、驱动轴803共同构成主动件8。

参照图1、图2,吊笼本体2设有驱动轴803(参照图6)的内侧壁上,围绕驱动轴803(参照图6)设有多个限位孔12,限位孔12形成一个圆形。主动盘14上与主动盘14滑动连接有一个限位杆13,限位杆13对应限位孔12设置,且限位杆13在主动盘14上做靠近或远离限位孔12的运动。限位杆13插接在限位孔12内时主动盘14被限位,使得主动盘14不易围绕驱动轴803(参照图6)发生大幅度的转动。

工作过程:

使用时,先架设好塔架1、在塔架1上安装好吊笼、驱动装置,检查各安装设施是否安装完毕。带所有的机构安装完毕后,工人进入吊笼本体2内,对吊笼进行操作,使得吊笼上升至指定高度,到达指定高度后停止吊笼,使得吊笼保持高度不变,打开前门3。

拉动限位杆13,使得限位杆13离开限位孔12解除限位杆对于主动盘14的限位,转动主动盘14,主动盘14带动驱动轴803转动,带动主动带轮801转动,主动带轮801转动带动传动皮带802转动,使得驱动齿轮702转动。驱动齿轮702转动带动驱动齿板701运动,使得踏板6向着滑动槽5开口运动,最终使得踏板6抵接在建筑上,此时踏板6远离建筑的一端位于滑动槽5内。

转动加固杆10,使得加固杆10上的加固钩11钩在加固环9上实现对于踏板6的加固,此时工人即可在踏板6上行走上下料。

工人下料完毕后,待所有工人回到吊笼本体2内,工人转动加固杆10,使得加固杆10上的加固钩11离开加固环9,解除踏板6的限位。转动反向主动盘14,主动盘14带动驱动轴803反向转动,带动主动带轮801反向转动,带动驱动齿轮702反向转动,使得驱动齿板701与踏板6向着滑动槽5内滑动。带踏板6完全进入滑动槽5后,将限位杆13插入限位孔12内使得主动盘14被限位。即实现对于踏板6的限位。关闭前门3,工人操作吊笼本体2向下运动即可。当吊笼本体2移动至地面,打开前门3或后门4使用者即可离开吊笼本体2,完成一次通过吊笼的送料或送人的过程。

实施例2:一种架设踏板方便的施工升降机,如图7所示,包括塔架1、装配在塔架1上的吊笼、驱动吊笼在塔架1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

参照图7、图10,吊笼包括吊笼本体2、靠近建筑物的前门3、远离建筑物的后门4,前门3、后门4(参照图9)。吊笼本体2底面内设有开口朝向建筑物的滑动槽5,滑动槽5内设有滑动槽5间隙配合的踏板6,踏板6靠近建筑(图中未示出)一端到踏板6远离建筑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前门3到建筑之间的距离。

参照图8、图10,踏板6靠近建筑一端的两侧均设有加固环9,吊笼本体2侧壁上靠近前门3的两侧处对应两个加固环9设有两个加固杆10,两个加固杆10的一端均与吊笼本体2侧壁转动连接,且加固杆10与吊笼本体2侧壁转动连接的一端高于踏板6设置。加固杆10没有与吊笼侧壁转动连接的一端,设有与加固环9间隙配合的加固钩11。加固钩11到吊笼本体2与所述加固杆10连接处的距离的平方等于建筑到滑动槽5开口的距离的平方与吊笼本体2底面到加固杆10和吊笼本体2连接处距离的平方之和。踏板6上设有驱动齿板701,驱动齿板701上连接有与驱动齿板701啮合的驱动齿轮702,驱动齿轮702连接在滑动槽5的侧槽壁上。驱动齿轮702转动带动驱动齿板701运动,使得踏板6做靠近或远离建筑的运动。驱动齿板701与驱动齿轮702共同构成动力件7。

参照图10,吊笼本体2外侧壁上位于驱动齿轮702上方转动连接有主动齿轮805,主动齿轮805与驱动齿轮702上套设有传动皮带802,传动皮带802与主动齿轮805、传动皮带802与驱动齿轮702之间均配合设置,前门3上对应主动齿轮805固定有主动齿条804,主动齿条804与主动齿轮805啮合且主动齿轮805与主动齿条804抵接设置。主动齿轮805、传动皮带802、主动齿条804共同构成主动件8。

工作过程:

使用时,先架设好塔架1、在塔架1上安装好吊笼、驱动装置,检查各安装设施是否安装完毕。带所有的机构安装完毕后,工人进入吊笼本体2内,对吊笼进行操作,使得吊笼上升至指定高度,到达指定高度后停止吊笼,使得吊笼保持高度不变,打开前门3。

前门3是上下滑动实现前门3的开合的,前门3打开时前门3向上运动,则固定在前门3上的主动齿条804向上运动,使得与主动齿条804啮合的主动齿轮805转动,通过传动皮带802带动驱动齿轮702的转动,驱动齿轮702的转动带动驱动齿板701向着滑动槽5外运动,从而使得踏板6向着滑动槽5外运动,当前门3完全打开时,踏板6与建筑(图中未示出)抵接且此时有部分踏板6依旧位于滑动槽5内。

此时转动加固杆10,使得加固杆10上的加固钩11钩在加固环9上实现对于踏板6的加固,此时工人即可在踏板6上行走上下料。

工人下料完毕后,待所有工人回到吊笼本体2内后,工人转动加固杆10,使得加固杆10上的加固钩11离开加固环9,解除踏板6的限位。控制前门3向下运动使得前门3关闭,随着前门3的向下运动,主动齿条804向下运动,带动主动齿轮805反向转动,通过传动皮带802使得驱动齿轮702反向转动,使得驱动齿板701向着滑动槽5内运动。则随着前门3的关闭,踏板6逐渐向着滑动槽5内运动,当前门3完全关闭后踏板6完全回到滑动槽5内。工人操作吊笼本体2向下运动。当吊笼移动至地面,打开前门3或后门4使用者即可离开吊笼本体2,完成一次通过吊笼的送料或送人的过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