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流阀检修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7137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流阀检修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流阀,具体涉及一种换流阀检修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技术路线换流阀大多采用双重阀设计,每个阀层间布满TTM板卡、可控硅、水电阻、阻尼电容器、电抗器等元器件及冷却水管。检修时,检修人员将松木(或橡木)板搭靠在阀层外屏蔽罩上,踩在木板上对阀层内部临近元器件进行检查。检查整个阀层元件时,需要搭接大量木板,或者人员重新下到高空作业平台车上,再平行移动木板。因此存在下述问题:

(1)平台架设难。临时平台为实木材质,长度在2.5m左右,木板笨重(需2-3人搬运搭接)而棱角分明,搬运不慎,极易碰触甚至损坏阀层中元件设备。

(2)设备与人员安全难以保障。临时平台结构简易,有滑落和倾覆风险;且阀层没有安全保护绳可悬挂位置,人员安全无可靠保障。

(3)水平移位困难。检修过程中人员必须下塔后重新移动平台,影响检修进程和工作效率,人员反复上下平台也进一步增加了高空作业风险。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架设移位简单、安全性能高的换流阀检修支撑机构来满足现有技术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流阀检修支撑机构,克服了架设和水平移位难的缺陷,保证了现场工作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提高了检修和维护的工作效率,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换流阀检修支撑机构,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检修支撑机构包括水平方向平行设置的主操作台和垂直设于两端的支撑件;所述主操作台的水平方向横向设置辅操作台,所述支撑件为包括裤腰和裤腿的裤型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优选方案为,所述主操作台数量至少为2,所述辅操作台的数量至少为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优选方案为,所述主操作台和辅操作台的台面设有纵向排列且等间隔的卡位孔,所述辅操作台通过卡位孔与所述主操作台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优选方案为,相邻所述卡位孔之间距离为10c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四优选方案为,所述支撑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主操作台两端的固定支撑件和移动支撑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五优选方案为,所述支撑件为包括裤腰和裤腿的裤型件,所述移动支撑件的裤腰设有竖向排列的微调孔,所述移动支撑件上表面高于所述主操作台台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六优选方案为,所述微调孔数量至少为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七优选方案为,所述固定支撑件靠近所述卡位孔一侧裤腿的长度大于另一侧,所述固定支撑件上表面与所述主操作台等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八优选方案为,所述主操作台和辅操作台均为包括基层、加强层和防腐涂层的叠层件。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换流阀检修支撑机构采用主操作台与辅操作台结合的形式,大大增加了检修维护工作覆盖面。

(2)本实用新型卡位孔的设计便于辅操作台的水平移位及灵活固定。

(3)本实用新型主操作台支撑件的设计,提高了平台固定的可靠性,且架设方便,有效降低了主操作台滑动、倾覆等风险,保障了设备与人员的安全。

(4)本实用新型的检修支撑机构构造简单、使用方便,适合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操作台和支撑件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操作台和支撑件主视图;

图3为图2中移动支撑件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辅操作台俯视图;

其中:1-主操作台,2-固定支撑件,3-移动支撑件,4-移动支撑件紧固栓,5-卡位孔,6-微调孔,7-辅操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换流阀检修支撑机构包括水平方向平行设置的主操作台1、垂直设于主操作台1两端的支撑件和水平设置且垂直于主操作台1长度方向的辅操作台7。主操作台1数量至少为2,辅操作台7的数量至少为1。主操作台1和辅操作台7均采用防滑设计。检修支撑机构至少需要两个主操作台1和垂直其长度方向且处于同一水平面的辅操作台7,根据实际需要辅操作台7可增加至2个,3个或者更多。

支撑件分为固定支撑件2和移动支撑件3,分别设于主操作台1两端。支撑件为裤型件,包括裤腰和裤腿。移动支撑件3的裤腰竖向设有两个微调孔6,移动支撑件3上表面高于主操作台1台面。固定支撑件2外侧裤腿的长度为内侧裤腿的三分之一,固定支撑件2上表面与主操作台1等高。该结构在实际中并非标准矩形结构,宽度尺寸略有不同,为避免增加外力,采用微调的结构,有利于现场安装。

主操作台1和辅操作台7均设有纵向排列的卡位孔5,辅操作台7通过卡位孔5与主操作台1上表面或下表面连接。相邻卡位孔5之间距离为10cm。

主操作台1和辅操作台7均为包括基层、加强层和防腐涂层的叠层件。

另外的,主操作台1和辅操作台7也可采用内部中空的玻璃钢型材,使得整体更加轻捷,便于安装。

本实用新型检修支撑机构安装过程如下:

(1)按照实际需求确定主操作台1和辅操作台7所需数量;

(2)将固定支撑件2卡在阀层屏蔽支撑罩上;

(3)沿主操作台1长度方向小幅调整移动支撑件3与固定支撑件2的距离,避免架设检修支撑机构对阀层结构的破坏;用移动支撑件紧固栓4固定移动支撑件3;

(4)用定位螺栓固定辅操作台7,防止辅操作台7大幅移动。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