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改成收纳盒的纸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3677阅读:1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改成收纳盒的纸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箱,具体涉及一种可改成收纳盒的纸箱。



背景技术:

纸箱:是应用最广泛的包装制品,按用料不同,有瓦楞纸箱、单层纸板箱等,有各种规格和型号。纸箱常用的有三层、五层,七层使用较少,各层分为里纸、瓦楞纸、芯纸、面纸,里、面纸有茶板纸、牛皮纸,芯纸用瓦楞纸,各种纸的颜色和手感都不一样,不同厂家生产的纸(颜色、手感)也不一样。

如公告号为CN2329600Y的实用新型,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周转纸箱,它是由正唛、侧唛、外摇盖、内摇盖、结舌和外折压痕线一体组成,它是对通用的纸箱进行改进,是在纸箱体上(下)摇盖相邻内、外摇盖各切去一角,在其上压痕线,使相对应的两角易向外折;可上、下摇盖同时切角,也可单选其一,上、下可对应,也可不对应。

上述纸箱在使用过后,只能堆放在一边或是丢弃,无法将其进行二次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成收纳盒的纸箱,可将纸箱转化为柜子进行二次利用,充分利用资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改成收纳盒的纸箱,包括箱体和用于封住箱体上端开口的封盖,所述封盖一侧转动连接于箱体,所述箱体侧壁外壁开设有分离槽,所述分离槽沿箱体外壁周向设有若干个形成用于将箱体沿竖直方向对分的分离痕,所述分离痕沿水平方向设有两个形成分离条,所述封盖上设有用于方便封盖折叠的第一折痕,所述第一折痕位于两根分离痕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需再使用纸箱后,封盖密封箱体上口。沿分离痕撕下分离条,然后沿第一折痕折叠封盖,使封盖第一折痕的两侧抵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两格柜,可用于放置鞋子和小工具等,完成了二次利用,充分利用了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离条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固设有施力条,所述施力条相对分离条弯折位于箱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对施力条施力来撕下分离条,方便了分离条的撕下,提高了将纸箱转化成柜体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盖背对箱体一侧固设有卡板,所述箱体上端两侧设有摇盖,当所述摇盖和封盖盖覆于箱体上时,所述卡板嵌设于箱体内且与箱体和摇盖呈过盈配合;所述卡板中间沿第一折痕长度方向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将卡板分体成第一板和第二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摇盖和箱体抵紧卡板,从而使封盖稳定处于封闭箱体的状态,使物品可稳定放置于箱体内,不会掉出箱体。将卡板分成第一板和第二板后,可确保在将纸箱转化成柜子后,卡板依旧使封盖稳定封闭箱体原来的开口,确保物品可稳定放置于柜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两侧上端均沿箱体宽度方向设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两端固连于箱体形成安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纸箱转化为柜体后,可将分离条穿设入安装槽内,并将分离条打结,使纸箱稳定处于被折叠后形成柜体的状态,不会转回原来的状态,使物品可稳定放置在其形成的柜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两侧内侧壁沿箱体高度方向开设有折痕槽,所述折痕槽沿箱体长度方向设有两根且沿分离条成对称设置,所述封盖上设有第二折痕,所述第二折痕包括沿封盖宽度方向设置的中折痕和位于中折痕两端成人字型的外折痕,一个所述外折痕两端连接第一折痕两端,另一个所述外折痕两端连接封盖一侧,所述第二折痕沿第一折痕对称设置有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需使用纸箱形成的柜体时,可直接沿第二折痕折叠封盖,同时沿折痕槽使箱体朝外运动,完成折叠,使整个纸箱变扁平,减小了纸箱的体积。方便对纸箱进行收藏和携带。需使用时再次展开封盖和箱体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两侧上端和下端均设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固连于箱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用分离条捆绑箱体两侧下端的两个连接条,从而使纸箱折叠扁平后维持其折叠扁平的状态,不会展开。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摇盖可拆卸连接于箱体;当所述摇盖插设于折痕槽内时,所述摇盖与折痕槽呈过盈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撕下摇盖,将摇盖嵌设入折痕槽内,可根据实际需求将纸箱变为四格柜或三格柜,更方便了物品的收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宽度为其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摇盖长度等于箱体宽度,所述摇盖宽度等于封盖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摇盖可在保证不穿设出箱体内的同时,尽可能的增大其面积,从而使纸箱变为柜体后,摇盖上可稳定放置更多的物品,提高了其收纳能力。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可对纸箱进行二次利用,变为柜体来收纳物品,充分利用的资源;在不需使用时或运输时可以折叠,减小体积,方便了对其进行放置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主要用于体现连接条);

图3为实施例折叠成柜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折叠成柜子后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1、箱体;2、摇盖;3、封盖;4、分离槽;5、分离痕;6、分离条;7、施力条;8、连接条;9、安装槽;10、折痕槽;11、第一折痕;12、卡板;13、通槽;14、第一板;15、第二板;16、第二折痕;17、中折痕;18、外折痕。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可改成收纳盒的纸箱,包括箱体1、摇盖2和封盖3。箱体1宽度为其长度的二分之一。箱体1侧壁外壁开设有分离槽4,分离槽4沿箱体1外壁周向设有若干个,形成分离痕5,分离痕5将箱体1沿竖直方向对分。分离痕5沿水平方向设有两个形成分离条6。分离条6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固设有施力条7,施力条7相对分离条6弯折位于箱体1内。

如图2所示,箱体1两侧上端和下端均设有连接条8,连接条8沿箱体1宽度方向设置。连接条8两端固连于箱体1形成安装槽9。

如图3所示,箱体1两侧内侧壁沿箱体1高度方向开设有折痕槽10,折叠槽位于箱体1长度方向的1/4处。折痕槽10沿箱体1长度方向设有两根且沿分离条6成对称设置。

如图1所示,摇盖2转动连接于箱体1上端两侧,且摇盖2长度等于箱体1宽度,摇盖2宽度等于封盖3宽度。摇盖2可拆卸连接于箱体1,即摇盖2可从箱体1上撕下。如图3所示,当撕下摇盖2,可将摇盖2两端嵌设于折痕槽10内,此时摇盖2与折痕槽10呈过盈配合。

如图1所示,封盖3转动连接于箱体1上端一侧,且封盖3位于两片摇盖2之间。封盖3上设有第一折痕11,第一折痕11位于两根分离痕5之间,第一折痕11可方便封盖3折叠。

如图1所示,封盖3背对箱体1一侧固设有卡板12,当摇盖2和封盖3盖覆于箱体1上时,卡板12嵌设于箱体1内且于箱体1和摇盖2呈过盈配合。卡板12中间沿第一折痕11长度方向开设有通槽13,通槽13将卡板12分体成第一板14和第二板15。

如图1所示,封盖3上设有第二折痕16,第二折痕16包括沿封盖3宽度方向设置的中折痕17和位于中折痕17两端成人字型的外折痕18,一个外折痕18两端连接第一折痕11两端,另一个外折痕18两端连接封盖3一侧,第二折痕16沿第一折痕11对称设置有两个。

该纸箱的使用原理如下:

在需将物品放置入纸箱内时,直接转开封盖3和摇盖2,然后将产品放入纸箱。再次转动摇盖2,使摇盖2遮附箱体1上端开口,转动封盖3,使封盖3遮附摇盖2。并将卡板12嵌设于箱体1内,使卡板12与箱体1和摇盖2呈过盈配合。从而使纸箱密闭,使物品稳定放置在纸箱内。在需拿出物品时,将卡板12拔离箱体1,转开封盖3和摇盖2,拿出物品即可。

在不需使用纸箱后,将施力条7翻折处箱体1外,然后将卡板12嵌设到箱体1内,使箱体1被封闭。通过施力条7对分离条6施力,将分离条6撕下。沿第一折痕11折叠箱体1,使箱体1折叠。将分离条6穿设入原来位于箱体1下端两侧的安装槽9内,并将分离条6打结固定,使箱体1保持沿第一折痕11折叠的状态。从而形成了一个可放置物品的两格柜。也可将摇盖2撕下,然后将摇盖2插设于折痕槽10内,形成四格柜。

在纸箱被折叠呈两格柜或四格柜后,若需运输纸箱,可将摇盖2取离折痕槽10。然后沿第二折痕16和折痕槽10折叠纸箱,使纸箱被压扁。然后撕多段分离条6,穿设入原来位于箱体1上端两侧和分离条6两侧的安装槽9内,并将分离条6打结固定,使箱体1保持沿被折叠压扁的状态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