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用方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3663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存储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食品用方便盒。



背景技术:

以前的方便盒分为内食盒和外包盒,并且是互相分开的,在使用前先将内食盒拿出,向外包盒中加入水,再将内食盒放进去加热。但是这样容易造成内食盒的污染(需要拿出来,放进去),不利于健康,并且在外包盒的发热包发生化学反应后,发热包会膨胀,在膨胀过程中,容易造成内食盒晃动,不稳定,容易烫伤。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方便盒易污染、使用体验差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用方便盒,以解决方便盒易污染、使用体验差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品用方便盒,包括外包盒和与所述外包盒一体式设置的内食盒,所述外包盒与所述内食盒间设有用于注水的中空腔体,所述外包盒上设有注水口。

优选地,在上述食品用方便盒中,所述外包盒上设有用于观测内部注水高度的可视屏。

优选地,在上述食品用方便盒中,所述外包盒的底部设有防止发热包晃动的挡板,所述挡板沿所述外包盒的周向均匀布置。

优选地,在上述食品用方便盒中,所述内食盒设有用于分区的分隔板。

优选地,在上述食品用方便盒中,所述外包盒和所述内食盒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发热包膨胀的最大高度。

优选地,在上述食品用方便盒中,所述注水口设有在未注水时密封的密封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用方便盒,包括外包盒和与外包盒一体式设置的内食盒,外包盒与内食盒间设有用于注水的中空腔体,外包盒上设有注水口。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用方便盒,在使用时无需将内食盒和外包盒拆除,以防止造成内食盒的污染,通过注水口实现对发热包的加热,其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食品用方便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注水口1、内食盒2、隔板3、外包盒4、可视屏5、挡板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食品用方便盒,以解决方便盒易污染、使用体验差等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食品用方便盒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用方便盒,包括外包盒4和与外包盒4一体式设置的内食盒2,外包盒4与内食盒2间设有用于注水的中空腔体,外包盒4上设有注水口1。外包盒4与内食盒2可通过一体成型进行设置,如通过注塑或其他方式,只要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可,对具体的实现形式不作限定,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通过在外包盒4上的注水口1实现对中空腔体的注水,一般的,在加工时可将发热包放置在中空腔体内,通过注水实现方便盒的加热。

进一步地,外包盒4上设有用于观测内部注水高度的可视屏5。

为了在注水时便于观测注水高度,在外包盒4上设置可视屏5,该段可具体为透明盒体,可在外包盒4上设置预设大小的可视屏5,或者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可在外包盒4的一周设置可视屏5,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进行设置,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更进一步地,外包盒4的底部设有防止发热包晃动的挡板6,挡板6沿外包盒4的周向均匀布置。

为了防止发热包在膨胀过程中,造成内食盒2晃动,在外包盒4的底部设置挡板6,以在发热包膨胀时对其进行卡挡,对发热包进行定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其他形式的装置达到上述目的,如可通过设置防止发热包的卡槽,只要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可,对具体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施例中,内食盒2设有用于分区的分隔板3。为了可对不同菜品进行加热,在内食盒2间设置分隔板3,以达到上述目的,可一次对不同菜品进行加热,使其利用率提高,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多个分隔板3,可根据需要自行进行设置。

具体的,外包盒4和内食盒2间的距离大于发热包膨胀的最大高度。为了防止发热包膨胀时高度增加,对内食盒2的底部造成碰撞,将外包盒4与内食盒2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大于发热包膨胀的最大高度,以防止内食盒2发生晃动。

进一步地,注水口1设有在未注水时密封的密封盖。为了防止发热包与空气中的水气反应,注水口1设有密封盖,在使用时,首先将其打开,一般的,密封盖与注水口1为一体式设置,在使用时可将密封盖揭开或其他方式打开,并不再关闭,在注水反应后,可作为散热孔,以防止中空腔体内气体过多发生危险。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需要设置密封盖的具体形式,只要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可。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