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水线吊挂运输装置的进站摆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8032发布日期:2018-09-14 23:36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流水线吊挂运输装置的进站摆头。



背景技术:

我国作为世界服装的加工厂,拥有众多服装厂组成的庞大的服装生产链,这些服装生产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工成本不断提高,同时带动企业成本不断提高。

申请号为201610684793.2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流水线作业的吊挂输送装置,包括主轨道和支轨道以及活动设置在主轨道上的若干衣架,衣架设置在滚轮上,滚轮在主轨道上滚动前进,支轨道包括悬挂支架以及固定设置在悬挂支架上的进站摆头和出站摆头,进站摆头和出站摆头与主管道活动连接。但是该吊挂输送装置的进站摆头与主轨道的活动连接方式不稳定,主轨道和进站摆头之间过度过于突兀,容易导致滚轮从主轨道进入进站摆头的变轨过程中从进站摆头上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主轨道衔接稳定、过度平缓的进站摆头,该进站摆头可以有效避免带衣架的滚轮在转换运动轨道的过程中从进站摆头上掉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新的技术方案:一种流水线吊挂运输装置的进站摆头,包括与支轨道连接的弧形衔接座,弧形衔接座上侧设置有与弧形衔接座弧度一致的过渡轨道,所述进站摆头和支轨道之间设置有驱动进站摆头伸出或收回的气缸,所述弧形衔接座靠近主轨道的一端设置有贴合槽,当所述进站摆头伸出时,所述贴合槽与主轨道上侧相靠近,所述贴合槽与主轨道贴合的端部设置有向主轨道倾斜的切面,所述过渡轨道靠近切面的一端设置有向主轨道倾斜的第一斜坡。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进出摆头的贴合槽设置方式使进出摆头在气缸活塞杆的驱动下正好处于主轨道的上侧,使滚轮过渡时不会晃动,避免滚轮变道时掉落;贴合槽的切面和过渡轨道的第一斜坡的设置使滚轮从主轨道进入过渡轨道时是逐渐过渡的,避免过度突兀的过渡导致滚轮从过渡轨道上滑落,该进出摆头设计弧度合理、过渡稳定,能够有效避免滚轮从主轨道过渡到过渡轨道时掉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渡轨道靠近气缸的一端设置有向气缸倾斜的第二斜坡。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二斜坡使滚轮从过渡轨道到支轨道的变轨过程是逐渐过渡的,增加滚轮运动的流畅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衔接座远离过渡轨道的一侧设置有减重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减重槽后,一方面减少进站摆头的重量,减少主轨道的压力,另一方面减少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流水线吊挂运输装置上设置有支撑支轨道的支撑座,所述气缸外设置有固定气缸于支撑座上的固定套。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气缸不方便直接固定在支撑座上,设置固定套后,一方面固定气缸,另一方面与支轨道合理衔接,提高滚轮运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衔接座靠近气缸的一端设置有防尘的防尘套,所述防尘套靠近气缸的一端套接于固定套外。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防尘套的设置在起到防尘作用的同时作为滚轮经过的轨道,使滚轮运动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衔接座靠近气缸的一端设置有直径小于弧形衔接座的衔接段,所述衔接段与过渡轨道之间形成有供所述防尘套卡合的间距。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设置使防尘套与进出摆头的连接或拆卸方便。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优点为:进出摆头的贴合槽设置方式使进出摆头在气缸活塞杆的驱动下正好处于主轨道的上侧,使滚轮过渡时不会晃动,避免滚轮变道时掉落;贴合槽的切面和过渡轨道的第一斜坡的设置使滚轮从主轨道进入过渡轨道时是逐渐过渡的,避免过度突兀的过渡导致滚轮从过渡轨道上滑落;第二斜坡使滚轮从过渡轨道到支轨道的变轨过程是逐渐过渡的,增加滚轮运动的流畅性和稳定性;减重槽的设置一方面减少进站摆头对主轨道的压力,另一方面减少制造成本;固定套的设置,一方面固定气缸,另一方面与支轨道合理衔接,提高滚轮运动的稳定性;防尘套的设置在起到防尘作用的同时作为滚轮经过的轨道,使滚轮运动更加稳定,且该防尘套自进站摆头上安装或拆卸方便,该进出摆头设计弧度合理、过渡稳定,能够有效避免滚轮从主轨道过渡到过渡轨道时掉落。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施例中一种流水线吊挂运输装置的进站摆头与气缸安装后的轴测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一种流水线吊挂运输装置的进站摆头的轴测图;

图4本实施例中一种流水线吊挂装置的轴测图;

图5为图4中A的放大图。

图中:1、弧形衔接座;101、切面;102、减重槽;103、衔接段; 2、贴合槽;3、过渡轨道;301、第一斜坡;302、第二斜坡;4、防尘套;5、气缸;501、固定套;6、主轨道;7、支轨道;8、滚轮;9、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

一种流水线吊挂运输装置的进站摆头,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与支轨道7连接的弧形衔接座1,弧形衔接座1上侧设置有与弧形衔接座1弧度一致的过渡轨道3,进站摆头和支轨道7之间设置有驱动进站摆头伸出或收回的气缸5,弧形衔接座1靠近主轨道6的一端设置有贴合槽2,当所述进站摆头伸出时,贴合槽2与主轨道6上侧相靠近,贴合槽2与主轨道6贴合的端部设置有向主轨道6倾斜的切面 101,过渡轨道3靠近切面101的一端设置有向主轨道6倾斜的第一斜坡301,过渡轨道3靠近气缸5的一端设置有向气缸5倾斜的第二斜坡302。为了减少进站摆头对主轨道6的压力,在弧形衔接座1远离过渡轨道3的一侧设置有减重槽102。

如图3-图4所述,支轨道7上设置有支撑支轨道7的支撑座9,由于气缸5不方便直接固定在支撑座9上,故在气缸5外设置固定气缸5于支撑座9上的固定套501,固定套501下侧设置有安装孔,支撑座9上设置有与安装孔相对应的通孔,当通孔与安装孔对齐后将固定套501固定在支撑座9上,为了起到防尘作用,弧形衔接座1靠近气缸5的一端设置有直径小于弧形衔接座1的衔接段103,衔接段103 与过渡轨道3之间形成间距,在间距内卡合设置有一防尘套4,防尘套4靠近气缸5的一端套接于固定套501外。

当支轨道7上需要携带衣架的滚轮8进入时,控制器控制气缸5 运动,气缸5的活塞杆推动进站摆头伸出,进站摆头的贴合槽2与主轨道6的上相靠近,此时,携带衣架的滚轮8从第一斜面进入到过渡轨道3,再由过渡轨道3的第二斜坡302依次经过防尘套4、固定套 501最终进入到支轨道7上。

进站摆头的贴合槽2的设置方式使进站摆头在气缸5活塞杆的驱动下正好处于主轨道6的上侧,使携带衣架的滚轮8过渡时不易晃动,避免滚轮8变道时掉落;贴合槽2的切面101和过渡轨道3的第一斜坡301的设置使滚轮8从主轨道6进入过渡轨道3时是逐渐过渡的,避免过度突兀的过渡导致滚轮8从过渡轨道3上滑落;第二斜坡302 使滚轮8从过渡轨道3到支轨道7的变轨过程是逐渐过渡的,增加滚轮8运动的流畅性和稳定性;减重槽102的设置一方面减少进站摆头对主轨道6的压力,另一方面减少制造成本;固定套501的设置,一方面固定气缸5,另一方面与支轨道7合理衔接,提高滚轮8运动的稳定性;防尘套4的设置在起到防尘作用的同时作为滚轮8经过的轨道,使滚轮8运动更加稳定,且该防尘套4自进站摆头上安装或拆卸方便,该进出摆头设计弧度合理、过渡稳定,能够有效避免滚轮8从主轨道6过渡到过渡轨道3时掉落。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