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质软管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9039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管盘绕固定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硬质软管盘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河道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往往根据流量和流速计算出的输水管的长度至少达几十米,输水管的材质多为PVC纤维材质。存在以下弊端:1.污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有限,大量的输水管无处堆放或堆放混乱;2.输水管的不规则布置,容易挤压弯曲变形,造成水流堵塞,继而引发设备故障;3.输水管的直径一般为2cm~8cm,因为PVC纤维材质的密度较大,即重量较重,且弯曲费力,每次使用前铺设时耗费极大人力,每次收回时同样耗费极大体力,非常不方便。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盘绕卷水管器,多适应小直径0.5cm~2cm或橡胶软管或塑料软管,尚无适应盘绕直径2cm~8cm的大直径PVC纤维材质的硬软管。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硬质软管盘放装置,包括底盘和若干圈固定槽,若干圈所述固定槽为等间距的同心圆环,其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底盘上设有软管绕出通道。

进一步,所述底盘为圆形底盘。

进一步,还包括若干条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两端对称固定在所述底盘的边缘。

进一步,所述固定带为弹性固定带。

进一步,所述底盘的中部设有固定扣,其用于将所述固定带固定在所述底盘上。

进一步,所述底盘上设有若干对手提环。

进一步,所述固定槽的宽度为软管直径的1.1~1.2倍。

进一步,所述固定槽的深度与宽度尺寸相同。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中的硬质软管盘放装置,使用本装置盘放使得软管摆放有序,减少软管的占地面积,防止软管挤压变形,同时方便转运和使用,节省人力;2.使用固定带,可防止软管在受到外力或自身变形力时从固定槽内滑出;3.采用手提环的设计,使得本装置搬运更加方便;4.减少软管盘放后外露的面积,防止软管被外物挤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硬质软管盘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硬质软管盘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硬质软管盘放装置,包括底盘1和若干圈固定槽2,若干圈所述固定槽2为等间距的同心圆环,其固定在所述底盘1上,所述底盘1上设有软管绕出通道3。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盘1为圆形底盘,易于所述软管的排放且能防止软管变形,除此之外,所述底盘1也可为其他形状的底盘,所述固定槽2的宽度和圈数与软管的直径和长度相适应,且每个固定槽2的宽度一致,各固定槽2周长相加的总长度宜大于软管的长度,并在固定槽2上开出一道软管绕出通道3,以便于软管绕到下一圈固定槽2内或者绕出该盘放装置,所述软管绕出通道3的宽度要适应所述软管的直径尺寸,防止软管从内圈绕到外圈或绕出该盘放装置时发生挤压变形,所述固定槽2固定在底盘1上且不可相互移动,两者可均由轻质材料制作而成,以便于所述盘放装置的搬运。

在对软管进行盘放时,将软管沿固定槽2从内向外一圈圈通过软管绕出通道3进行盘绕,盘绕完成后,将软管的首末端各预留出一定长度的接口,当需要使用软管进行输水时,将所述盘放装置搬至指定地点,将预留的首末端接口拉出一定距离,分别与其余部分的输水通道连接,启动输水工作,当输水工作结束时,将软管的首末端的接口从其余部分的输水通道上拆下,再将软管盘放回所述盘放装置上,并搬运至指定地点。

本实用新型中的硬质软管盘放装置,使用本装置盘放可使得软管摆放有序,减少软管的占地面积,防止软管挤压变形,同时方便转运和使用,节省人力。

实施例二

如上所述的一种硬质软管盘放装置,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若干条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两端对称固定在所述底盘1的边缘,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采用两条固定带,即为固定带4和固定带5,所述底盘1的中心与固定槽2的中心重叠,每条固定带以底盘1的中心为中点将固定带的两端对称固定在底盘1的边缘上,以确保每圈固定槽2被所述固定带覆盖,固定带4和固定带5相互垂直安装,当软管盘放在固定槽2内时,固定带4和固定带5能将软管压在固定槽2内,以防止软管在受到外力或自身变形力时从固定槽2内滑出。

实施例三

如上所述的一种硬质软管盘放装置,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固定带为弹性固定带,减小了软管被所述固定带压紧时产生的变形量,且当所述盘放装置盘放不同直径大小的软管时,所述固定带仍能将软管压在固定槽2内,使得所述盘放装置应变能力更强。

实施例四

如上所述的一种硬质软管盘放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所述底盘1的中部设有固定扣6,其用于将固定带4、固定带5固定在所述底盘1上,固定带4和固定带5相互交叉重叠在底盘1的中部,固定扣6穿过固定带4和固定带5,将固定带4和固定带5锁在底盘上,使软管在固定槽2内更加牢固,即软管受到较大外力时,也不会从固定槽2内滑出。

实施例五

如上所述的一种硬质软管盘放装置,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底盘1上设有若干对手提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采用两对数量的手提环,即手提环7和手提环8,每对手提环以底盘1中心为中点对称安装在底盘1的边缘上,不仅使得所述盘放装置搬运更加方便,还使得在搬运时受力均匀,避免发生摇晃。

实施例六

如上所述的一种硬质软管盘放装置,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固定槽2的宽度为软管直径的1.1~1.2倍,以便于软管在固定槽1内放置与取出,防止软管变形,又能防止在所述盘放装置搬运时软管在固定槽1内发生晃动,所述固定槽1的深度与宽度尺寸相同,这样当软管盘放在固定槽2内时,软管能完全嵌在固定槽2内,减少了软管盘放后外露的面积,防止软管被外物挤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