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鲜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3704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鲜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鲜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保鲜盒。



背景技术:

目前,食物保鲜的方法主要为冷藏保鲜,而当处于野外或一些贫困地区时,并不能通过冰箱、冰柜等设备实现冷藏环境,故食物极容易腐败,导致食物的大量浪费。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常温下食物保鲜的方式可有利于降低浪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保鲜盒,解决现有技术中常温保鲜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保鲜盒,包括,

盒体;

与所述盒体密封连接的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一滤菌孔;及

滤菌组件,其包括与所述滤菌孔配合的固定圈及内嵌于所述固定圈内的滤菌膜。

优选的,所述滤菌孔为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第一阶孔和第二阶孔,所述第二阶孔相对所述盒体一侧设置且所述第二阶孔内径小于所述第一阶孔内径,所述固定圈内置于所述第一阶孔。

优选的,所述保鲜盒还包括一与所述第一阶孔同轴设置的筒状凸柱及内置于所述筒状凸柱的弹簧,所述筒状凸柱一端连接于所述盖体上表面、另一端径向向内延伸形成一环状凸缘,所述弹簧一端抵接所述固定圈、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环状凸缘;其中,所述筒状凸柱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加且其下端内径与所述第一阶孔相同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圈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阶孔内径。

优选的,所述保鲜盒还包括一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盒体靠近其开口一端,所述盖体抵紧于所述密封圈上端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食物放置于密封的盒体和盖体内的容纳腔内,并对容纳腔内的食物进行杀菌,由于杀菌后的食物可通过滤菌孔与外界连通且可通过滤菌组件避免细菌进入,从而较好的延缓了食物腐败的时间;同时,固定圈与滤菌孔为过盈配合,当滤菌膜损坏后可随时更换滤菌组件,其有利于保证保鲜盒的长时间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保鲜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保鲜盒,包括,

盒体1;

与所述盒体1密封连接的盖体2,所述盖体2上设置有一滤菌孔21;及

滤菌组件3,其包括与所述滤菌孔21配合的固定圈31及内嵌于所述固定圈31内的滤菌膜32。

本实施例的盒体1与盖体2可设置圆形、矩形、椭圆形、三角形等形状,当采用圆形时可采用螺纹配合、卡扣配合、过盈配合、铰接等连接方式,当为矩形、椭圆形、三角形等形状时可采用卡扣配合、过盈配合、铰接等连接方式,由于上述连接方式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在此不作详细赘述。但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盒体1与盖体2为可拆卸密封连接,且本实施例优选将盒体1与盖体2设置为圆形,且优选设置为螺纹配合。对应的,滤菌孔21可设置为圆形孔也可设置为方形孔,也可设置为其他形状的孔,例如三角形、体形、椭圆形、多边形,本实施例优选将其设置为圆形。固定圈31的外缘与滤菌孔21内壁过盈配合以保证密封效果,滤菌膜32则避免灭菌后的保鲜盒内进入细菌,且固定圈31与滤菌孔21采用过盈配合有利于实现固定圈31与滤菌孔21的可拆卸,便于随时更换滤菌组件3,进而延长保鲜盒的使用寿命。具体使用时,可将食物放入盒体1与盖体2之间的容纳腔内,盖好盖体2使盖体2与盒体1之间密封,将保鲜盒放入微波炉或沸水中灭菌,也可采用其他方式灭菌,灭菌后的食物可在保鲜盒内保鲜时间可延长3~7天。

本实施例所述滤菌孔21为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第一阶孔211和第二阶孔212,第一阶孔211和第二阶孔212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阶孔212相对所述盒体1一侧设置且所述第二阶孔212内径小于所述第一阶孔211内径,所述固定圈31内置于所述第一阶孔211。具体设置时,固定圈31与第一阶孔211内壁过盈配合,当固定圈31内置于第一阶孔211时,固定圈31下端的端面抵接于第二阶孔212上侧端面,其有利于固定圈31放置于第一阶孔211内,避免固定圈31与第一阶孔211配合不够紧密。

进一步的,所述保鲜盒还包括一与所述第一阶孔211同轴设置的筒状凸柱4及内置于所述筒状凸柱4的弹簧5,所述筒状凸柱4一端连接于所述盖体2上表面、另一端径向向内延伸形成一环状凸缘6,所述弹簧5一端抵接所述固定圈31、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环状凸缘6;其中,所述筒状凸柱4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加且其下端内径与所述第一阶孔211相同设置。实际应用时,由于滤菌膜32排气速率较慢,高温灭菌或放入热实物进入盒体1时,盒体1内气压大于大气压设定值时,盒体1内气压驱动滤菌组件3向上运动至筒状凸柱4内,而筒状凸柱4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加,当滤菌组件3运动至筒状凸柱4内时,固定圈31与筒状凸柱4内壁之间形成有缝隙,气流可由缝隙从筒状凸柱4排出,盒体1内气压逐渐减小,当盒体1内气压与大气压差值小于等于设定值时,在弹簧5的作用下,滤菌组件3向第一阶孔211内运动,固定圈31与第一阶孔211配合,盒体1内气流由滤菌膜32进出盒体1。

其中,本实施例所述固定圈31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阶孔212内径,从而便于直接由第二阶孔212内将滤菌组件3顶推出来,提高了滤菌组件3的可控制性。

本实施例所述保鲜盒还包括一密封圈7,所述密封圈7套设于所述盒体1靠近其开口一端,所述盖体2抵紧于所述密封圈7上端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食物放置于密封的盒体1和盖体2内的容纳腔内,并对容纳腔内的食物进行杀菌,由于杀菌后的食物可通过滤菌孔21与外界连通且可通过滤菌组件3避免细菌进入,从而较好的延缓了食物腐败的时间;同时,固定圈31与滤菌孔21为过盈配合,当滤菌膜32损坏后可随时更换滤菌组件3,其有利于保证保鲜盒的长时间使用。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