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登车桥及其台边式卸货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4268阅读:8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登车桥及其台边式卸货平台。



背景技术:

装卸货平台在现代物流现场已是一非常易见的结构形式。它是企业物流链的起点与终点,是企业快速、安全周转产品及货物的一个装卸货操作平台。装卸货操作平台的高度固定,但来往运输车厢的厢地高度不一,运输车辆与装卸货站台之间总是形成一定的高度落差或间隙,造成搬运叉车不能进出运输车辆直接装卸货物。登车桥是为了解决装卸货展台与运输车辆之间行成的高度落差或间隙,造成搬运叉车不能进出运输车辆直接装卸货物而使用非常不便,导致装卸货物效率低而出现的一种机械设备。

然而,登车桥的底部采用钢制弹簧作为支撑作用,通过施加外力使得钢制弹簧发生形变,释放弹性势能实现登车桥的面板的向上和向前动作。但是钢制弹簧长期暴露在室外环境下,易出现腐蚀生锈情况,进而影响物理性能;同时,钢制弹簧在长期受力工况下,也会出现结构疲劳影响物理性能,加大了维护保养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登车桥及其台边式卸货平台,不容易生锈,也不会出现结构疲劳,同时维护保养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登车桥的台边式卸货平台,包括:连接板,用于设置在载体上;面板,其一侧端与连接板的一侧端铰接设置;撘板,其一侧端与面板的另一侧端铰接设置;至少一气弹簧,其一端铰接在连接板的一侧端上,另一端铰接在面板的另一侧端上;其中,连接板的一侧端上设有第一固定板,至少一气弹簧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板上,面板的另一侧端上设有第二固定板,至少一气弹簧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固定板上。

其中,第一固定板的高度比第二固定板的高度高,其中至少一气弹簧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板远离连接板的端部上,至少一气弹簧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固定板远离面板的端部上。

其中,第一固定板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设置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的第一连接杆,其中至少一气弹簧的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接杆上,且第二固定板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支撑柱、第四支撑柱和设置在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之间的第二连接杆,其中至少一气弹簧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接杆上。

其中,连接板的一侧端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构件,面板的一侧端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构件,多个第一连接构件和多个第二连接构件铰接设置。

其中,连接板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定位块,其中至少一定位块与第一连接构件固定连接,且至少一第一定位块上设有第一手柄孔,面板上设有第二手柄孔。

其中,面板的另一侧端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三连接构件,撘板的一侧端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四连接构件,多个第三连接构件和多个第四连接构件铰接设置。

其中,面板上间隔设置有与多个第二连接构件和多个第三连接构件连接的多个连接块。

其中,撘板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定位块,其中至少一第二定位块与第四连接构件固定连接。

其中,至少一第一定位块和至少一第二定位块呈扇形状,且至少一第一定位块的半径比至少一第二定位块的半径大。

其中,至少一气弹簧包括2根对称设置的气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登车桥的台边式卸货平台包括:连接板,用于设置在载体上;面板,其一侧端与连接板的一侧端铰接设置;撘板,其一侧端与面板的另一侧端铰接设置;至少一气弹簧,其一端铰接在连接板的一侧端上,另一端铰接在面板的另一侧端上;其中,连接板的一侧端上设有第一固定板,至少一气弹簧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板上,面板的另一侧端上设有第二固定板,至少一气弹簧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固定板上。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登车桥的台边式卸货平台利用气弹簧作为支撑作用,不会出现出现腐蚀生锈现象,也不会出现结构疲劳,使得维护保养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登车桥的台边式卸货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登车桥,该登车桥包括台边式卸货平台。如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登车桥的台边式卸货平台的结构示意图。该台边式卸货平台包括连接板10、面板20、撘板30和至少一气弹簧40。

连接板10用于设置在载体(如墙体或车)上。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0的一侧端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构件102,面板20的一侧端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构件202,多个第一连接构件102和多个第二连接构件202铰接设置。应理解,连接板10的另一侧端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以通过安装孔将连接板10固定在载体上。

进一步的,连接板10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定位块103,其中至少一定位块103与第一连接构件102固定连接,且至少一第一定位块103上设有第一手柄孔104,以插入手柄旋转连接板10。

面板20的一侧端与连接板10的一侧端铰接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0的一侧端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构件101,面板20的一侧端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构件202,多个第一连接构件101和多个第二连接构件202铰接设置。

撘板30的一侧端与面板20的另一侧端铰接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面板20的另一侧端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三连接构件204,撘板30的一侧端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四连接构件301,多个第三连接构件204和多个第四连接构件301铰接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撘板30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定位块302,其中至少一第二定位块302与第四连接构件301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第一定位块103和至少一第二定位块302呈扇形状,且至少一第一定位块103的半径比至少一第二定位块302的半径大。

进一步的,面板20上间隔设置有与多个第二连接构件202和多个第三连接构件204连接的多个连接块203。其中,面板20上还设有第二手柄孔205。

至少一气弹簧40的一端铰接在连接板10的一侧端上,至少一气弹簧40的另一端铰接在面板20的另一侧端上。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气弹簧包括2根对称设置的气弹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至少一气弹簧40还可以包括其他数量的气弹簧,如1、3、4或者更多。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0的一侧端上设有第一固定板101,至少一气弹簧40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板101上;面板20的另一侧端上设有第二固定板201,至少一气弹簧40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固定板201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101的高度比第二固定板201的高度高。且至少一气弹簧40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板101远离连接板10的端部上,至少一气弹簧40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固定板201远离面板20的端部上。

具体的,第一固定板10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设置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的第一连接杆,其中至少一气弹簧40的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接杆上。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气弹簧40的一端设有第一通孔,第一连接杆穿设在第一通孔中,使得至少一气弹簧40的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接杆上。优选地,第一通孔内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连接杆穿设在第一轴承中。

进一步的,第二固定板20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支撑柱、第四支撑柱和设置在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之间的第二连接杆,其中至少一气弹簧40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气弹簧4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通孔,第二连接杆穿设在第二通孔中,使得至少一气弹簧40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接杆上。优选地,第二通孔内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连接杆穿设在第二轴承中。

应理解,气弹簧40是一种可以起支撑、缓冲、制动、高度调节及角度调节等功能的工业配件。气弹簧40的优点有:结构简单、轻便、安装维护简单;工作介质是取之不尽的空气、空气本身不花钱;输出力以及工作速度的调节非常容易;可靠性不太高,使用寿命受气源洁净度和使用频率的影响较大;利用空气的压缩性,可贮存能量,实现集中供气;全气动控制具有防火、防爆、防潮的能力等特点。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登车桥的台边式卸货平台包括:连接板,用于设置在载体上;面板,其一侧端与连接板的一侧端铰接设置;撘板,其一侧端与面板的另一侧端铰接设置;至少一气弹簧,其一端铰接在连接板的一侧端上,另一端铰接在面板的另一侧端上;其中,连接板的一侧端上设有第一固定板,至少一气弹簧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板上,面板的另一侧端上设有第二固定板,至少一气弹簧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固定板上。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登车桥的台边式卸货平台利用气弹簧作为支撑作用,不会出现出现腐蚀生锈现象,也不会出现结构疲劳,使得维护保养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