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安全性能的小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938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安全性能的小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吊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安全性能的小车架。



背景技术:

普通桥式起重机一般由起重小车、桥架运行机构、桥架金属结构组成。桥架的金属结构由主梁和端梁组成,分为单主梁桥架和双梁桥架两类。单主梁桥架由单根主梁和位于跨度两边的端梁组成,双梁桥架由两根主梁和端梁组成。主梁与端梁刚性连接,端梁两端装有车轮,用以支承桥架在高架上运行。主梁上焊有轨道,供起重小车运行。

起重小车又由起升机构、小车运行机构和小车架三部分组成。小车架是支托和安装起升机构和小车运行机构等部件的机架,小车架一般在主梁的下翼缘上运行,小车架行走的主梁往往是工字梁,工字梁的下端部为梯形结构,由于压力分布不均,外缘磨损往往很严重,小车架容易脱离工字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安全性能的小车架,具有结构合理、强度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安全性能的小车架,包括小车架、主梁,小车架为“工”字型结构,所述主梁包括第一主梁、第二主梁,第一主梁、第二主梁相互平行,所述小车架包括第一侧梁、第二侧梁、横梁、行走装置,所述第一侧梁、第二侧梁相互平行,第一侧梁与第一主梁相互垂直,横梁与第一侧梁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主梁的截面形状为“工”字型结构,第一主梁包括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一竖板,所述第二横板两端分别向上弯折90°形成第二竖板、第三竖板,第二竖板、第一竖板、第二横板围合形成第一主动导轨,第三竖板、第一竖板、第二横板围合形成第一从动导轨,所述第二主梁、横梁、第一侧梁、第二侧梁与第一主梁结构相同。

所述行走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伺服电机,主动轮位于第一主动导轨中,从动轮位于第一从动导轨中,主动轮设有中心孔,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轮固定连接,伺服电机与主动轮之间设有第一挡板,伺服电机与第一挡板通过滚动轴承连接,第一挡板上设有第一凸块,第二横板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第一竖板为中心对称设置,第一凹槽为长条形结构,第一凸块位于第一凹槽中,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垂直连接,第二挡板位于第二横板下方,第三挡板与第二挡板垂直连接,第三挡板上设有第二凸块,第二凹槽为长条形结构,第二凸条位于第二凹槽中,从动轮上设有中心孔,从动轮的中心孔处设有从动轮中轴,从动轮中轴与第三挡板通过滚动轴承相连。

所述行走装置的数量为7个,第一主梁上设有2个行走装置,第二主梁上设有2个行走装置,第一侧梁上设有2个行走装置,第二侧梁上设有2个行走装置,所述第一侧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主梁、第二主梁通过第一行走装置连接,所述第二侧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主梁、第二主梁通过行走装置连接,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梁、第二侧梁通过行走装置连接。

所述横梁上设有1个行走装置,横梁上的行走装置下方设有电动葫芦。

所述第一主梁、第二主梁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的数量为4个。

所述第一侧梁外侧设有第一距离传感器,第二侧梁外侧设有第二距离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有7个行走装置,可以保证小车架沿主梁平行方向移动或者沿主梁垂直方向移动,横梁上的行走装置下方设有电动葫芦,能够使载物上下运动;

(2)本实用新型第一主动导轨、第一从动导轨底面平整,受力均匀,且设有第二竖板、第三竖板,保证了主动轮、从动轮沿导轨行走,不会出现脱轨的现象,主动轮沿第一主动导轨运动时,第一凸块可沿第一凹槽作同向运动,从动轮沿第一从动导轨同向运动,第二凸块沿第二凹槽同向运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强度高。

(3)第一主梁、第二主梁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块,保证小车架不会脱离主梁上的导轨,第一侧梁外侧设有第一距离传感器,第二侧梁外侧设有第二距离传感器,事先设置好小车架到端梁的安全距离,当小车架行走超过安全距离后,会起到警示作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控制小车架运行轨迹,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可以有效保证小车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侧梁与第一主梁、第二主梁连接示意图;

图2为第一主梁与行走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3为横梁与第一侧梁、第二侧梁连接示意图;

图4为小车架与主梁连接示意图;

图中:3-第一主梁,4-第二主梁,5-第一侧梁,6-第二侧梁,7-横梁,8-行走装置,9-第一横板,10-第二横板,11-第一竖板,12-第二竖板,13-第三竖板,14-第一主动导轨,15-第一从动导轨,16-主动轮,17-从动轮,18-伺服电机,19-第一挡板,20-第二挡板,21-第三挡板,22-第一凸块,23-第一凹槽,24-第二凸块,25-第二凹槽,26-从动轮中轴,27-电动葫芦,28-限位块,29-第一距离传感器,30-第二距离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高安全性能的小车架,包括小车架、主梁,小车架为“工”字型结构,所述主梁包括第一主梁、第二主梁,第一主梁、第二主梁相互平行,所述小车架包括第一侧梁、第二侧梁、横梁、行走装置,所述第一侧梁、第二侧梁相互平行,第一侧梁与第一主梁相互垂直,横梁与第一侧梁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主梁的截面形状为“工”字型结构,第一主梁包括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一竖板,所述第二横板两端分别向上弯折90°形成第二竖板、第三竖板,第二竖板、第一竖板、第二横板围合形成第一主动导轨,第三竖板、第一竖板、第二横板围合形成第一从动导轨,所述第二主梁、横梁、第一侧梁、第二侧梁与第一主梁结构相同。

所述行走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伺服电机,主动轮位于第一主动导轨中,从动轮位于第一从动导轨中,主动轮设有中心孔,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轮固定连接,伺服电机与主动轮之间设有第一挡板,伺服电机与第一挡板通过滚动轴承连接,第一挡板上设有第一凸块,第二横板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第一竖板为中心对称设置,第一凹槽为长条形结构,第一凸块位于第一凹槽中,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垂直连接,第二挡板位于第二横板下方,第三挡板与第二挡板垂直连接,第三挡板上设有第二凸块,第二凹槽为长条形结构,第二凸条位于第二凹槽中,从动轮上设有中心孔,从动轮的中心孔处设有从动轮中轴,从动轮中轴与第三挡板通过滚动轴承相连。

所述行走装置的数量为7个,第一主梁上设有2个行走装置,第二主梁上设有2个行走装置,第一侧梁上设有2个行走装置,第二侧梁上设有2个行走装置,所述第一侧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主梁、第二主梁通过第一行走装置连接,所述第二侧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主梁、第二主梁通过行走装置连接,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梁、第二侧梁通过行走装置连接。

所述横梁上设有1个行走装置,横梁上的行走装置下方设有电动葫芦。

所述第一主梁、第二主梁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的数量为4个。

所述第一侧梁外侧设有第一距离传感器,第二侧梁外侧设有第二距离传感器。

第一距离传感器、第二距离传感器与西门子PLC相连。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