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加热牛奶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0777发布日期:2018-09-11 23:20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牛奶包装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加热牛奶包装袋。



背景技术:

牛奶包装袋是盛放牛奶及鲜奶的包装产品,可以对牛奶进行长时间储存并且不易发生变质,牛奶包装袋主要包括铝箔层、固定壳、第一塑料盖、前包装袋外壳和标签面板,它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产生活中。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牛奶包装袋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发光条,不能在夜晚时避免使用者触碰到包装袋,没有设置防潮膜,不能对包装袋底部进行有效防潮,没有设置金属管和固体氧化钙,不能对该包装袋进行加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加热牛奶包装袋,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没有设置发光条,不能在夜晚时避免使用者触碰到包装袋,没有设置防潮膜,不能对包装袋底部进行有效防潮,没有设置金属管和固体氧化钙,不能对该包装袋进行加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加热牛奶包装袋,包括固定壳、第一塑料盖、前包装袋外壳、标签面板、包装袋、金属管、固体氧化钙、收纳包、第二塑料盖、后包装袋外壳、铝箔层、玉米纤维层、明胶层、无纺布层、聚乙烯树脂层、发光条、防潮膜、折叠角和底贴,所述包装袋的前表面设置有标签面板,且包装袋的上端设置有前包装袋外壳,所述包装袋的一侧设置有收纳包,且包装袋的侧壁边缘处嵌入设置有金属管,所述包装袋的下端设置有防潮膜,且包装袋的内部设置有铝箔层,所述铝箔层的外层设置有玉米纤维层,所述明胶层安装在玉米纤维层的外层,且明胶层的外层设置有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的外层设置有聚乙烯树脂层,所述聚乙烯树脂层的外层设置有发光条,所述前包装袋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后包装袋外壳,且前包装袋外壳与后包装袋外壳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壳,所述前包装袋外壳的前表面设置有第一塑料盖,所述收纳包的内部设置有固体氧化钙,所述防潮膜的外部套有折叠角,且防潮膜的上端设置有底贴,所述金属管的上端嵌入设置有第二塑料盖。

优选的,所述所述金属管为铜性材质的构件。

优选的,所述无纺布层的厚度为4mm。

优选的,所述发光条为荧光粉材质的构件。

优选的,所述金属管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金属管分别安装在包装袋的两侧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发光条,能在夜晚时避免使用者触碰到包装袋,防止使用者不慎碰到包装袋使牛奶洒落,设置防潮膜,能对包装袋底部进行有效防潮,避免了包装袋底部受潮导致包装袋损坏的问题,设置金属管和固体氧化钙,能对该包装袋进行加热,从而满足不同人的需求,本设计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是一款不可多得的产品。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潮膜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底贴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固定壳;2、第一塑料盖;3、前包装袋外壳;4、标签面板;5、包装袋;6、金属管;7、固体氧化钙;8、收纳包;9、第二塑料盖;10、后包装袋外壳;11、铝箔层;12、玉米纤维层;13、明胶层;14、无纺布层;15、聚乙烯树脂层;16、发光条;17、防潮膜;18、折叠角;19、底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加热牛奶包装袋,包括固定壳1、第一塑料盖2、前包装袋外壳3、标签面板4、包装袋5、金属管6、固体氧化钙7、收纳包8、第二塑料盖9、后包装袋外壳10、铝箔层11、玉米纤维层12、明胶层13、无纺布层14、聚乙烯树脂层15、发光条16、防潮膜17、折叠角18和底贴19,包装袋5的前表面设置有标签面板4,且包装袋5的上端设置有前包装袋外壳3,包装袋5的一侧设置有收纳包8,且包装袋5的侧壁边缘处嵌入设置有金属管6,包装袋5的下端设置有防潮膜17,且包装袋5的内部设置有铝箔层11,铝箔层11的外层设置有玉米纤维层12,明胶层13安装在玉米纤维层12的外层,且明胶层13的外层设置有无纺布层14,无纺布层14的外层设置有聚乙烯树脂层15,聚乙烯树脂层15的外层设置有发光条16,前包装袋外壳3的一侧设置有后包装袋外壳10,且前包装袋外壳3与后包装袋外壳10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壳1,前包装袋外壳3的前表面设置有第一塑料盖2,收纳包8的内部设置有固体氧化钙7,防潮膜17的外部套有折叠角18,且防潮膜17的上端设置有底贴19,金属管6的上端嵌入设置有第二塑料盖9。

为了增加金属管6的导热性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金属管6为铜性材质的构件。

为了使该包装袋5便于拿取,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无纺布层14的厚度为4mm。

为了使用者在夜晚时不易触碰该包装袋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发光条16为荧光粉材质的构件。

为了使金属管6导热更加充分,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金属管6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金属管6分别安装在包装袋5的两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加热牛奶包装袋,主要包括固定壳1、第一塑料盖2、前包装袋外壳3、标签面板4、包装袋5、金属管6、固体氧化钙7、收纳包8、第二塑料盖9、后包装袋外壳10、铝箔层11、玉米纤维层12、明胶层13、无纺布层14、聚乙烯树脂层15、发光条16、防潮膜17、折叠角18和底贴19,当使用者需要对包装袋5内的牛奶进行加热时,将第二塑料盖9逆时针旋转摘下,由于金属管6的内部防止有少量水,使用者可将收纳包8内的固体氧化钙7倒入第二塑料盖9内即可完成加热,为了增加金属管6的导热性能,金属管6为铜性材质的构件,从而可以使该包装袋5可以快速加热,当使用者食用完牛奶后,可将金属管6内的混合物倒出,为后续的回收提供了帮助,设置防潮膜17,能对包装袋5底部进行有效防潮,避免了包装袋5底部受潮导致包装袋5损坏的问题,设置发光条16,能在夜晚时避免使用者触碰到包装袋5,由于发光条16为荧光粉材质的构件,荧光粉在当受到自然光和灯光的照射时,即吸收并贮存部分光能量,并在黑暗中再以可见光的形式缓缓释放,从而避免了使用者不慎碰到包装袋5使牛奶洒落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