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容积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845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容积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大容积集装箱。



背景技术:

集装箱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且专供周转使用。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须将货物从箱内取出换装。集装箱的种类繁多,按材料:钢质、铝质、玻璃钢质、不锈钢质等;按结构:内柱式和外柱式、折叠式和固定式、预制件式和薄壳式等;按用途:杂货箱、敞顶箱、台架式、平台式、冷藏式、罐式箱等。集装箱主要由底架结构、门端结构、顶端结构、侧壁结构及端框结构组成。底架结构由底侧梁、底横梁、20’叉槽/40’鹅颈槽、底中梁、木地板及导梁等组成;门端结构由内门柱、门槛、海关封板、门板、门横梁、门方管、门楣、门楣盖板、锁杆配件、角件、槽钢等组成;顶端结构由顶板、前后顶角加强板组成;侧壁结构由侧板、顶侧梁、通风器、绳环等组成;端框结构由前角柱、端槛、端板、端楣、端楣盖板、鹅颈端封板、角件、槽钢等组成。

见附图,目前标准集装箱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标准集装箱的箱体宽度为24380-5mm,高度为28960-5mm,故标准集装箱的箱体内容积较小。

二、标准集装箱的侧板波深为36mm,故箱体的内宽尺寸较小。

三、标准集装箱的门柱在结构设计上存在缺陷,设置在外门柱内侧的内门柱为槽钢,该槽钢的厚度为40~45mm,两个内门柱内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335~2340mm,开门宽度较小。

以上几点问题均导致标准集装箱的装货量较少,且不方便装卸较宽托盘和较大尺寸的货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大容积集装箱,增大箱体的装货量,方便装卸较宽托盘和较大尺寸的货物。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容积集装箱,具有顶角件、底角件、门柱和波形侧板,所述的顶角件左侧面和对应正右方顶角件右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495~2500mm;所述的底角件左侧面和对应正右方底角件右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495~2500mm;所述的顶角件上表面和对应正下方底角件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3245~3250mm;所述的门柱中外门柱内侧设置有扁平矩形状内门柱,两个扁平矩形状内门柱内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427~2432mm;所述的波形侧板的波峰与波谷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3~25mm。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扁平矩形状内门柱前端内侧拐角处设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大容积集装箱具有以下优点:

一、与标准箱对比,箱体的宽度增加到2495~2500mm,箱体的高度增加到3245~3250mm,进而增大箱体内容积;

二、与标准箱对比,侧板的波深减小到23~25mm,进而增大箱体的内宽尺寸;

三、与标准箱对比,采用扁平矩形状内门柱,进而增大开门宽度,增大到2427~2432mm;

四、与标准箱对比,增大箱体的装货量,方便装卸较宽托盘和较大尺寸的货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的标号为:1、顶角件;2、底角件;3、门柱;3-1、外门柱;3-2、扁平矩形状内门柱;4、波形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容积集装箱,具有顶角件1、底角件2、门柱3和波形侧板4,顶角件1左侧面和对应正右方顶角件1右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495~2500mm,底角件2左侧面和对应正右方底角件2右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495~2500mm,即箱体的宽度为2495~2500mm。

顶角件1上表面和对应正下方底角件2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3245~3250mm,即箱体的高度为3245~3250mm。

门柱3中外门柱3-1内侧设置有扁平矩形状内门柱3-2,扁平矩形状内门柱3-2前端内侧拐角处设有倒角。两个扁平矩形状内门柱3-2内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427~2432mm,即箱体的开门宽度为2427~2432mm。

波形侧板4的波峰与波谷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3~25mm。

顶角件1和底角件2的数量均为四个,顶角件1和底角件2用于支承、堆码、装卸和栓固集装箱。

门柱3是在顶角件1和底角件2之间竖立的柱型梁,外门柱3-1是门柱3在箱子外部的部分,扁平矩形状内门柱3-2是门柱3在箱子内部的部分。

波形侧板4的数量为两个,波形侧板4用于覆盖在集装箱侧部外表面。

该大容积集装箱与标准箱对比,箱体的宽度增加到2495~2500mm,箱体的高度增加到3245~3250mm,进而增大箱体内容积;波形侧板4的波深减小到23~25mm,进而增大箱体的内宽尺寸;采用扁平矩形状内门柱3-2,进而增大开门宽度,增大到2427~2432mm;进而增大箱体的装货量,方便装卸较宽托盘和较大尺寸的货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