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缓冲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8457阅读:8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缓冲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冲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缓冲罐。



背景技术:

缓冲罐主要用于各种系统中缓冲系统的压力波动,使系统工作更加平稳。对于进料为高温高压液体的缓冲罐,为了保证设备安全,需要确保缓冲罐的壁厚满足设计压力的要求(缓冲罐的壁厚与设计压力成正比),因此目前的缓冲罐大多采用厚钢板焊接而成,但缓冲罐体积庞大,采用厚钢板造价非常昂贵,而且厚钢板的焊接十分困难,制造难度大;此外,缓冲罐检修时,需将人孔的孔盖卸下,检修结束再搬起重新安装,由于孔盖体积大、重量大,导致检修人员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缓冲罐,其能解决现有缓冲罐采用厚钢板焊接时造价高昂、焊接困难的问题以及孔盖拆卸时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高压缓冲罐,其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安全阀口和压力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顶部还设有氮气进口,所述罐体的侧壁下端设有人孔和进料口,所述人孔的孔盖上端通过吊钩装置与所述人孔连接;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的出料口,所述罐体的罐壁由不锈钢复合板焊接而成。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吊钩装置包括立杆、横杆和吊钩,所述立杆的下端固接在所述人孔上,上端与所述横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吊钩固接,所述吊钩的钩体勾住所述孔盖。

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底部、用于支撑所述罐体的裙座,所述裙座上设置有检查孔,所述裙座内填充有保温棉,所述出料口与出料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裙座的侧壁并安装有流量调节阀。

所述裙座的侧壁上端设有透气孔。

所述罐体内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氮气输送管,所述氮气输送管的进口端与所述氮气进口连通,所述氮气输送管的出口端延伸至所述进料口的下方。

所述罐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液位计接口。

所述液位计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液位计分别安装在所述罐体高度方向的两端。

所述不锈钢复合板包括碳钢基层和不锈钢覆层,所述碳钢基层和所述不锈钢覆层焊接为一体,所述碳钢基层的材质为Q345R,所述不锈钢覆层的材质为S3160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缓冲罐的罐壁采用不锈钢复合板焊接而成,由于采用不锈钢复合板,不仅可以达到壁厚的要求,而且与同等壁厚的厚钢板相比,价格更低,焊接更容易,同时不锈钢复合板的强度高于厚钢板,保证了缓冲罐的使用安全;缓冲罐的人孔孔盖通过吊钩装置连接在人孔上,使得人孔在开启和关闭时都无需卸下孔盖,减轻了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使用上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罐体;2-安全阀口;3-压力表口;4-裙座;5-检查孔;6-透气孔;7-出料管;8-人孔;9-进料口;10-孔盖;11-立杆;12-横杆;13-吊钩;14-氮气输送管;15-液位计接口;16-氮气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缓冲罐,其包括罐体1、设置在罐体1顶部的安全阀口2、氮气进口16和压力表口3,以及设置在罐体1底部用于支撑罐体的裙座4;裙座4上设置有检查孔5,裙座4的侧壁上端设有透气孔6,裙座4内填充有保温棉;罐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与出料管7的一端连通,出料管7的另一端延伸出裙座4的侧壁并安装有流量调节阀;罐体1的下端侧壁上设有人孔8和进料口9,人孔8上盖设有孔盖10,且孔盖10的上端通过吊钩装置与人孔8连接;罐体1内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氮气输送管14,氮气输送管14的进口端与氮气进口16连通,出口端延伸至进料口9的下方;罐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液位计接口15;罐体1的罐壁由不锈钢复合板焊接而成,不锈钢复合板包括碳钢基层和不锈钢覆层,碳钢基层和不锈钢覆层焊接为一体,碳钢基层的材质优选为Q345R,不锈钢覆层的材质优选为S31603。通过在裙座4上设置检查孔5,可便于对裙座4内部进行检修;裙座4内填充保温棉可以减少缓冲罐内的物料温度散失。

优选的,见图1和图2,吊钩装置包括立杆11、横杆12和吊钩13,立杆11的下端固接在人孔8上,上端与横杆12的一端转动连接,横杆12的另一端与吊钩13固接,吊钩13的钩体勾住孔盖10。通常,人孔8和孔盖10是由法兰和法兰盖组成,法兰盖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在法兰上,通过在人孔8和孔盖10之间设置吊钩装置,打开孔盖后无需卸下孔盖,孔盖直接吊在吊钩上,检修完成后直接将孔盖推至人孔处安装即可,极大了减轻了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

优选的,见图1,液位计接口1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液位计分别安装在罐体高度方向的两端,用于测量罐体内的液位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缓冲罐所使用的缓冲气体为氮气,氮气由缓冲罐顶部进入,通过氮气输送管输送至罐体底部,对罐体内的高温液体进行缓冲,缓冲效果好。以罐体内的压力为70Kg,罐体内的初始液位高度为罐体高度的1/3为例,进料和出料均为连续进行,随着缓冲时间的延长,罐体内的氮气会有部分溶解在物料中,使罐体内的液位高度上升,此时再向罐体内补充氮气,使罐体内液位高度下降,如此反复,以此对物料进行缓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