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5485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材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包装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管材包装机。



背景技术:

管材包装机是用于将成品塑料管材进行包装保护,避免在运输途中将管材刮花,划伤,影响其性能或者美观度的包装机械。管材包装机主要是将塑料袋或者塑料薄膜套设在管材上,对管材进行表面保护。

现有的管材包装机通常都是袋装形式,即将需要包装的管材套装到塑料袋中,然后在套设完毕后利用截断装置将塑料袋截断或者剪断,继续进行下一根管材的包装。采用塑料袋包装管材的不足之处主要存在以下几点:第一,在包装过程中,管材的进入端遇到未完全分开的塑料薄膜或者塑料袋会将塑料袋刺破,导致包装失败,需要重新包装该管材,同时,需要重新将刺破的塑料薄膜段剪掉,重新安装调试。第二,在剪断过程中,通常采用热熔夹片进行截断,端面由于高温作用会瞬间融化密封,使管材处于密封的塑料袋中,存在胀气,当管材进行堆积时,塑料袋受压容易被炸裂;当再次运输管材时,管材容易从塑料袋中脱出,划伤管材表面。第三,塑料袋与管材之间存在大量空气,没有裹实,在传送带输送时,管材容易与塑料袋脱离,导致管材脱出,划伤管材。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310065750.2,公告号为CN 104015948 B,公开了一种管材包装机,它包括机架、输料机构和包装装置;所述包装装置包括至少一组使包装袋袋口张开的开袋机构,将张开袋口的包装袋夹持并套在管材上的套袋装置,以及至少一组将套好在管材上的包装袋裁断的裁袋机构;开袋机构设于输料机构一侧,裁袋机构可升降地设于开袋机构和输料机构之间;所述包装装置还包括至少一组防止管口刮破包装袋的防刮机构,防刮机构可升降地设于裁袋机构和输料机构之间。本发明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在包装管材时,可高速完成套袋的动作,使包装速度与管材的生产速度匹配,符合流水线生产的自动化要求。该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增加了防刮机构,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上存在的第一个问题,但该技术由于使用的是包装袋方式包装,依旧存在上述的第二和第三的技术问题。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210128270.1,公告号CN 102700741 B,公开了一种管材自动包装机,包括机架、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一端的包装袋、将包装袋从管材组一端牵引至管材组另一端的套袋装置、将已套在管材组外部的包装袋切断的切袋装置、将管材组两端的包装袋端部封口的封口装置、将已包装的管材组从工作台上卸下的卸料装置,以及控制工作台、套袋装置、切袋装置、封口装置、卸料装置协同工作的控制装置。通过设置控制装置控制工作台、套袋装置、切袋装置、封口装置、卸料装置之间按照取料、套袋、切袋、封口、卸料的顺序协同工作,实现了对管材组自动进行包装,节省了人工,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整个过程全部自动运行,可对多组管材组进行连续作业,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依然采用的是包装袋的方式,同样存在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材包装机,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利用包装袋的方式对管材进行包装容易存在管材端头将包装袋刮破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能解决由于包装袋与管材之间是间隙容纳的关系,在运输过程中,管材容易脱出,导致管材刮伤。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管材包装机,采用塑料膜对管材进行全包裹包装,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包装机构和靠近包装机构尾端的塑料膜切断机构,还包括用于对塑料膜加热的空气加热机,以及用于移动所述包装机构的移动机座;

所述移动机座滑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包装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机座上,所述移动机座上还固定连接有立柱机构,所述立柱机构上安装有用于将管材压实的压紧轮;

所述包装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夹持管材的滚轮,所述滚轮中至少一个为驱动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压紧轮之间构成一个容纳管材的空间;

所述底座上还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立柱机构,且与移动机座上的立柱机构相对安装,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的立柱机构上安装有用于放置成卷塑料膜的卷轴,所述卷轴与管材在同一竖直平面且呈20°-35°夹角。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移动机座还包括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用于驱动移动机座相对于底座进行往复直线平移的平移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两根平行设置的滑轨,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包装机构和立柱机构的移动台架;所述移动台架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用于容纳滑轨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滑轨间隙配合。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移动台架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平移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可拆卸固定连接的驱动齿轮驱动啮合。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包装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移动台架上的滚轮驱动电机,与所述移动台架上表面铰接的稳定杆,稳定杆另一端设置有所述驱动滚轮,所述驱动滚轮通过皮带与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稳定杆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稳定杆之间,分别连接有用于调节两根稳定杆的相对距离的且可伸缩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调节杆两端头与稳定杆铰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轴套,所述轴套套接在所述稳定杆上。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优选地,空气加热机包括用于驱动空气流动的鼓风机,安装在靠近卷轴的一侧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通过风道与鼓风机连通;所述风道内靠近出风口处设置有多根电热丝。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塑料膜包裹管材的方式替换现有的包装袋包装管材的方式,能够将管材裹紧,避免管材端头与塑料薄膜接触,导致被划破而划伤管材表面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在包装过程中利用管材的旋转将塑料膜包裹在管材上,能够避免管材与包裹塑料膜之间的松动,而避免运输过程中管材容易滑脱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了空气加热机,能够在塑料膜包裹在管材上之前进行加热软化,增加塑料膜的粘度,能够将塑料膜与管材之间包裹得更加紧实,避免在运输途中由于松动而滑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包装机构在包装较大直径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包装机构在包装较小直径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卷轴对管材进行包裹示意图;

其中0-管材;1-底座;11-支撑脚台;2-平移驱动电机;21-驱动齿轮;3-移动台架;31-齿条;32-通孔;4-滑轨;5-包装机构;50-第一弹簧;51-稳定杆;52-轴套;53-第一调节杆; 531-螺纹管;532-六棱柱;533-螺纹杆;54-皮带;55-驱动滚轮;56-滚轮驱动电机;6-立柱机构;61-第二调节杆;62-支撑杆;63-第二弹簧;64-压紧轮;7-卷轴;71-塑料膜;8-风道;81-鼓风机;82-电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结合附图1-2、图5所示,一种管材包装机,采用塑料膜71对管材0进行全包裹包装,包括底座1,安装在底座1上的包装机构5和靠近包装机构5尾端的塑料膜切断机构,还包括用于对塑料膜71加热的空气加热机,以及用于移动所述包装机构5的移动机座;

所述移动机座滑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包装机构5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机座上,所述移动机座上还固定连接有立柱机构6,所述立柱机构6上安装有用于将管材0压实的压紧轮 64;

工作原理:

在对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进行阐述之前,首先,需要对涉及到的必要的现有技术进行说明:所述切断机构为安装在包装机尾端用于将连接在包装完成的塑料管材上的塑料膜剪断或者熔断的装置,这属于现有技术,实现的方式有多种多样,且并不涉及管材包装的实质技术,只是二者通常属于同一流水线,故而,本案中就不对切断机构的实际结构原理进行详细阐述,特此说明。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是:首先,压紧轮64抬起,将需要包装的管材0放置在包装机构5上,并松开压紧轮64,利用压紧轮64的压力将管材0压紧;其次,将成卷的塑料膜71的一端拉出包裹在管材0的圆周上,至少缠绕一圈以上,以避免在包装过程中出现打滑的情况;最后,开启包装机构5,在包装机构5的驱动下,管材0不断的旋转,同时移动机座缓慢带动管材0移动,直到管材0包装完成,此时移动机座会自动回到原位,重复上述过程进行管材0的反复包装。

值得说明的是:移动机座的往复移动和包装机构5的转动速度是相互匹配的,由程序控制,本实施例中重点阐述和说明包装机的结构,因此,对于程序控制部分在本实施例中默认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述。

实施例2: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附图1-3、图5所示,所述包装机构5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夹持管材0的滚轮,所述滚轮中至少一个为驱动滚轮55,所述滚轮与所述压紧轮64之间构成一个容纳管材0的空间;

所述底座1上还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立柱机构6,且与移动机座上的立柱机构6相对安装,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的立柱机构6上安装有用于放置成卷塑料膜71的卷轴7,所述卷轴7 与管材0在同一竖直平面且呈20°-35°夹角。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塑料膜71在管材0上进行重复倾斜式包裹,其包裹的重复层数和厚度取决于卷轴7与管材0之间的夹角,夹角越大包裹的塑料膜71相对于管材的倾斜角度越大,包裹重复叠加层数越少,反之,越多。因此,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包裹的塑料膜71通常是采购现有的成品塑料膜进行包装,现有的成品塑料膜71的宽度尺寸在240-330毫米之间,因此,将所述卷轴7与管材0在同一竖直平面设置呈20°-35°的夹角最为适当。

实施例3: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机座还包括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上用于驱动移动机座相对于底座1进行往复直线平移的平移驱动电机2、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的两根平行设置的滑轨4,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包装机构5和立柱机构6的移动台架3;所述移动台架3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用于容纳滑轨4的通孔32,所述通孔32与滑轨4间隙配合。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移动台架3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条31,所述齿条31与所述平移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上可拆卸固定连接的驱动齿轮21驱动啮合。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包装机构5包括安装在所述移动台架3 上的滚轮驱动电机56,与所述移动台架3上表面铰接的稳定杆51,稳定杆51另一端设置有所述驱动滚轮55,所述驱动滚轮55通过皮带54与所述驱动电机56驱动连接,所述稳定杆 51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稳定杆51之间,分别连接有用于调节两根稳定杆51的相对距离的且可伸缩的第一调节杆53和第一弹簧50,所述第一调节杆53两端头与稳定杆51铰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第一弹簧50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轴套 52,所述轴套52套接在所述稳定杆51上。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优选地,空气加热机包括用于驱动空气流动的鼓风机 81,安装在靠近卷轴7的一侧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通过风道8与鼓风机81连通;所述风道8内靠近出风口处设置有多根电热丝82。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电热丝82的排列和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多组并联独立控制的方式,这样可以根据塑料膜71的出料速度调节不同的温度,使塑料膜71受热既均匀也不至于温度过高导致塑料膜71被烫坏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