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感应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9554阅读:1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感应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桶,属于家用垃圾桶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动感应垃圾桶逐步走进了千家万户,给人们的家庭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当桶盖闭合时,自动感应垃圾桶的内部处于密封状态,因垃圾的存在,桶内极易滋生细菌、产生异味。当桶盖开启时,细菌和异味便会扩散到空气中,对家庭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当倾倒垃圾桶内的垃圾时,人们需要将垃圾袋从垃圾桶内取出,再将其扎紧。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近距离地接触垃圾,垃圾散发的异味会给人们带来严重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自动感应垃圾桶存在的滋生细菌、散发异味和取出垃圾时给人带来不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感应垃圾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感应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本体、电子控制系统和机械控制系统;

垃圾桶本体包括桶身1、顶盖2、底盖3、四个立柱4和底座5;

桶身1为上下两端均开口的矩形体,顶盖2和底盖3分别用于覆盖桶身1的上开口端和下开口端,并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与桶身1铰接;

四个立柱4的上端分别竖直外设在所述下开口端的四个顶角处,四个立柱4的下端均与底座5固连;

围成所述上开口端的四个端面分别为第一矩形面至第四矩形面,围成所述下开口端的四个端面分别为第五矩形面至第八矩形面,第一矩形面和第五矩形面、第二矩形面和第六矩形面、第三矩形面和第七矩形面、第四矩形面和第八矩形面分别同属于桶身1的第一侧壁至第四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三侧壁相对,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内设在第一侧壁的上边沿和下边沿;

在第二矩形面、第四矩形面、第六矩形面和第八矩形面上、沿横向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6至第四凹槽,在桶身1的内部、在第一侧壁至第四侧壁上沿纵向分别设置有第五凹槽至第八凹槽,一个凹槽将其所在的侧壁二等分;

电子控制系统包括被动式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红外测距传感器,被动式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探测元件7镶嵌设置在顶盖2的外壁上,红外测距传感器设置在顶盖2的内壁上;

机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伺服驱动器8至第八伺服驱动器、第一伺服电机9至第八伺服电机和第一滚珠丝杠副至第八滚珠丝杠副;

同一序号的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副构成机械传动单元,并依次设置在同一序号的凹槽内;

第一滚珠丝杠副包括第一丝杠10和第一螺母11,第二滚珠丝杠副包括第二丝杠12和第二螺母13,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母13分别与第一连接杆14的第一端和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铰接,第一连接杆14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均与顶盖2铰接,第一连接杆14和第二连接杆分别与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共面,被动式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电信号输出端同时与第一伺服驱动器8的电信号输入端和第二伺服驱动器15的电信号输入端相连;

第三滚珠丝杠副包括第三丝杠和第三螺母,第四滚珠丝杠副包括第四丝杠和第四螺母,第三螺母和第四螺母分别与第三连接杆的第一端和第四连接杆的第一端铰接,第三连接杆的第二端和第四连接杆的第二端均与底盖3铰接,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分别与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共面;

第五滚珠丝杠副至第八滚珠丝杠副分别包括第五丝杠和第五螺母、第六丝杠和第六螺母、第七丝杠和第七螺母以及第八丝杠和第八螺母,第五螺母至第八螺母上分别设置第一挂钩和第四挂钩,第一挂钩和第四挂钩分别用于勾住自动收口垃圾袋的收口绳上的四个挂件,红外测距传感器的电信号输出端同时与第三伺服驱动器的电信号输入端与第八伺服驱动器的电信号输入端相连;

在顶盖2的内壁上还设置有活性炭盒、干燥剂盒和紫外线灯。

作为优选的是,在顶盖2的内壁上还设置有臭氧片。

作为优选的是,在被动式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探测元件7上罩设有菲泥尔滤光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感应垃圾桶的工作原理为:

当设置在顶盖2的外壁上的被动式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探测元件7探测到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时,被动式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同时向第一伺服驱动器8和第二伺服驱动器15发送开盖指令,第一伺服驱动器8通过第一伺服电机9控制第一螺母11在第一丝杠10上线性移动,第二伺服驱动器15通过第二伺服电机控制第二螺母13在第二丝杠12上线性移动。同步线性移动的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母13通过第一连接杆14和第二连接杆使顶盖2开启。通过时间继电器控制第一伺服驱动器8和第二伺服驱动器15输出正反转指令。当顶盖2开启T分钟后,二者分别控制第一丝杠10和第二丝杠12反转,使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母13回到起始位,使顶盖2闭合。

设置在顶盖2的内壁上的红外测距传感器用于测量其与垃圾平面的间距,当所测间距小于预设的M厘米时,红外测距传感器同时向第三伺服驱动器至第八伺服驱动器发送打包垃圾指令。接收到该指令的第三伺服驱动器和第四伺服驱动器使底盖3开启。底盖3的开闭原理与顶盖2的开闭原理相同,这里不再赘述。与此同时,第五伺服驱动器至第八伺服驱动器分别控制第五螺母至第八螺母在各自所在的丝杠上向下移动,直至螺母靠近桶身1的下边沿。此时,由于重力的作用,自动收口垃圾袋的收口绳收紧。人们只需将装满垃圾的垃圾袋轻轻托起,使所述挂件与所述挂钩分离,即可将垃圾袋取下。

活性炭盒、干燥剂盒和紫外线灯均设置在顶盖2的内壁上。

活性炭盒内的活性炭用于吸附桶内的异味,干燥剂盒内的干燥剂用于吸收桶内的水分,紫外线灯用于杀菌。

由上述工作原理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感应垃圾桶能够抑制细菌的滋生和异味的散发,有效地解决了现有自动感应垃圾桶存在的滋生细菌和散发异味的问题。进一步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感应垃圾桶与自动收口垃圾袋配合使用,能够解决在取出垃圾时,垃圾给人带来的不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感应垃圾桶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自动感应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桶身的上开口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顶盖由关闭到开启的过程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感应垃圾桶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下面结合图1至图3详细地说明本实施例。

本实施例所述的自动感应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本体、电子控制系统和机械控制系统;

垃圾桶本体包括桶身1、顶盖2、底盖3、四个立柱4和底座5;

桶身1为上下两端均开口的矩形体,顶盖2和底盖3分别用于覆盖桶身1的上开口端和下开口端,并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与桶身1铰接;

四个立柱4的上端分别竖直外设在所述下开口端的四个顶角处,四个立柱4的下端均与底座5固连;

围成所述上开口端的四个端面分别为第一矩形面至第四矩形面,围成所述下开口端的四个端面分别为第五矩形面至第八矩形面,第一矩形面和第五矩形面、第二矩形面和第六矩形面、第三矩形面和第七矩形面、第四矩形面和第八矩形面分别同属于桶身1的第一侧壁至第四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三侧壁相对,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内设在第一侧壁的上边沿和下边沿;

在第二矩形面、第四矩形面、第六矩形面和第八矩形面上、沿横向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6至第四凹槽,在桶身1的内部、在第一侧壁至第四侧壁上沿纵向分别设置有第五凹槽至第八凹槽,一个凹槽将其所在的侧壁二等分;

电子控制系统包括被动式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红外测距传感器,被动式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探测元件7镶嵌设置在顶盖2的外壁上,红外测距传感器设置在顶盖2的内壁上;

机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伺服驱动器8至第八伺服驱动器、第一伺服电机9至第八伺服电机和第一滚珠丝杠副至第八滚珠丝杠副;

同一序号的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副构成机械传动单元,并依次设置在同一序号的凹槽内;

第一伺服驱动器8、第一伺服电机9和第一滚珠丝杠副构成第一机械传动单元,以此类推;

第一滚珠丝杠副包括第一丝杠10和第一螺母11,第二滚珠丝杠副包括第二丝杠12和第二螺母13,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母13分别与第一连接杆14的第一端和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铰接,第一连接杆14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均与顶盖2铰接,第一连接杆14和第二连接杆分别与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共面,被动式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电信号输出端同时与第一伺服驱动器8的电信号输入端和第二伺服驱动器15的电信号输入端相连;

第三滚珠丝杠副包括第三丝杠和第三螺母,第四滚珠丝杠副包括第四丝杠和第四螺母,第三螺母和第四螺母分别与第三连接杆的第一端和第四连接杆的第一端铰接,第三连接杆的第二端和第四连接杆的第二端均与底盖3铰接,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分别与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共面;

第五滚珠丝杠副至第八滚珠丝杠副分别包括第五丝杠和第五螺母、第六丝杠和第六螺母、第七丝杠和第七螺母以及第八丝杠和第八螺母,第五螺母至第八螺母上分别设置第一挂钩和第四挂钩,第一挂钩和第四挂钩分别用于勾住自动收口垃圾袋的收口绳上的四个挂件,红外测距传感器的电信号输出端同时与第三伺服驱动器的电信号输入端与第八伺服驱动器的电信号输入端相连;

在顶盖2的内壁上还设置有活性炭盒、干燥剂盒、紫外线灯和臭氧片;

在被动式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探测元件7上罩设有菲泥尔滤光片。

本实施例的臭氧片通过产生少量臭氧来杀菌。

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