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创可贴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3762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液体创可贴容器。



背景技术:

液体创可贴是一种可溶性的可以附着在人体皮肤上的消毒剂液体。它能将创面的持续消毒功能与创面的持续保护功能合二为一,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有效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和白色念球菌,所形成的弹性透明膜具有透气性好的创口保护作用。

目前市面上的液体创口贴大部分采喷雾容器的灌装方法,使用时,挤出不容易控制,往往一挤就跑出很多量来,非常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挤出适量、容易控制的液体创可贴容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液体创可贴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针管,所述针管的前端设置有一出液口,所述针管的内部设置有一阀芯,所述阀芯上包覆有一密封圈,所述阀芯的后端连接有一丝杆,所述丝杆的中部上以螺纹配合套设有一螺套,所述螺套固定在所述针管的内壁上,所述丝杆的尾部上连接有一转筒,所述转筒旋转扣合在所述针管的尾端上。

作为优选,所述出液口呈阶梯式收口管道状,所述出液口处连接有一软硅胶头,所述软硅胶头内设置有一出液管道,所述出液管道与出液口的阶梯式收口管道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出液口外套设有一密封套。

作为优选,所述螺套内嵌套有一内套,所述内套与螺套的接触面上设置有一对相互啮合的响声齿圈,所述内套与转筒之间连接有一弹性压缩的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转筒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凹凸不平的防滑纹。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液体创口贴的挤出采用丝杆和螺套的向前推进阀芯的办法来实现,非常容易控制,挤出适量,不易造成浪费,而且出液口呈阶梯式收口管道状,不会造成喷射的情况发生,最后旋转丝杆的过程中,还伴随着内套与螺套之间的那对响声齿圈敲击声,音质清脆,非常有节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管,2-出液口,3-软硅胶头,4-出液管道,5-密封套,6-阀芯,7-密封圈,8-丝杆,9-螺套,10-转筒,11-内套,12-弹簧,13-响声齿圈,14-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液体创可贴容器,包括一针管1,针管1的前端设置有一出液口2,出液口2呈阶梯式收口管道状,出液口2处连接有一软硅胶头3,软硅胶头3内设置有一出液管道4,出液管道4与出液口2的阶梯式收口管道相通。出液口2外套设有一密封套5。

针管1的内部设置有一阀芯6,阀芯6上包覆有一密封圈7,阀芯6的后端连接有一丝杆8,丝杆8的中部上以螺纹配合套设有一螺套9,螺套9固定在针管1的内壁上,螺套9内嵌套有一内套11,内套11与螺套9的接触面上设置有一对相互啮合的响声齿圈13(丝杆旋转时,使得两响声齿圈之间逆向脱离开,当达到两个齿圈顶峰即将脱离时,被弹簧复位,从而敲击到相邻的齿谷上,发出响声),内套11与转筒10之间连接有一弹性压缩的弹簧12。

丝杆8的尾部上连接有一转筒10,转筒10旋转扣合在针管1的尾端上。转筒1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凹凸不平的防滑纹14。

使用:本实用新型液体创口贴的挤出采用丝杆和螺套的向前推进阀芯的办法来实现,非常容易控制,挤出适量,不易造成浪费,而且出液口呈阶梯式收口管道状,不会造成喷射的情况发生,最后旋转丝杆的过程中,还伴随着内套与螺套之间的那对响声齿圈敲击声,音质清脆,非常有节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