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加湿功能的羽毛球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3047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具有加湿功能的羽毛球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训练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羽毛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羽毛球筒。



背景技术:

羽毛球运动由于其具有娱乐性、简便性和锻炼性而得到广泛的普及。在羽毛球运动时将羽毛球装入羽毛球筒方便携带。市面上用来盛放羽毛球的羽毛球筒通常是一个简单的直筒,羽毛球依次堆叠装在羽毛球筒体内。另外羽毛球在存放在羽毛球筒内,因自然风干原因,羽毛很快变干、变脆、易折断,影响了羽毛球的使用寿命,给羽毛球运动爱好者带来了经济损失。目前也有在羽毛球一端采用加湿腔体结构,其羽毛球筒的一端加湿效果好,另外一端由于距离原因,其加湿效果差,其上下羽毛球加湿不均匀,影响其寿命和品质。

另外,羽毛粗细不一导致球心不一,进而导致叠放在筒子内的长度不一。羽毛球筒内的羽毛球由于没顶紧的措施,在运输、搬运时,常常出现羽毛球偏移,使得羽毛球的羽毛被挤压,出现歪斜挤压现象,时间长了,羽毛受到损害,大大影响羽毛球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羽毛球筒,其上下羽毛球加湿均匀,保证羽毛球湿度一致性,提高加湿效果;另外,采用可调节的顶紧结构,保证羽毛球的羽毛不会被挤压,保证其品质。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具有加湿功能的羽毛球筒包括筒身,筒身上下筒口处分别设有密封筒身的上盖组件和下盖组件,其特征是上盖组件包括上盖和与上盖连接的加湿顶柱,上盖和加湿顶柱间能上下调节,加湿顶柱内设有加湿上腔,加湿顶柱的壁部设有上加湿孔,上盖能把筒身的上筒口盖合密封,当羽毛球筒内装满羽毛球,上盖盖上筒身上的上筒口后,通过上盖和加湿顶柱间的上下调节,加湿顶柱能顶在最上面一个羽毛球内凹处球头上;下盖组件包括下盖和与下盖连接的加湿筒,加湿筒的顶面的中心位置为内凹的球面,内凹的球面的形状与羽毛球球头相适配,当羽毛球筒内装满羽毛球,最下一个羽毛球的球头顶在内凹的球面上,加湿筒的顶面上设有下加湿孔,加湿筒的底面与下盖间设有加湿下腔。

具体实施时,还包括加湿体,所述加湿体设置于加湿上腔和加湿下腔内。

具体实施时,上盖的底面上一体设有带外螺纹的连接柱,加湿顶柱上部的开口处设有与连接柱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上盖与加湿顶柱间通过螺纹连接,并实现上盖和加湿顶柱间的上下调节。

上盖和加湿顶柱间的上下调节,以实现加湿顶柱紧紧顶在最上面一个羽毛球内凹处球头上。

具体实施时,下盖一体设有带外螺纹的连接环,加湿筒下部的开口处设有与连接环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下盖与加湿筒间通过螺纹连接,加湿筒能把筒身的下筒口盖合密封。

通过下盖与加湿筒间的螺纹连接,也作为通过上下调节,来实现加湿顶柱紧紧顶在最上面一个羽毛球内凹处球头上。

具体实施时,加湿顶柱的壁部的上加湿孔为纵向开槽,其均匀设置在加湿顶柱的壁部圆周上。

具体实施时,加湿筒的顶面上的下加湿孔为纵向开槽,其均匀设置在加湿筒的内凹球面外的顶面圆周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部和下部的加湿上腔和加湿下腔结构,加湿体设置于加湿上腔和加湿下腔内,加湿体如湿海绵等,能够在环境干燥的时候对羽毛球进行加湿。由于羽毛球筒上下部位都设有加湿腔,保证羽毛球加湿均匀,其上下羽毛球湿度一致性好,达到延长羽毛球寿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作为盛放羽毛球的筒体,打开上盖组件,羽毛球的球头朝下,首个羽毛球的球头顶在加湿筒的内凹球面上,加湿筒的内凹球面为保护腔体,然后依次叠装在上个羽毛球的羽毛裙内,当羽毛球筒内装满羽毛球,上盖盖上筒身上的上筒口后,通过上盖和加湿顶柱间的上下调节,加湿顶柱能顶在最上面一个羽毛球内凹处球头上,保证了羽毛球筒内的羽毛球被紧紧顶在一起,不会因为运输、搬运时出现羽毛球偏移,使得羽毛球的羽毛被挤压,保证羽毛球不会出现歪斜挤压现象,保证其平整度,影响其品质。另外由于上盖和加湿顶柱间能上下调节,可以根据筒内羽毛球的实际数量,来调节,保证其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上下加湿结构,保证了羽毛球加湿均匀,其上下羽毛球湿度一致性好,提高加湿效果,延长羽毛球寿命。

2、采用羽毛球顶紧结构,保证羽毛球不会出现歪斜挤压现象,平整度好,不会影响羽毛球品质。

3、采用加湿顶柱间能上下调节结构,其实用性强,保证其通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盖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盖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身 2、上盖组件 3、下盖组件 4、羽毛球 21、上盖 22、加湿顶柱 23、加湿上腔 24、上加湿孔 25、连接柱 31、下盖 32、加湿筒 33、顶面 34、球面 35、下加湿孔 36、加湿下腔 37、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图2和图3所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陈述:

图1、图2和图3中,具有加湿功能的羽毛球筒包括筒身1,筒身1为圆柱形,筒身1上下筒口处分别设有密封筒身的上盖组件2和下盖组件3,上盖组件2包括上盖21和与上盖21连接的加湿顶柱22,上盖21的底面上一体设有带外螺纹的连接柱25,加湿顶柱22上部的开口处设有与连接柱25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上盖21与加湿顶柱22间通过螺纹连接,并实现上盖21和加湿顶柱22间的上下调节,加湿顶柱22内设有加湿上腔23,加湿顶柱22的壁部设有上加湿孔24,加湿顶柱22的壁部的上加湿孔24为纵向开槽,其均匀设置在加湿顶柱22的壁部圆周上,上盖21能把筒身1的上筒口盖合密封,当羽毛球筒内装满羽毛球4,上盖21盖上筒身1上的上筒口后,通过上盖21和加湿顶柱22间的上下调节,加湿顶柱22能顶在最上面一个羽毛球4内凹处球头上;下盖组件3包括下盖31和与下盖31连接的加湿筒32,下盖31一体设有带外螺纹的连接环37,加湿筒32下部的开口处设有与连接环37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下盖31与加湿筒32间通过螺纹连接,加湿筒32能把筒身1的下筒口盖合密封,加湿筒32的顶面33的中心位置为内凹的球面34,内凹的球面34的形状与羽毛球4球头相适配,当羽毛球筒内装满羽毛球4,最下一个羽毛球4的球头顶在内凹的球面34上,加湿筒32的顶面33上设有下加湿孔35,,加湿筒32的顶面33上的下加湿孔35为纵向开槽,其均匀设置在加湿筒32的内凹球面34外的顶面33圆周上,加湿筒32的底面与下盖31间设有加湿下腔36。

使用时,加湿体设置于加湿上腔23和加湿下腔36内。上盖21和加湿顶柱22间的上下调节,以实现加湿顶柱22紧紧顶在最上面一个羽毛球4内凹处球头上。通过下盖31与加湿筒32间的螺纹连接,也作为通过上下调节,来实现加湿顶柱22紧紧顶在最上面一个羽毛球4内凹处球头上。本实用新型采用上部和下部的加湿上腔23和加湿下腔36结构,加湿体设置于加湿上腔23和加湿下腔36内,加湿体如湿海绵等,能够在环境干燥的时候对羽毛球4进行加湿。由于羽毛球4筒上下部位都设有加湿腔,保证羽毛球4加湿均匀,其上下羽毛球4湿度一致性好,达到延长羽毛球4寿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作为盛放羽毛球4的筒体,打开上盖21组件,羽毛球4的球头朝下,首个羽毛球4的球头顶在加湿筒32的内凹球面34上,加湿筒32的内凹球面34为保护腔体,然后依次叠装在上个羽毛球4的羽毛裙内,当羽毛球4筒内装满羽毛球4,上盖21盖上筒身1上的上筒口后,通过上盖21和加湿顶柱22间的上下调节,加湿顶柱22能顶在最上面一个羽毛球4内凹处球头上,保证了羽毛球4筒内的羽毛球4被紧紧顶在一起,不会因为运输、搬运时出现羽毛球4偏移,使得羽毛球4的羽毛被挤压,保证羽毛球4不会出现歪斜挤压现象,保证其平整度,影响其品质。另外由于上盖21和加湿顶柱22间能上下调节,可以根据筒内羽毛球4的实际数量,来调节,保证其通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