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管准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1956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试管准备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辨别试管的方向的试管准备机。



背景技术:

目前,患者在医院中进行体检或者其他检查时,通常需要采血或采尿,便于医院获得患者的血液/尿液样本,以进行进一步地分析。患者在采血/采尿室,通常需要医护人员为患者准备相应的试管并在该试管上贴上与该试管相对应的标签等。所述标签上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采集日期、化验种类等。

但是,人工粘贴标签效率低,不利于患者快速完成血液/尿液的采集。随着计算机和自动化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试管准备机应运而生。

现有的试管准备机可以实现试管的自动分配、标签自动生成和粘贴。为了使自所述试管准备机提取出来的试管上的标签的位置均保持一致,达到美观、整齐的效果,在人工添加试管时,需要保持试管贮存装置内的试管的方向一致,故医护人员在添加试管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辨别试管贮存装置内的试管的方向以及调整待放入试管贮存装置内的试管的方向,添管效率较低。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试管准备机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辨别试管的方向的试管准备机。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种试管准备机,用于输出头端的外径大于尾端的外径的试管,所述试管准备机包括用以输送试管的传送装置以及控制器;所述试管准备机还包括设于所述传送装置的一端用以判断所述试管的方向的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传送装置的一端的安装架、自所述安装架朝向所述传送装置的一端向所述传送装置延伸的止挡块、部分位于所述止挡块与所述传送装置之间的接触片、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上的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接触片联动用以使所述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在导通状态与切断状态之间切换的第一挡片,所述止挡块靠近所述传送装置的一端距所述传送装置的距离小于所述头端的外径且大于所述尾端的外径,所述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识别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架上的转轴以及连接于所述接触片上用以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轴套,所述转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传送装置的运行方向相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包括间隔设置的接收端与发射端,所述第一挡片位于所述接收端与发射端之间时所述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处于切断状态,所述第一挡片脱离所述接收端与发射端之间时所述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处于导通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初始端以及与所述初始端相对设置的末端,所述识别装置设于所述传送装置的初始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试管准备机还包括设于所述传送装置远离所述识别装置的一端的贴标装置,所述贴标装置包括试管定位组件以及打印组件,所述试管定位组件用以根据识别装置识别出的试管的方向调节所述试管的位置以使所述打印组件给所述试管贴的标签距该试管的头端的距离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试管定位组件包括用以夹持所述试管的夹持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的用以驱动所述夹持部的驱动器,所述控制器用以根据识别装置识别出的试管的方向控制所述驱动器调节所述夹持部的位置以调节所述试管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打印组件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以根据所述识别装置识别出的试管的方向调节所述打印组件打印出的标签上的字的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以及设于所述传送带靠近所述试管定位组件的一端的推出装置,所述推出装置用以将试管自所述传送带上推出至所述试管定位组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试管准备机还包括用以判定所述试管是否运行至所述传送带上与所述推出装置相对应的位置处的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推出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试管准备机还包括用于贮存试管的试管贮存装置,所述识别装置与所述试管贮存装置位于所述传送装置的同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试管准备机通过在传送装置的一端设置用以判断所述试管的方向的识别装置,从而医护人员可以以随意的方向向试管贮存装置内添加试管,增加添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试管准备机中的传送装置、识别装置、视觉传感模组以及监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试管头端朝向所述识别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试管尾端朝向所述识别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1中试管运行至两个推板中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图1至图8 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试管准备机,用于输出贴设有标签的试管1,该标签内含与患者相对应的信息,以供相应的患者取用。

所述试管1包括试管本体11以及套设于所述试管本体上的试管盖12,套设有所述试管盖12的一端为所述试管1的头端,另一端为所述试管1的尾端,该试管的头端的外径大于所述试管的尾端的外径。

所述试管准备机包括试管贮存装置(未图示)、用以传送所述试管贮存装置内的试管的传送装置2、用以判断位于所述传送装置上的所述试管的方向的识别装置3、用以辩别所述试管的好坏的视觉传感模组4、用以将标签贴设于所述试管上的贴标装置(未图示)以及用以控制所述试管准备机的运行的控制器(未图示)。

所述试管贮存装置、传送装置2、识别装置3、视觉传感模组4以及贴标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

所述试管贮存装置与所述贴标装置分设于所述传送装置2的两端,所述传送装置2用以将所述试管贮存装置内的试管传送至所述贴标装置上。

具体地,所述传送装置2具有初始端以及与所述初始端相对设置的末端,所述试管贮存装置靠近所述初始端设置,所述贴标装置靠近所述末端设置。

所述识别装置3设于所述传送装置2的初始端,用于判别自所述试管贮存装置传输至传送装置2上的试管1的方向并反馈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试管1的方向控制所述贴标装置,使经所述贴标装置贴完标签的试管1上的标签距该试管1的头端的距离固定,即自所述试管准备机内提取出来的试管1上的标签的位置均保持一致;且所述标签上的字均为同向,便于用户查看,且达到美观、整齐的效果。

所述识别装置3包括固定于所述传送装置2上的安装架31、自所述安装架31朝向所述传送装置2的末端的一端向所述传送装置2延伸的止挡块32、部分位于所述止挡块32与所述传送装置2之间的接触片33、固定于所述安装架31上的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34、与所述接触片33联动用以使所述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34在导通状态与切断状态之间切换的第一挡片35,所述止挡块32靠近所述传送装置2的一端距所述传送装置2的距离小于所述头端的外径且大于所述尾端的外径,所述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34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

所述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34包括间隔设置的接收端与发射端,所述第一挡片35位于所述接收端与发射端之间时所述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34处于切断状态,所述第一挡片35脱离所述接收端与发射端之间时所述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34处于导通状态。

具体地,所述识别装置3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架31上的转轴36以及连接于所述接触片33上用以套设于所述转轴36上的轴套37,所述转轴36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传送装置2的运行方向相垂直。通过所述轴套37与所述转轴36的配合使所述接触片33能够绕所述转轴36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挡片35移动使所述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34在切断状态与导通状态之间切换。

当所述接触片33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挡片35位于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使所述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34处于切断状态;当试管1推动所述接触片33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挡片35脱离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后,所述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34处于导通状态。

所述止挡块32靠近所述传送装置2的一端距所述传送装置2的距离小于所述头端的外径且大于所述尾端的外径,在所述传送装置2带动所述试管1向所述识别装置3所在的方向移动时,若所述试管1的头端朝向所述识别装置3,则所述止挡块32限制所述试管1继续朝向所述识别装置3所在的方向移动,从而所述试管1不会与所述接触片33相接触,使所述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34始终处于切断状态;若所述试管1的尾端朝向所述识别装置3,则所述试管1在所述传送装置2的带动下会穿过所述止挡块32与所述传送装置2之间的间隙并与所述接触片33接触进而推动所述接触片33转动,使所述第一挡片35脱离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从而所述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34自切断状态切换至导通状态。

所述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34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在所述传送装置2带动位于所述传送装置2上的试管1朝向所述识别装置3所在的方向运动时,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34的状态判别出所述试管1的方向。

在所述控制器判别出所述试管1的方向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传送装置2带动位于该传送装置2上的试管1向背离所述识别装置3的方向移动,以将所述识别装置3传输至所述贴标装置上黏贴相应的标签。

所述传送装置2包括位于所述试管贮存装置与所述贴标装置的传送带21、位于所述传送带21的两侧用以防止试管1自传送带21的两侧掉落的防护板22、用以驱动所述传送带21运动的电机以及推出装置23。

上述的传送装置2的初始端即所述传送带21的初始端,上述的传送装置2的末端即所述传送带21的末端。

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需要通过控制所述电机控制所述传送带21的运行方向。

所述推出装置23设于所述传送带21的末端,用以推动所述试管在传送带21上滚动并脱离所述传送带21至所述贴标装置上。

所述推出装置23包括固定于所述末端的固定座231、沿推出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231上的滑板232以及设于所述滑板232朝向所述传送带21的一端的两个间隔设置的推板233。

所述滑板232能够往复运动以带动所述推板233在将所述试管1推出的推出状态以及复位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推板23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传送带21的延伸方向相同,在所述推板233处于复位状态时,两个所述推板233分别位于所述传送带21的两侧,且所述推板233的下端与所述传送带21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试管的外径,从而,一方面,两个所述推板233能够防止经传送带21传送至两个推板233之间的试管1自与该推板233相对应的传送带21的两侧掉落;另一方面,在所述滑板232的带动下所述推板233能够将所述试管1推离所述传送带21。

进一步地,所述推出装置23还包括用以驱动所述滑板233推出使所述推板处于推出状态的驱动装置以及用以驱动所述滑板233复位使所述推板233处于复位状态的弹性复位件234。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在所述试管1运行至两个所述推板233中间的传送带上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滑板232向贴标装置所在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所述推板233向所述贴标装置所在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推板233推动所述试管1自所述传送带21滚动至所述贴标装置上。

所述弹性复位件234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座231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滑板232上,当所述滑板232向贴标装置所在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在所述推板233推动所述试管1自所述传送带21滚动至所述贴标装置上后,所述滑板232在弹簧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复位,从而带动所述推板233复位,使所述推板33处于复位状态,以便于推动下一个试管1。

进一步地,所述推出装置23还包括设于所述固定座231上的第二槽型光电传感器235以及连接于所述滑板232上的第二挡片236,所述第二挡片236与所述滑板232同步运动以使所述第二槽型光电传感器235在导通状态与切断状态之间切换。

具体地,所述第二槽型光电传感器235包括间隔设置的发射端以及接收端,当所述第二挡片236位于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时,所述第二槽型光电传感器235处于切断状态,当所述第二挡片236脱离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时,所述第二槽型光电传感器235处于导通状态。

所述第二槽型光电传感器235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当所述滑板232推出后,所述第二挡片236脱离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使所述第二槽型光电传感器235处于导通状态,当所述滑板232复位后,所述第二挡片236位于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使所述第二槽型光电传感器235处于切断状态,从而,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第二槽型光电传感器235的状态判断出所述推板233是处于推出状态还是处于复位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试管准备机还包括用以判定所述试管1是否运行至所述传送带21上与所述推板233相对应的位置处的监测组件5,所述监测组件5、推出装置23均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在所述监测组件5判定出所述试管1运行至所述传送带21上与所述推板233相对应的位置处并反馈给所述控制器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推出装置23启动以将该试管推出至所述贴标装置上。

具体地,所述监测组件5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231上的活动板51、固定于所述固定座231上的第三槽型光电传感器52以及与所述活动板51联动用以使所述第三槽型光电传感器52在导通状态与切断状态之间切换的第三挡片53,所述活动板51朝向所述初始端设置,所述试管1能够在所述传送带21的驱动下推动所述活动板51转动以使所述第三槽型光电传感器52在导通状态与切断状态之间切换。

具体地,所述第三槽型光电传感器52包括间隔设置的发射端以及接收端,当所述第三挡片53位于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时,所述第三槽型光电传感器52处于切断状态,当所述第三挡片53脱离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时,所述第三槽型光电传感器52处于导通状态。

在所述活动板51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三挡片53位于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使所述第三槽型光电传感器52处于切断状态,在所述传送带21带动试管1朝向所述活动板51所在的方向移动并推动所述活动板51后,所述活动板51带动所述第三挡片53脱离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使所述第三槽型光电传感器52处于导通状态,当所述第三槽型光电传感器52处于导通状态时,表明所述试管1已位于两个所述推板233之间。

所述第三槽型光电传感器52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三槽型光电传感器52的状态判断出所述试管1是否位于两个所述推板233之间,当所述控制器判断出所述试管1已位于两个所述推板233之间后,控制所述推出装置23启动,以将试管1顺利地推出至所述贴标装置上。

所述视觉传感模组4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视觉传感模组4能够获取所述试管1在传送带21上自初始端移动至末端的过程中的图片以及在所述推出装置23推动所述试管1在所述传送带21上滚动时所述试管1的图片并上传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这些图片识别出试管本体11上是否有裂痕以及是否有试管盖12,若识别出试管1呈完好状态,则所述试管准备机正常运行,若识别出该试管本体1上有裂痕和/或没有试管盖12,则所述试管准备机停机。

具体地,所述视觉传感模组4位于所述传送带21上与所述推板233相对应的位置的正上方,从而能够更好地获取所述试管1在推出过程中的相关图像。

所述试管准备机能够自动识别试管1的好坏,从而医护人员在添加试管时,不需要花费时间查看试管的好坏,增加添管效率且不会造成浪费。

所述贴标装置包括试管定位组件以及打印组件。所述试管定位组件根据所述识别装置识别出的试管的方向调节所述试管的位置以使所述打印组件给所述试管贴的标签距该试管的头端的距离固定,即自所述试管准备机内提取出来的试管上的标签的位置均保持一致;同时所述打印组件根据所述识别装置识别出的试管的方向调节打印出来的标签上的字的方向,便于用户查看,且达到美观、整齐的效果。

具体地,所述试管定位装置包括用以夹持所述试管的夹持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的用以驱动所述夹持部的驱动器,所述控制器用以根据识别装置识别出的试管的方向控制所述驱动器调节所述夹持部的位置以调整所述试管的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试管准备机通过在传送装置2的一端设置用以判断所述试管1的方向的识别装置3,从而医护人员可以以随意的方向向试管贮存装置内添加试管1,增加添管效率;同时,自所述试管准备机提取出来的试管1上的标签的位置均保持一致,达到美观、整齐的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