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勘探作业用土壤样品保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2566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质勘探作业用土壤样品保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地质勘探作业用土壤样品保存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及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和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

“地质勘探”即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查、探测,确定合适的持力层,根据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类型,计算基础参数的调查研究活动,是在对矿产普查中发现有工业意义的矿床,为查明矿产的质和量,以及开采利用的技术条件,提供矿山建设设计所需要的矿产储量和地质资料,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工作。

随着高铁、地铁等市政、城际交通工程的迅速发展,工程建设对工程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施工区域的工程地质状况,关系到工程选线的优良以及相应设计参数的选取,所以对现场钻探的取样质量要求较高,而现有的土壤样品保存装置存在土样蜡封不及时,失水严重和运输过程中扰动较大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及时对土壤样品进行蜡封、最大程度保持土壤样品的原态和减小运输过程中对土壤样品的扰动的地质勘探作业用土壤样品保存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土壤样品保存装置存在土样蜡封不及时,失水严重和运输过程中扰动较大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质勘探作业用土壤样品保存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地质勘探作业用土壤样品保存装置,包括有箱体、箱盖、铁板、提手、开关、合页、熔蜡装置、蜡箱、固体蜡、泡沫板和样品管,箱体后侧上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合页,合页上部设有箱盖,箱盖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铁板,左右两方的铁板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提手,箱盖前侧设有开关,开关下部与箱体连接,箱体内右侧设有熔蜡装置和蜡箱,熔蜡装置位于蜡箱前方,蜡箱内放置有固体蜡,箱体内左侧设有泡沫板,泡沫板上均匀开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放置有样品管。

优选地,熔蜡装置包括有底板、左支杆、右支杆、支架、加热锅和电热丝,箱体内底部右侧前侧设有底板,底板位于蜡箱前方,底板顶部的左端设有左支杆,左支杆位于泡沫板右侧,底板顶部的右端设有右支杆,右支杆与箱体内右壁连接,左支杆和右支杆顶部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加热锅,加热锅内设有电热丝。

优选地,还包括有支撑杆、第一立杆、横杆、第二立杆和顶板,泡沫板上均匀开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位于第一凹槽右侧,第二凹槽底部与第一凹槽底部连接,箱体内底部均匀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位于第一凹槽内底部,支撑杆顶部转动式连接有横杆,横杆右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一立杆,第一立杆位于第二凹槽内,横杆左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二立杆,第二立杆顶部设有顶板,顶板的顶部与样品管底部接触。

优选地,还包括有海绵块、压板和海绵套,顶板外侧设有海绵块,海绵块与样品管底部接触,第一立杆顶部设有压板,压板外侧设有海绵套。

工作原理:当勘探人员勘探过程中取出土壤样品后,需要进行样品保存时,勘探人员打开开关,进而将箱盖打开,然后从箱体中取出样品管,勘探人员先将土壤样品装到样品管内,再取出蜡箱内的固体蜡放到熔蜡装置内,然后再启动熔蜡装置工作,将固体蜡熔化后,再对样品管的口部进行封蜡密封,最后将样品管放入到第一凹槽内,这样更利于保持土壤样品的初始状态,更便于检测人员了解土壤的初始情况,从而对该处土壤进行更精确的定位,待土壤样品蜡封完毕后,勘探人员关闭熔蜡装置,不再进行熔蜡,熔化的蜡凝固后再放入到蜡箱内,然后勘探人员将箱盖关闭,最后再将开关关闭,提手可以方便勘探人员携带,铁板可将提手固定牢靠,防止勘探人员在携带本装置移动过程中提手松脱而导致本装置掉落,泡沫板的作用是降低土壤样品在运输移动过程中的扰动和隔热。

因为熔蜡装置包括有底板、左支杆、右支杆、支架、加热锅和电热丝,箱体内底部右侧前侧设有底板,底板位于蜡箱前方,底板顶部的左端设有左支杆,左支杆位于泡沫板右侧,底板顶部的右端设有右支杆,右支杆与箱体内右壁连接,左支杆和右支杆顶部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加热锅,加热锅内设有电热丝,所以当勘探人员需要熔化固体蜡对样品管蜡封时,勘探人员先将蜡箱内的固体蜡放到加热锅内,再启动电热丝工作,电热丝发热,进而使加热锅发热,从而将固体蜡熔化进行蜡封作业,当蜡封完毕后,勘探人员关闭电热丝,进而使加热锅不再发热,待熔化的蜡凝固后再放回到蜡箱内,左支杆、右支杆和支架的作用是使加热锅不与箱体接触,而且加热锅下部是空的,更利于加热锅散热。

因为还包括有支撑杆、第一立杆、横杆、第二立杆和顶板,泡沫板上均匀开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位于第一凹槽右侧,第二凹槽底部与第一凹槽底部连接,箱体内底部均匀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位于第一凹槽内底部,支撑杆顶部转动式连接有横杆,横杆右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一立杆,第一立杆位于第二凹槽内,横杆左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二立杆,第二立杆顶部设有顶板,顶板的顶部与样品管底部接触,所以当勘探人员需要拿出样品管时,勘探人员将第一立杆向下按,进而使横杆的右端向下移动,在支撑杆的支撑作用下,横杆的左端随之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第二立杆和顶板向上移动,顶板向上推动样品管,从而使样品管升起,方便勘探人员取出,当勘探人员需要放回样品管时,勘探人员将样品管放入到第一凹槽内,并向下按动样品管,使样品管放到位,样品管在向下移动过程中压迫顶板,使顶板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二立杆和横杆的左端向下移动,在支撑杆的支撑作用下,横杆的右端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第一立杆向上移动,第一立杆恢复原位。

因为还包括有海绵块、压板和海绵套,顶板外侧设有海绵块,海绵块与样品管底部接触,第一立杆顶部设有压板,压板外侧设有海绵套,所以为了防止样品管在放入时动作过猛,样品管碰撞顶板致使样品管损坏,在顶板顶部设置了海绵块,可有效的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同时海绵块也可以对样品管进行减震,减小样品管的动作幅度,第一立杆顶部设置压板可便于勘探人员进行按压,海绵套可使勘探人员按压时尤其是在冬季寒冷的天气按压时不感觉那么凉。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能够及时对土壤样品进行蜡封、最大程度保持土壤样品的原态和减小运输过程中对土壤样品的扰动的效果,熔蜡装置可以实现现场熔化固体蜡进行蜡封,使蜡封更及时,更快捷,对保持土壤样品的原态更有利,泡沫板和海绵块实现了降低土壤样品在运输移动过程中的扰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熔蜡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箱体,2-箱盖,3-铁板,4-提手,5-开关,6-合页,7-熔蜡装置,70-底板,71-左支杆,72-右支杆,73-支架,74-加热锅,75-电热丝,8-蜡箱,9-固体蜡,10-泡沫板,11-第一凹槽,12-样品管,13-第二凹槽,14-支撑杆,15-第一立杆,16-横杆,17-第二立杆,18-顶板,19-海绵块,20-压板,21-海绵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地质勘探作业用土壤样品保存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箱体1、箱盖2、铁板3、提手4、开关5、合页6、熔蜡装置7、蜡箱8、固体蜡9、泡沫板10和样品管12,箱体1后侧上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合页6,合页6上部设有箱盖2,箱盖2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铁板3,左右两方的铁板3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提手4,箱盖2前侧设有开关5,开关5下部与箱体1连接,箱体1内右侧设有熔蜡装置7和蜡箱8,熔蜡装置7位于蜡箱8前方,蜡箱8内放置有固体蜡9,箱体1内左侧设有泡沫板10,泡沫板10上均匀开有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内放置有样品管12。

实施例2

一种地质勘探作业用土壤样品保存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箱体1、箱盖2、铁板3、提手4、开关5、合页6、熔蜡装置7、蜡箱8、固体蜡9、泡沫板10和样品管12,箱体1后侧上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合页6,合页6上部设有箱盖2,箱盖2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铁板3,左右两方的铁板3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提手4,箱盖2前侧设有开关5,开关5下部与箱体1连接,箱体1内右侧设有熔蜡装置7和蜡箱8,熔蜡装置7位于蜡箱8前方,蜡箱8内放置有固体蜡9,箱体1内左侧设有泡沫板10,泡沫板10上均匀开有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内放置有样品管12。

熔蜡装置7包括有底板70、左支杆71、右支杆72、支架73、加热锅74和电热丝75,箱体1内底部右侧前侧设有底板70,底板70位于蜡箱8前方,底板70顶部的左端设有左支杆71,左支杆71位于泡沫板10右侧,底板70顶部的右端设有右支杆72,右支杆72与箱体1内右壁连接,左支杆71和右支杆72顶部设有支架73,支架73上设有加热锅74,加热锅74内设有电热丝75。

实施例3

一种地质勘探作业用土壤样品保存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箱体1、箱盖2、铁板3、提手4、开关5、合页6、熔蜡装置7、蜡箱8、固体蜡9、泡沫板10和样品管12,箱体1后侧上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合页6,合页6上部设有箱盖2,箱盖2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铁板3,左右两方的铁板3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提手4,箱盖2前侧设有开关5,开关5下部与箱体1连接,箱体1内右侧设有熔蜡装置7和蜡箱8,熔蜡装置7位于蜡箱8前方,蜡箱8内放置有固体蜡9,箱体1内左侧设有泡沫板10,泡沫板10上均匀开有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内放置有样品管12。

熔蜡装置7包括有底板70、左支杆71、右支杆72、支架73、加热锅74和电热丝75,箱体1内底部右侧前侧设有底板70,底板70位于蜡箱8前方,底板70顶部的左端设有左支杆71,左支杆71位于泡沫板10右侧,底板70顶部的右端设有右支杆72,右支杆72与箱体1内右壁连接,左支杆71和右支杆72顶部设有支架73,支架73上设有加热锅74,加热锅74内设有电热丝75。

还包括有支撑杆14、第一立杆15、横杆16、第二立杆17和顶板18,泡沫板10上均匀开有第二凹槽13,第二凹槽13位于第一凹槽11右侧,第二凹槽13底部与第一凹槽11底部连接,箱体1内底部均匀设有支撑杆14,支撑杆14位于第一凹槽11内底部,支撑杆14顶部转动式连接有横杆16,横杆16右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一立杆15,第一立杆15位于第二凹槽13内,横杆16左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二立杆17,第二立杆17顶部设有顶板18,顶板18的顶部与样品管12底部接触。

实施例4

一种地质勘探作业用土壤样品保存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箱体1、箱盖2、铁板3、提手4、开关5、合页6、熔蜡装置7、蜡箱8、固体蜡9、泡沫板10和样品管12,箱体1后侧上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合页6,合页6上部设有箱盖2,箱盖2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铁板3,左右两方的铁板3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提手4,箱盖2前侧设有开关5,开关5下部与箱体1连接,箱体1内右侧设有熔蜡装置7和蜡箱8,熔蜡装置7位于蜡箱8前方,蜡箱8内放置有固体蜡9,箱体1内左侧设有泡沫板10,泡沫板10上均匀开有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内放置有样品管12。

熔蜡装置7包括有底板70、左支杆71、右支杆72、支架73、加热锅74和电热丝75,箱体1内底部右侧前侧设有底板70,底板70位于蜡箱8前方,底板70顶部的左端设有左支杆71,左支杆71位于泡沫板10右侧,底板70顶部的右端设有右支杆72,右支杆72与箱体1内右壁连接,左支杆71和右支杆72顶部设有支架73,支架73上设有加热锅74,加热锅74内设有电热丝75。

还包括有支撑杆14、第一立杆15、横杆16、第二立杆17和顶板18,泡沫板10上均匀开有第二凹槽13,第二凹槽13位于第一凹槽11右侧,第二凹槽13底部与第一凹槽11底部连接,箱体1内底部均匀设有支撑杆14,支撑杆14位于第一凹槽11内底部,支撑杆14顶部转动式连接有横杆16,横杆16右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一立杆15,第一立杆15位于第二凹槽13内,横杆16左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二立杆17,第二立杆17顶部设有顶板18,顶板18的顶部与样品管12底部接触。

还包括有海绵块19、压板20和海绵套21,顶板18外侧设有海绵块19,海绵块19与样品管12底部接触,第一立杆15顶部设有压板20,压板20外侧设有海绵套21。

工作原理:当勘探人员勘探过程中取出土壤样品后,需要进行样品保存时,勘探人员打开开关5,进而将箱盖2打开,然后从箱体1中取出样品管12,勘探人员先将土壤样品装到样品管12内,再取出蜡箱8内的固体蜡9放到熔蜡装置7内,然后再启动熔蜡装置7工作,将固体蜡9熔化后,再对样品管12的口部进行封蜡密封,最后将样品管12放入到第一凹槽11内,这样更利于保持土壤样品的初始状态,更便于检测人员了解土壤的初始情况,从而对该处土壤进行更精确的定位,待土壤样品蜡封完毕后,勘探人员关闭熔蜡装置7,不再进行熔蜡,熔化的蜡凝固后再放入到蜡箱8内,然后勘探人员将箱盖2关闭,最后再将开关5关闭,提手4可以方便勘探人员携带,铁板3可将提手4固定牢靠,防止勘探人员在携带本装置移动过程中提手4松脱而导致本装置掉落,泡沫板10的作用是降低土壤样品在运输移动过程中的扰动和隔热。

因为熔蜡装置7包括有底板70、左支杆71、右支杆72、支架73、加热锅74和电热丝75,箱体1内底部右侧前侧设有底板70,底板70位于蜡箱8前方,底板70顶部的左端设有左支杆71,左支杆71位于泡沫板10右侧,底板70顶部的右端设有右支杆72,右支杆72与箱体1内右壁连接,左支杆71和右支杆72顶部设有支架73,支架73上设有加热锅74,加热锅74内设有电热丝75,所以当勘探人员需要熔化固体蜡9对样品管12蜡封时,勘探人员先将蜡箱8内的固体蜡9放到加热锅74内,再启动电热丝75工作,电热丝75发热,进而使加热锅74发热,从而将固体蜡9熔化进行蜡封作业,当蜡封完毕后,勘探人员关闭电热丝75,进而使加热锅74不再发热,待熔化的蜡凝固后再放回到蜡箱8内,左支杆71、右支杆72和支架73的作用是使加热锅74不与箱体1接触,而且加热锅74下部是空的,更利于加热锅74散热。

因为还包括有支撑杆14、第一立杆15、横杆16、第二立杆17和顶板18,泡沫板10上均匀开有第二凹槽13,第二凹槽13位于第一凹槽11右侧,第二凹槽13底部与第一凹槽11底部连接,箱体1内底部均匀设有支撑杆14,支撑杆14位于第一凹槽11内底部,支撑杆14顶部转动式连接有横杆16,横杆16右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一立杆15,第一立杆15位于第二凹槽13内,横杆16左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二立杆17,第二立杆17顶部设有顶板18,顶板18的顶部与样品管12底部接触,所以当勘探人员需要拿出样品管12时,勘探人员将第一立杆15向下按,进而使横杆16的右端向下移动,在支撑杆14的支撑作用下,横杆16的左端随之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第二立杆17和顶板18向上移动,顶板18向上推动样品管12,从而使样品管12升起,方便勘探人员取出,当勘探人员需要放回样品管12时,勘探人员将样品管12放入到第一凹槽11内,并向下按动样品管12,使样品管12放到位,样品管12在向下移动过程中压迫顶板18,使顶板18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二立杆17和横杆16的左端向下移动,在支撑杆14的支撑作用下,横杆16的右端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第一立杆15向上移动,第一立杆15恢复原位。

因为还包括有海绵块19、压板20和海绵套21,顶板18外侧设有海绵块19,海绵块19与样品管12底部接触,第一立杆15顶部设有压板20,压板20外侧设有海绵套21,所以为了防止样品管12在放入时动作过猛,样品管12碰撞顶板18致使样品管12损坏,在顶板18顶部设置了海绵块19,可有效的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同时海绵块19也可以对样品管12进行减震,减小样品管12的动作幅度,第一立杆15顶部设置压板20可便于勘探人员进行按压,海绵套21可使勘探人员按压时尤其是在冬季寒冷的天气按压时不感觉那么凉。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