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房房顶用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8136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块房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房房顶用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模块房是一种临时性建筑,搭建方便,造价低,而且能反复拆装,目前被大量应用在建筑工地、抗震救灾、军事行动等场合。模块房一般由房体和房顶组成,房顶在运输的过程中很容易因在集装箱内移动而磨损,影响房顶的运输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模块房房顶用运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房房顶用运输装置,包括车体、集装箱和箱门,集装箱的底部四角处设有凹槽,车体上设有与凹槽相适应的定位柱,箱门设置在集装箱的前端,集装箱包括外箱体和设置在外箱体内部的内箱体,外箱体和内箱体形成的空隙中间隔分布有半球形的橡胶减震块,相邻的橡胶减震块之间设有泡沫减震块,内箱体的内壁设有海绵层,内箱体的内部中央水平设有橡胶板,海绵层的上下两端中部设有与房顶顶部形状相适宜的凹槽,内箱体的内部房顶与内箱体的内壁之间设有气囊,气囊上连有充气管。

所述集装箱的外壁包裹有光触媒层,且光触媒层为纳米二氧化钛层。

所述内箱体设置在半球形的橡胶减震块的球形面上并与之相切,半球形的橡胶减震块的平面与外箱体的内壁相连。

所述泡沫减震块的一端与外箱体的内壁相连,另一端悬空设置。

所述充气管的另一端设置在集装箱的外部,且充气管的充气口处设有密封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海绵层上凹槽的设置能防止房顶在集装箱内左右移动,房顶与内箱体内壁之间设置的气囊能将房顶紧紧的固定在集装箱内,从而使得房顶不会因移动而磨损,提高了运输质量;而且外箱体和内箱体之间设置半球形的橡胶减震块,采用此点面接触能极大的减少房顶运输时产生的震动,运输比较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定位柱;3、外箱体;4、内箱体;5、橡胶减震块;6、泡沫减震块;7、海绵层;8、橡胶板;9、房顶;10、气囊;11、充气管;12、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模块房房顶用运输装置,包括车体1、集装箱和箱门,集装箱的底部四角处设有凹槽,车体1上设有与凹槽相适应的定位柱2,箱门设置在集装箱的前端,集装箱包括外箱体3和设置在外箱体3内部的内箱体4,外箱体3和内箱体4形成的空隙中间隔分布有半球形的橡胶减震块5,相邻的橡胶减震块5之间设有泡沫减震块6,内箱体4的内壁设有海绵层7,内箱体4的内部中央水平设有橡胶板8,海绵层7的上下两端中部设有与房顶9顶部形状相适宜的凹槽,内箱体4的内部房顶9与内箱体4的内壁之间设有气囊10,气囊10上连有充气管11。

所述集装箱的外壁包裹有光触媒层,且光触媒层为纳米二氧化钛层。

所述内箱体4设置在半球形的橡胶减震块5的球形面上并与之相切,半球形的橡胶减震块5的平面与外箱体3的内壁相连。

所述泡沫减震块6的一端与外箱体3的内壁相连,另一端悬空设置。

所述充气管11的另一端设置在集装箱的外部,且充气管11的充气口处设有密封盖12。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打开箱门,先将房顶9顶部对准海绵层7上设置的凹槽,然后将房顶9推入到集装箱箱体内,然后通过充气管11对气囊10进行充气,使房顶9紧紧的固定在集装箱内,避免因其移动而磨损,提高了运输质量;而且集装箱包括外箱体3和内箱体4,外箱体3和内箱体4之间设置有半球形的橡胶减震块5,采用此点面接触能极大的减少房顶9运输时产生的震动,运输比较安全;此外集装箱外壁包裹的纳米二氧化钛层具有极强的吸水性,在阳光的照射下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会形成一层水膜,当有灰尘或其他污染物落在集装箱表面时,这些灰尘或其他污染物实际是落在这层水膜上,这时直接使用水龙头进行冲刷即可方便的除去这些灰尘和污染物,能节约集装箱的清洁成本。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