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倾倒的编织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3275发布日期:2018-07-04 09:06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倾倒的编织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倾倒的编织袋。



背景技术:

现有的编织袋一般都是矩形装的袋体,常用于盛装大米、面粉等,编织袋一般分为纸袋、复膜塑编袋、复合袋等,例如盛装大米的编织袋,由于需要在包装袋的表面印刷大米生产信息,所以包装袋的表面皆为平滑面;购买者将大米从大米编织袋中倒入米桶时,常常会抓住大米编织袋两侧的其中一侧提起倒出大米编织袋,由于大米编织袋表面非常光滑加上米的质量非常大,购买者将大米从大米编织袋中倒入米桶时出现手滑抓不牢的现象,都可能造成整袋大米编织袋掉落地面造成大米外泄的情况,出现浪费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倾倒的编织袋,该编织袋能防止使用者将或面粉大米倒进桶内时洒出或手滑导致整袋编织袋掉落地面的情况,方便实用、外形美观、设计合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倾倒的编织袋,包括袋体和提手,所述袋体由前片和后片组成,所述袋体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缝线缝合,所述前片的外壁的右侧下端设有大拇指捏块,所述后片的外壁与大拇指捏块对应的位置设有一排拇指捏块,所述拇指捏块竖直排列,所述袋体内壁的左侧设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设置在前片与后片的连接处,所述橡胶层上设有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沿袋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相邻的条形凸起之间形成滑槽,所述橡胶层上设有一层无纺布。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用者在需要将大米或面粉倒入桶中时,可将自己的手指捏在对应地大拇指捏块和拇指捏块上,然后提起编织袋的下端将大米或面粉倒出,操作方便省力,有效地防止编织袋掉落造成大米和面粉的倾洒、浪费。由于大米和面粉的质量非常大,所以在倾倒过程中,袋体的一侧会由于大米和面粉重力的作用产生较大的形变,特别在中部,造成大米或面粉倾倒吃力或留在袋体中,所以添加的橡胶层可减小袋体的形变,情切在上面设有滑槽,能更加轻松、顺利地将大米或面粉倒出。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大拇指捏块和拇指捏块均设有两组且其中一组设置在袋体的下端。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用可将两只手分别捏住两组捏块,倾倒更省力。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层的横截面为V形,所述条形凸起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V形贴合袋体连接处的形状,三角形稳定牢固。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大拇指捏块、拇指捏块均由橡胶制成,所述大拇指捏块、拇指捏块为圆台状,所述大拇指捏块、拇指捏块的上侧面设有弧形凹槽,所述拇指捏块有四个。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橡胶同时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和摩擦力,弧形凹槽能使捏块适合不同人的手指,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使用舒适、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橡胶层处的部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A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大拇指捏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前片;2-提手;3-大拇指捏块;4-橡胶层;5-后片;6- 拇指捏块;7-条形凸起;8-无纺布;9-弧形凹槽;10-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参考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一种便于倾倒的编织袋,包括袋体和提手2,袋体由前片1和后片5组成,袋体的上端设有开口,开口用缝线缝合,前片1的外壁的右侧下端设有大拇指捏块3,后片5的外壁与大拇指捏块3对应的位置设有一排拇指捏块6,拇指捏块6竖直排列,在使用者需要将编织袋内的大米或面粉倒入相应的桶内时,右手手可捏住袋体右侧的大拇指捏块3和拇指捏块6,提起袋体的下端倒米,方便安全,可防止袋体滑落造成内容物的洒出,而且捏块的设计美观,占用体积小。

袋体内壁的左侧设有橡胶层4,橡胶层4设置在前片1与后片5的连接处,橡胶层4上设有条形凸起7,条形凸起7沿袋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相邻的条形凸起7之间形成滑槽10,当使用者将大米或面粉倒出时,其重力会全部施压在袋体的左侧,会造成袋体的变形加大倒出内容物的难度,橡胶层4能够支撑和加强袋体左侧的结构,防止变形,又设置了滑槽10结构,更容易倒出,橡胶层4 上设有一层无纺布8,增强光滑度,容易倒出。

大拇指捏块3和拇指捏块6均设有两组,大拇指捏块3、拇指捏块6均由橡胶制成,能够变形,更加贴近使用者的手指,大拇指捏块3、拇指捏块6为圆台状,大拇指捏块3、拇指捏块6的上侧面设有弧形凹槽9,使用者捏着更加舒适,拇指捏块6有四个,符合人体工学设计。

橡胶层4的横截面为V形,贴近袋体的边缘,条形凸起7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牢固,避免受挤压变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