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部收窄的叉车护顶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4666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部收窄的叉车护顶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上部收窄的叉车护顶架,包括顶框架(2)、左前支撑杆(3)、右前支撑杆(4)、左后支撑杆(5)、右后支撑杆(6),所述顶框架(2)由等距平行的纵向筋板和横向筋板构成的长方形栅格形结构,所述顶框架(2)的四角分别连接左前支撑杆(3)、右前支撑杆(4)、左后支撑杆(5)、右后支撑杆(6);

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车护顶架的上部在宽度方向收窄,包括所述顶框架(2)在宽度方向收窄;

所述左前支撑杆(3)设有左前上段杆(31)、左前中段杆(32)、左前下段杆(33),所述左前中段杆(32)两端分别连接在左前上段杆(31)的下端左侧、左前下段杆(33)的上端右侧;

所述左后支撑杆(5)设有左后上段杆(51)、左后中段杆(52)、左后下段杆(53),所述左后中段杆(5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左后上段杆(51)的下端左侧、左后下段杆(53)的上端右侧;

所述右前支撑杆(4)与左前支撑杆(3)是沿顶框架(2)的纵向中心线呈镜像对称结构;

所述右后支撑杆(6)与左后支撑杆(5)是沿顶框架(2)的纵向中心线呈镜像对称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部收窄的叉车护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上段杆(31)设有水平杆和前斜杆,水平杆和前斜杆之间由圆弧过渡连接,所述水平杆连接在顶框架(2)的左侧,所述前斜杆的下端设有向左侧下方倾斜的45°第一斜切口(311);所述左前下段杆(33)的上端设有向右侧上方倾斜的45°第二斜切口(331);所述左前中段杆(3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45°切口,左前中段杆(32)的右端切口与第一斜切口(311)焊接连接,左前中段杆(32)的左端切口与第二斜切口(331)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部收窄的叉车护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上段杆(51)的下端设有向左侧下方倾斜45°的第三斜切口(511),所述左后下段杆(53)的上端设有向右侧上方倾斜45°的第四斜切口(531),所述左后中段杆(5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45°切口,左后中段杆(52)的左端切口与第三斜切口(511)焊接连接,左后中段杆(52)的右端切口与第四斜切口(531)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部收窄的叉车护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中段杆(32)与左前下段杆(33)在连接处的下侧设有前筋板(34),所述前筋板(34)为等边直角三角形板,并直角处设有直倒角边(341),在斜边上设有圆弧边(342)。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上部收窄的叉车护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中段杆(52)与左后下段杆(53)在连接处的下侧设有后筋板(54),所述后筋板(54)与前筋板(34)的形状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部收窄的叉车护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支撑杆(3)、右前支撑杆(4)、左后支撑杆(5)和右后支撑杆(6)可用圆管或方管制作,且管壁壁厚为1.5~3mm。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