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升降式药物原料储料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6594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可升降式药物原料储料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药机械设备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可升降式药物原料储料罐。



背景技术:

颗粒制剂的药物产品广泛存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颗粒制剂的制作原料在封闭状态下,以负压风机为动力源在相应的设备中形成气流带动物料沸腾,并吸入经换热器加热的空气,促使物料湿热空气分离,形成干燥颗粒,同时喷入相应的粘合剂,使沸腾粉末相互粘结,形成颗粒。刚刚形成颗粒的产品需要在原料储料罐中进行保存,现有的原料储料罐结构单一,并固定在一个地方,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操作繁琐,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粉剂制作的下粉筛片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升降式药物原料储料罐,包括一个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包括一个竖直设置的升降臂支撑柱,该升降臂支撑柱中空,所述升降臂支撑柱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水平设置的架体底板上,所述架体底板的上方设置有一个原料罐,该原料罐通过多根罐体支撑柱支撑,所述原料罐的下部为一个尖端朝下的圆锥体,且该圆锥体的最下端设置有一个可与外界接通的出料管筒,所述原料罐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耳板设置有一根升降臂,两根所述升降臂平行设置,且两根所述升降臂的右端均固定连接在升降臂固定板上,所述升降臂固定板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升降臂支撑柱上,所述升降臂固定板后端伸入到所述升降臂支撑柱内,且与设置在升降臂支撑柱内的链条连接,所述升降臂支撑柱旁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链条的电机,该电机设置在机箱内,该机箱固定设置在所述架体底板上,所述原料罐的上端面呈弧形,并在该上端面上设置有一个第一接入管筒,所述原料罐的上端口可拆卸连接有上部管筒,该上部管筒的上端可拆卸地设置有封盖帽,该封盖帽上设置有第二接入管筒。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由升降臂支撑柱和架体底板构成的升降架用来升降原料罐。具体是原料罐通过升降臂和升降臂固定板来固定连接在链条上,链条通过电机带动实现上升和下降。升降臂采用两根,在前后两侧固定安装在原料罐上,使得升降臂与原料罐的连接更加牢固和稳定。原料罐的上端面呈弧形,使得原料罐内部的上端面也呈弧形,有利于原料在罐体内储存。第一接入管筒使得原料罐内部与外部连通,可以用作物料或空气接入口。上部管筒的内部与原料罐内部接通,在结构上起到一个抬升,同时在上部管筒上设置的封盖帽来封闭上部管筒的上端开口,封盖帽上的第二接入管筒实现封盖帽内部与外界连通,可以用作物料或空气入口。

进一步,为了一方面加强出料管筒的结构强度,便于套装其他附属物件,同时还便于打开和关闭出料管筒,所述出料管筒的外周设置有上中下三个凸环,且在所述出料管筒上设置有控制阀门。

进一步,为了便于将第二接入管筒和封盖帽之间紧密连接,所述第二接入管筒与所述封盖帽之间通过抱箍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为了可以便捷地观察原料罐内的情况,所述原料罐的侧壁设置有观察窗。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设计合理且便于使用,通过设置组合拼装式的原料管体,便于安装和使用,同时通过升降架来升降原料罐,操作更加方便,使用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可升降式药物原料储料罐,具有一个升降架1,升降架 1包括一个竖直设置的升降臂支撑柱1a,该升降臂支撑柱1a中空。升降臂支撑柱1a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水平设置的架体底板1b上,架体底板1b的上方设置有一个原料罐2,该原料罐2通过多根罐体支撑柱3支撑。原料罐2的下部为一个尖端朝下的圆锥体,且该圆锥体的最下端设置有一个可与外界接通的出料管筒 4。出料管筒4的外周设置有上中下三个凸环4a,且在出料管筒4上设置有控制阀门4b。原料罐2的侧壁设置有观察窗2a。原料罐2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耳板5 设置有一根升降臂6,两根升降臂6平行设置,且两根升降臂6的右端均固定连接在升降臂固定板7上。升降臂固定板7可滑动地安装在升降臂支撑柱1a上,升降臂固定板7后端伸入到升降臂支撑柱1a内,且与设置在升降臂支撑柱1a 内的链条13连接。升降臂支撑柱1a旁设置有用于带动链条13的电机15,该电机15设置在机箱16内。该机箱16固定设置在架体底板1b上,原料罐2的上端面呈弧形,并在该上端面上设置有一个第一接入管筒8。原料罐2的上端口可拆卸连接有上部管筒9,该上部管筒9的上端可拆卸地设置有封盖帽10,该封盖帽10上设置有第二接入管筒11。第二接入管筒11与封盖帽10之间通过抱箍 12进行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

由升降臂支撑柱1a和架体底板1b构成的升降架1用来升降原料罐2。具体是原料罐2通过升降臂6和升降臂固定板7来固定连接在链条13上,链条13 通过电机15带动实现上升和下降。升降臂6采用两根,在前后两侧固定安装在原料罐2上,使得升降臂6与原料罐2的连接更加牢固和稳定。原料罐2的上端面呈弧形,使得原料罐2内部的上端面也呈弧形,有利于原料在罐体内储存。第一接入管筒8使得原料罐2内部与外部连通,可以用作物料或空气接入口。上部管筒9的内部与原料罐2内部接通,在结构上起到一个抬升,同时在上部管筒9上设置的封盖帽10来封闭上部管筒9的上端开口,封盖帽10上的第二接入管筒11实现封盖帽10内部与外界连通,可以用作物料或空气入口。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封闭出料管筒4上的控制阀门4b,整个原料罐2 处于可以用来装药物原料的状态,不会漏出。通过第一接入管筒8与相关药物制备设备的出料口接通,使得药物原料通过第一接入管筒8进入到原料罐2内,同时根据需要选择封闭第二接入管筒11,或接入风筒等。药品原料在原料罐2 中储存一段时间后需要用另外的器具将原料罐2内的药品原料转移出来时,则通过启动电机15,电机15带动链条13转动,转动的链条13再通过升降支撑柱 1a将原料罐2实现提升。提升后的原料罐2位于高处,然后将用来转移原材料的器皿放置在原料罐2的下方,并接入到原料罐2内。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