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0577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产品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包装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卫生巾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多片进行堆垛包装。但生产线仅能完成单片小包装,即生产出来的产品呈单片小包的包装状态,后续仍需要将小包产品按照一定的数量要求,采用包装袋封装在一起后,才能形成市面销售的最终产品。

授权公告号为CN20624357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卫生巾用的堆垛包装设备,其技术要点是自生产线主机上的产品逐片进入产品传送机构,由真空腔体与吸附式传送带的配合将产品吸附住并向前输送,当产品输送至拨片机构处时,由拨片机构动作,将产品拨离吸附式传送带,使产品落入承接堆垛机构中,同时承接堆垛机构对产品进行计数,当数量达到一包产品要求的数量时,完成堆垛并送至包装机,包装机提供包装袋,抽取单个包装袋后,将其袋口打开,并送至包装机与第二输送带的接口处,完成堆垛的产品送入袋口打开的包装袋后,将其进行封口,即完成包装。

但是该实用新型的包装过程堆垛的产品进行包装时由于产品之间可能存在间隙,不易装入包装袋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辅助设备,可实现根据产品每包数量的不同进行可调节的预压紧以方便包装。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包装辅助设备,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设置于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之间的传送带和置于传送带上方的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固定壳、置于所述固定壳下方的压紧组件和连接所述固定壳和压紧组件的液压缸,所述压紧组件包括水平放置的支撑板、竖直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第一连接杆和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一压杆,所述第一压杆水平放置且长度方向与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压杆包括第二滑套和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套内的第二滑杆,所述第一压杆上设置有锁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液压缸的驱动下压紧组件的第一压杆向下移动,压紧由传送带传送的产品堆垛,使产品之间间隙减小,实现在堆垛反弹至原状之前进行包装,第一压杆长度可调,可适用于不同数量产品包装的需要,当产品数量较多时可拉长第一压杆的长度,使压紧时间增长,反弹时间变短,方便进行产品的包装。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杆和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下方的第二压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杆、第二压杆和第一压杆分别对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左右对称的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共同压紧产品可使产品在压紧过程中受力均匀,从而使压紧过程不易造成产品的损害。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为竖直穿过第二滑套上侧外壁抵接于所述第二滑杆上的第二锁紧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压杆长度调整后可通过第二锁紧螺栓实现长度的固定,使生产过程压紧的时间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防止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压紧产品的过程中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的两端底面的直角划伤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宽度方向中心位置周向分布有若干垂直于所述传送带表面的限位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带上相邻的两个限位杆可防止置于两个限位杆之间的产品产生传送带传送方向上的相对滑动,使包装时产品堆垛整齐,便于包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座靠近第二支座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支座上侧的水平部和垂直于所述水平部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支座的竖直部,所述第二支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板对称的第二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可防止产品堆垛上产品之间产生与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移,有利于产品包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板的竖直部下端靠近第二支座一侧设置有水平的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一承载板长度方向与所述传送带传送方向平行,所述第二限位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承载板对称的第二承载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产品传送过程中不在传送带上移动而由限位杆推动在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上滑动,防止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作用于产品上时因为传送带的变形产生产品的受力不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竖直向上的第一导向杆,所述固定壳上设置有竖直向下且贯穿所述固定壳的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杆可在导向孔内竖直滑动,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杆对称的第二导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保障液压缸带动支撑板向下移动时,支撑板的移动方向更加稳定,避免由于支撑板移动方向不准确造成的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对产品两侧施加的压力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包括第一滑套和滑动连接于第一滑套内部的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套外壁上设置有径向第一锁紧螺栓,所述径向第一锁紧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滑套外壁抵接于所述第一滑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具有可调性,便于适应不同层数的产品进行压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液压缸的驱动下压紧组件的第一压杆向下移动,压紧由传送带传送的产品堆垛,使产品之间间隙减小,实现在堆垛反弹至原状之前进行包装,第一压杆长度可调,可适用于不同数量产品包装的需要,当产品数量较多时可拉长第一压杆的长度,使压紧时间增长,反弹时间变短,方便进行产品的包装;

2、该设备设置有可防止产品的堆垛各产品之间产生相对滑动,便于包装;

3、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以及支撑板的设置可使产品所受的压力均匀,防止产品的破坏和产品各方位的间隙不同造成的包装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压紧装置示意图(图中固定壳前侧挡板未画出)。

附图标记: 1、第一支座;11、第一限位板;111、水平部;112、竖直部;12、第一承载板;2、第二支座;21、第二限位板;22、第二承载板;3、传送带;31、限位杆;4、压紧装置;41、固定壳、411、导向孔;42、压紧组件;421、支撑板;422、第一连接杆;423、第二连接杆;424、第一压杆;425、第二压杆;426、第一滑套;427、第一滑杆;428、第二滑套;429、第二滑杆;43、液压缸;431、套筒;432、活塞杆;5、龙门架;6、第一锁紧螺栓;7、第二锁紧螺栓;8、第一导向杆;9、第二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包装辅助设备,包括第一支座1、与第一支座1对称设置的第二支座2、置于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2之间的传送带3和固定于传送带3上方的压紧装置4。

第一支座1为竖直放置的长方形板状结构,第二支座2与第一支座1对称设置,第一支座1与第二支座2之间设置有传送带3,该传送带3的传送方向与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2的长度方向平行,传送带3上设置有若干沿传送带3周向阵列的限位杆31,该限位杆31垂直于传送带3,且置于传送带3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限位杆31为长方形杆状结构,每相邻两个限位杆31的距离与产品的长度相等。相邻两个限位杆31可防止堆叠在一起的产品之间产生沿传送带3传送方向的相对滑动。

第一支座1顶端靠近第二支座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板11,第一限位板11包括水平部111和竖直部112,第一限位板11的水平部111为水平设置且固定于第一支座1靠近第二支座2的一面顶端的长方形板状结构,该水平部111靠近第二支座2的一侧设置有竖直部112,竖直部112位于水平部111的下方且垂直于水平部111。第一限位板11整体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支座1的长度方向且第一限位板11长度与第一支座1长度相等。第二支座2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板11对称的第二限位板21。

第一限位板11的竖直部112和第二限位板21的竖直部112的距离与产品的宽度相同,可防止堆叠在一起的产品产生传送带3宽度方向的相对滑动。

第一限位板11竖直部112底端靠近第二限位板21的一侧设置有水平放置的第一承载板12,该第一承载板12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其长度与第一支座1长度相等且其长度方向与第一支座1长度方向相同。

位于传送带3上方的限位杆31处于第一承载板12和第二承载板22之间,将产品置于第一承载板12和第二承载板22上的两个相邻限位杆31之间,当传送带3带动限位杆31移动时,限位杆31可推动产品在第一承载板12和第二承载板22上滑动。

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2上方设置有龙门架5,龙门架5的上部横梁的中心位置固定有固定壳41,该固定壳41为长方形盒体结构,其长度方向竖直设置,固定壳41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竖直向下的液压缸43,该液压缸43的套筒431固定于固定壳41顶部的横板上,固定壳41底部的横板上设置有伸缩孔,液压缸43的活塞杆432穿过该伸缩孔置于固定壳41的外部。

活塞杆432底部设置有压紧组件42,压紧组件42包括支撑板421,该支撑板42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其水平设置,且其长度方向与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2的长度方向垂直。

支撑板421的底面两端分别固定有竖直向下的第一连接杆422和第二连接杆423,第一连接杆422与第二连接杆423为对称结构,第一连接杆422为伸缩杆结构,包括竖直固定于支撑板421底面一端的第一滑杆427和套接于第一滑杆427上的第一滑套426,第一滑杆427与第一滑套426均为长方形结构,第一滑套426的外壁上设置有径向穿过第一滑套426外壁与第一滑杆427抵接的第一锁紧螺栓6。

第一连接杆422和第二连接杆423的底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压杆424和第二压杆425,第一压杆424长度方向与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2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一压杆424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滑套428和可在第二滑套428内滑动的第二滑杆429,第二滑套428和第二滑杆429均为长方形结构,第一压杆424两端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圆角,第二压杆425与第一压杆424为对称结构。

为使压紧组件42在液压缸43的推动下活动更加平稳,支撑板421上端面位于活塞杆432两侧的位置对称设置有第一导向杆8和第二导向杆8。第一导向杆8和第二导向杆8为竖直设置的圆柱形结构,固定壳41的上下两个端面上均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导向杆8和第二导向杆8对应的导向孔411,第一导向杆8和第二导向杆8可分别穿过与其对应的导向孔411在固定壳41内滑动。

液压缸43工作时,活塞杆432可带动支撑板421上下移动,固定于支撑板421上的第一导向杆8和第二导向杆8在固定壳41内滑动可使支撑板421的上下活动更加稳定,不会出现偏移的现象。

使用过程中,根据需包装产品的层数不同调节第一压杆424和第二压杆425的长度,并且调节第一连接杆422和第二连接杆423的长度以适应产品的厚度。启动传送带3和液压杆后,置于相邻两限位杆31之间的产品在限位杆31的推动下滑动,同时液压缸43推动支撑板421向下移动,致使第一压杆424和第二压杆425向下移动,与产品下方的第一支撑板421和第二支撑板421的共同作用下压紧产品,使产品之间的间隙缩小,便于包装。当产品需要包装的层数较多时,可调整第一压杆424和第二压杆425的长度,使产品压缩的时间变长,且包装前用于反弹的时间变短,适用较多产品堆叠时的包装。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