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采血管贴标工序处理前的采血管准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6035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用于采血管贴标工序处理前的采血管准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采血管贴标工序处理前的采血管准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随着医院患者检验标本数量及检验参数的不断增多,每天全院的血液标本量大约有6000~10000支甚至更多,传统手工标识检验采血管的工作模式已逐渐暴露出其缺点和问题。以门诊患者为例,由于医院在采集任何检验标本前,都需先对盛装标本的采血管进行标识并选择相应的采血管,而且还需要在采血管外贴上包含科室、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检验项目、检验目的及送验日期等信息的采血管标签。通常,护士在对采血桌前的患者进行采血时通常需要将与待抽血的患者所需类型的采血管提前准备好并放在一旁,当对患者进行采血时直接对放置好的采血管进行取用即可。

因每个护士每天都需要对大量的患者进行抽血,因此所需的抽血管的数量较多,采用这种传统的方式进行分发采血管时就必须每间隔一段时间就由专门的采血管分发人员将空的采血管放置到护士身旁以供其使用,这样就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同时,因为每个采血桌前每天都需要间隔的放置不同检验类型的采血管,通过人力分发当时分发的准确率较低,当出现采血管分发类型错误的时就会导致抽血类型与盛装血液的采血管的类型无法匹配,最终影响检测效果;即使在护士拿取空的采血管时能够发现分发错误再进行重新分发的话也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因此传统的对采血前的采血管进行人力分发的方法存在诸多不足。

现在为了为护士采血时提供正确类型以及准确数量的待用空采血管,通常不仅需要将正确数量的采血管送至护士面前同时要求在送达的时候空的采血管必须已经完成对应检验类型的标签的贴标,只有完成上述所说的操作,这样才能在后期的检验过程中做到患者采血与其需要检验的类型正确对应、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解决以上传统的医院采血前采血管准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许多单位或个人在这方面做了改进,例如:公开号为CN106672363A的专利文献中描述了一种解决方案,其主要包括壳体,主体部,在主体部中主要是通过试管贮存装置、传送装置、试管定位装置来完成上述的试管贴标前的准备,能达到试管准备的目的,其在完成试管准备的过程中试管需要进过多个部位的转运、操作步骤繁琐,针对每个试管的输送、准备的效率较低,面对现在的这种每天都需要对大量的患者进行抽血,所需的抽血管的数量较多的情况,该方案仍然不能快速有效的解决采血管贴标工序处理前的准备工作的问题。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现有的用于采血管贴标工序处理前的准备设备,虽然能从最终实现结果上完成采血管的准备,但是依然具有如下几点缺陷:

采血管准备的过程中需要将采血管经过多次传输与定位,定位工序和设备相对比较复杂,准备时步骤繁琐、效率低。

因此,需要一种操作步骤简单、准备效率高、快速使采血管处于适合于后期贴标状态的准备设备,从而来适应目前这种每天都需要对大量的患者进行抽血,所需的抽血管的数量较多的现状中的采血管贴标前的准备效率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尤其是对于贴标装置和分拣装置的组合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采血管的处理系统,包括:

采血管容纳部,用于容纳采血管;

采血管分发装置,用于分发所述容纳部内的采血管;

采血管调整装置,设置于所述采血管分发装置的下游,用于调整经所述分发装置发分出来的采血管,所述采血管调整装置具有卡止部,所述卡止部包括卡止槽,所述卡止槽的宽度大于采血管的管部直径且小于采血管的帽部直径。

优选地,所述准备装置还包括: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是否有采血管从采血管容纳部内分离出来。

优选地,所述采血管容纳部至少包含一个用于容纳采血管的容纳室。

优选地,采血管分发装置至少包含一个与所述容纳室相配合使用,用于分发所述容纳室内的采血管的采血管分发机构。

优选地,所述采血管调整装置至少包含一个用于将所述采血管分发机构分发出来的采血管调整为竖直状态的采血管竖直调整机构;各采血管竖直调整机构上均设有所述卡止部。

优选地,所述检测部件包括设置于各采血管分发机构上的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采血管从各采血管容纳室内分离出来。

优选地,所述采血管容纳室包括用于投放采血管的投放口,所述采血管容纳室靠近与其配合使用的采血管分发机构的部分呈筒状,所述采血管分发机构包括与所述采血管容纳部配合的转盘,所述转盘的边缘处设置有适于卡止单个采血管的开口槽;所述采血管容纳室的筒状部分的下部设有可供采血管通过的落料口。

优选地,所述采血管分发机构还包括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转盘;

优选地,所述采血管容纳部的筒状部分倾斜地设置以使得其中的采血管在重力作用下向所述转盘贴靠。

优选地,采血管竖直调整机构包括竖直槽板和斜坡滑板,竖直槽板和斜坡滑板底部平行布置形成所述卡止部的卡止槽。

优选地,所述采血管竖直调整机构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卡止槽内是否挂止有采血管。

通过本申请提出采血管贴标工序处理前的采血管准备装置,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贴标前多种类型的采血管的快速准备,为后续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采血管的贴标工序提供便利,对于医院来说,降低医院人力成本,并且避免了采血过程中采血管相关的错误产生,能够有效提高贴标前准备采血管的效率与采血管放置状态的准确性;提高前期环节准备的时间,同时可以减少后期患者在采血过程中的不必要等待时间,改善了患者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本备装置的容纳室与分发机构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分发机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分发机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准备装置中分发机构的转盘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准备装置中竖直调整机构示意图;

图中,1、卡止槽;2、容纳室;201、投放口;202、落料口;3、分发机构;301、转盘;302、开口槽;303、传动机构;304、支撑架;305、驱动电机;4、竖直调整机构;401、竖直槽板;402、斜坡滑板;403、竖直导板;5、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用于采血管贴标工序处理前的采血管准备装置,包括:

采血管容纳部,用于容纳采血管,采血管容纳部具有圆筒状的外形,圆筒整体倾斜地设置。

采血管分发装置,用于分发所述容纳部内的采血管,采血管调整装置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能够执行采血管分发功能的结构在现有技术中已有相关记载,本方案中所采用的只是众多实现方式中的一种,其它可实现采血管分发功能的结构都可以作为本方案的分发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采血管调整装置,设置于所述采血管分发装置的下游,用于调整经所述分发装置发分出来的采血管,所述采血管调整装置具有卡止部,所述卡止部包括卡止槽1,所述卡止槽1的宽度大于采血管的管部直径且小于采血管的帽部直径。

优选地,所述准备装置还包括: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是否有采血管从采血管容纳部内分离出来;当检测到有采血管从采血管容纳部内分离出来,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会被本装置的控制装置所记录并统计为有效分发,当检测部件检测不到有采血管从采血管容纳部内分离出来时,检测部件不做记录,分发装置继续工作。

优选地,所述采血管容纳部至少包含一个用于容纳采血管的容纳室2;多个采血管容纳室2可以分别对应容纳不同类型的采血管。

优选地,采血管分发装置至少包含一个与所述容纳室2相配合使用,用于分发所述容纳室2内的采血管的采血管分发机构3;各所述分发机构3可以单独针对一个容纳室2内的一种采血管进行分发,各类型的采血管在分发时可以实现单独分发互不干扰。

优选地,所述采血管调整装置至少包含一个用于将所述采血管分发机构3 分发出来的采血管调整为竖直状态的采血管竖直调整机构4;每一个分发机构 3分发出来的都是同一种类型的采血管,这样在针对各分发机构3分发出来的采血管进行调整时采用分类调整的方式,每一种采血管都处于同一采血管竖直调整机构4上进行调整,在后续贴标工序时更加方便,不易混淆,准备时准确性更高、效率更高。

优选地,所述检测部件包括设置于各采血管分发机构3上的传感器5,用于检测是否有采血管从各采血管容纳室2内分离出来;每个分发机构3的每次分发是否有效,可以单独的通过其各自上面的传感器5进行单独记录并反馈至控制装置上进行记录,这样当在后期护士根据所需的不同类型以及各类型中采血管不同数量的要求就可以实现多种类型、多数量进行准备采血管的目的,准备时针对性更强,能够快速的按需准备,分类明晰不易出错。

优选地,所述采血管容纳室2包括用于投放采血管的投放口201,所述采血管容纳室2靠近与其配合使用的采血管分发机构3的部分呈筒状,所述采血管分发机构3包括与所述采血管容纳部配合的转盘301,所述转盘301的边缘处设置有适于卡止单个采血管的开口槽302,所述采血管容纳室2的筒状部分的下部设有可供采血管通过的落料口202;通过转盘301转动可以带动开口槽 302对容纳部内的采血管进行卡接,当采血管被开口槽302卡住时在转盘301 的转动作用下会带动开口槽302和被卡的采血管一起在采血管容纳室2内转动,正常情况下在采血管容纳室2的侧壁与底部的支撑作用下被卡的采血管只能在采血管容纳室2内被迫运动,当转盘301将其推送至落料口202处时,在重力的作用下采血管会离开采血管容纳室2,从而完成一次有效的分发,采血管下落时,设置在落料口202处的传感器5进行检测并反馈至控制装置上进行记录。

优选地,所述采血管分发机构3还包括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转盘301;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采血管容纳室2外侧的支撑架304,用于支撑其上的驱动电机305,驱动电机305通过传动机构303将动力进行传输,传动机构303可以采用皮带传动等常用的传动方式,最终将传动机构303与转盘301相连,实现转盘301的后期驱动。由于采用转盘301在采血管容纳室2倾斜下部的设计,在和其他装置及类似结构装置相比,在容纳同等数量的采血管情况下,采血管容纳室2的筒状部分直径尺寸可以缩小30%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容量大,结构简单尺寸小、采血管无序随意放置,分发故障率低,效率高。另外,驱动装置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能够执行驱动功能的结构在现有技术中已有相关记载,在此不做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适应性选择。

优选地,所述采血管容纳部的筒状部分倾斜地设置以使得其中的采血管在重力作用下向所述转盘301贴靠;这样在后期转盘301运动的过程中能够保证时刻都可以接触到采血管容纳部内的采血管,减少空转的可能性。

优选地,采血管竖直调整机构4包括竖直槽板401和斜坡滑板402,竖直槽板401和斜坡滑板402底部平行布置形成所述卡止部的卡止槽1。竖直槽板 401和斜坡滑板402中间设置有用于检测有无采血管的传感器5。斜坡滑板402 下部设置有竖直导板403,竖直导板403下部设置有用于检测有无采血管的传感器5。经分发装置分发出来的采血管无需经过多次的调节与输送就可以直接落入采血管竖直调整机构4中,在重力的作用下再结合采血管本身具有的结构,设置竖直槽板401和斜坡滑板402底部间隔距离大于采血管管径并且小于采血管管帽直径,这样当经分发机构3分发的采血管首先会经落料口202落下,经斜坡滑板402并进入采血管竖直调整机构4中,最终卡接在卡止槽1内,在重力的作用下采血管最终会处于竖直状态,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完成竖直状态的准备工作,在后期采用竖直贴标装置对其进行贴时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固定就可以实现快速的贴标,无需再经过多次的位置调整,采用本装置对采血管进行位置准备与调整操作步骤相对简单,直接分发后无需再次传输与转运就可在重力的作用下实现自行竖直,操作步骤简单、快速,同时操作过程中不易出现卡顿等问题,使用时安全性高、可靠性高。

优选地,所述采血管竖直调整机构4还包括传感器5,所述传感器5用于检测所述卡止槽1内是否挂止有采血管;当有采血管落入竖直调整机构4中时设置在竖直机构的卡止槽1部位的对射传感器5可以感应到有物体落下,此时就会将检测信号传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就可以传递给后续与其配合使用的贴标设备上,后续设备开启工作进行后续工序操作,操作快捷、高效。

采血管放入采血管容纳室2,采血管容纳室2有无采血管传感器5触发。本装置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等待系统分发采血管命令。随着分发命令发出,转盘301开始转动。设置在转盘301上的拨动钉会对采血管容纳室2内的采血管进行搅动,采血管会沿着采血管容纳室2筒状部分的筒壁滑进转盘301的开口槽302内,由于槽口的尺寸只允许进入一个试管,所以每个开口槽302口就会携带一个采血管随转盘301一起向上方的落料口202转动。采血管在在转盘301 开口槽302的推动下沿着筒壁与转动呈切线方向向上移动。转盘301每转90°就会停止转动。落料口202处的检测部件的对射传感器5检测有无一个采血管被带出。如果有,分发盘停止转动,并传递给控制装置。如果没有,分发盘继续转动90°,每次有一个采血管被分发出就进行一次计数,知道分发出的采血管的数量与所需数量一致时控制装置控制设备停止。被分发出的采血管会会经落料口202落下,经斜坡滑板402并进入采血管竖直调整机构4中,最终卡接在卡止槽1内,在重力的作用下采血管最终会处于竖直状态,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完成竖直状态的准备工作,在后期采用竖直贴标装置对其进行贴时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固定就可以实现快速的贴标,无需再经过多次的位置调整,采用本装置对采血管进行位置准备与调整操作步骤相对简单,直接分发后无需再次传输与转运就可在重力的作用下实现自行竖直。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