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顶板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6601阅读:15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顶板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装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顶板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大型装货的容器,主要应用于物流系统中货物的运输及储存。集装箱种类很多,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干货集装箱、散货集装箱、液体货集装箱、冷藏箱集装箱以及一些特种专用集装箱,如汽车集装箱、牧畜集装箱、兽皮集装箱等。

现有集装箱顶板的基本结构如公布号为CN 105584743A的中国专利所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顶板上设置有向上突出于所述集装箱顶板的至少一个盲波,所述集装箱顶板为一体成型,所述集装箱顶板的厚度为0.8-3.2mm,所述盲波包括盲波顶面,所述盲波顶面和所述集装箱顶板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35-60mm。不同厂家生产的集装箱顶板虽然在盲波的高度和集装箱顶板的厚度上有所差异,但是均采用在水平的顶板上设置凸起状盲波的结构形式,这种集装箱顶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由于盲波沿着顶板的短轴方向贯通,雨天时,雨水落在顶板上后只能沿着相邻盲波之间的区域向顶板两侧流出,由于盲波之间的区域为平坦的板状,雨水流通的速度比较慢,很难及时排出,若顶板上存在缝隙,雨水极易沿顶板上的缝隙渗入集装箱内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集装箱顶板的安装结构,顶板的上部为向上凸起的圆弧形,缩短雨水在顶板上的滞留时间,提高雨水排出速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集装箱顶板的安装结构,包括顶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部安装架、内隔板,所述顶板的下部固定于顶部安装架上,所述顶板包括一体成型的弧形段、两个中间段、两个弯折段,所述弧形段呈向上凸起的圆弧形,所述弧形段两端的下端各与一个竖直的中间段的上端相连,每个所述中间段的下端各与一个水平的弯折段的一端相连;所述内隔板焊接于顶板的两个中间段之间。

所述顶部安装架的两端的内侧面上各焊接有一个上定位板,所述内隔板贴合设置于上定位板的下方。

所述顶部安装架两端的内侧面上各焊接有一个下定位板,所述内隔板、下定位板之间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保温板、吊顶板。

还包括绳索固定板、绳索,所述绳索固定板上设置有开孔,所述绳索固定板的两端夹在弯折段与下定位板之间且绳索固定板顶面的中部与吊顶板的底面贴合,所述绳索悬挂于开孔上。

所述顶部安装架上设置有竖直向下的固定孔。

所述顶部安装架的顶面与下定位板的底面、绳索固定板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密封条。

所述顶部安装架的端部与弯折段、绳索固定板通过螺栓和螺母紧固在一起。

所述顶板的两个侧面上各焊接有一个侧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顶板的顶部为弧形段,两端为竖直的中间段,末端为向内弯折的弯折段,与平坦的板状结构相比,能够缩短雨水在顶板上的滞留时间,提高雨水排出速度;

2、顶板的内部增加了内隔板,内隔板与顶板之间形成了中空的结构,一方面增强了隔热性能,另一方面在顶板破损的情况下,阻碍污物向集装箱内部流动;

3、上定位板、下定位板的设置,起到定位作用,便于内隔板、保温板、吊顶板的安装

4、保温板的设置,增强顶板的隔热性能;

5、吊顶板的设置,增强集装箱顶面的美观性;

6、绳索可用于绑缚集装箱内部装载的大型货物,避免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剧烈撞击而从集装箱的内部逸出;

7、密封条的设置,增强顶部安装架的顶面与下定位板的底面、绳索固定板的底面之间的密封性能,降低污物沿缝隙进入集装箱内部的机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去除侧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绳索固定板的纵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中,1-弧形段,2-顶部安装架,3-内隔板,4-中间段,5-弯折段,6-上定位板,7-下定位板,8-保温板,9-吊顶板,10-绳索固定板,11-绳索,12-开孔,13-固定孔,14-密封条,15-侧板,16-螺栓,17-螺母。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集装箱顶板的安装结构,包括顶板、顶部安装架2、内隔板3,顶板的下部固定于顶部安装架2上,顶板包括一体成型的弧形段1、两个中间段4、两个弯折段5,弧形段1采用冲床压制成向上凸起的圆弧形,弧形段1两端的下端各与一个竖直的中间段4的上端相连,每个中间段4的下端各与一个水平的弯折段5的一端相连,中间段4、弯折段5之间的夹角为90°;内隔板3焊接于顶板的两个中间段4之间;

顶部安装架2的两端的内侧面上各焊接有一个长条状沿顶板的轴向设置的上定位板6,内隔板3贴合于上定位板6的下方,内隔板3的两端既可以焊接在顶板的两个中间段上4,也可以焊接在内隔板3上;

顶部安装架2两端的内侧面上各焊接有一个长条状的沿顶板的轴向设置的下定位板7,下定位板7的大小形状均与上定位板6相同并且位于上定位板6的正下方;

内隔板3、下定位板7之间由上至下依次为保温板8、吊顶板9,保温板8的顶面与内隔板3贴合,吊顶板9的顶面与保温板8贴合;

还包括绳索固定板10、绳索11,绳索固定板10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开孔12,绳索固定板10的两端紧紧的夹在弯折段5与下定位板7之间且绳索固定板10顶面的中部与吊顶板9的底面贴合,绳索11的上端悬挂于开孔12上,绳索11的下端垂向顶板的下方,绳索固定板10放置在下定位板7上并用螺栓和螺母固定;

顶部安装架2上开有竖直向下的固定孔13,固定孔13用于与集装箱侧板的安装架组装在一起;

顶部安装架2的顶面与下定位板7的底面、绳索固定板10的底面之间采用密封条14密封;

顶部安装架2的端部与弯折段5、绳索固定板10通过螺栓16和螺母17紧固在一起;

顶板的两个侧面上各焊接有一个侧板15。

绳索固定板10的纵剖面为水平的U字形结构,U字形的开口用于安装螺栓16和螺母17。

本实用新型在组装时,(1)将制作顶板的钢板利用冲床压制出弧形段1与均为竖直状态的中间段4、弯折段5,将顶板翻转180度使其下端的开口朝上放置,将上定位板6采用无缝焊接技术焊接在顶板上,将内隔板3采用无缝焊接技术焊接在顶板的两个中间段上4或者焊接在内隔板3上,将两张侧板15采用无缝焊接技术分别焊接在顶板的两个侧面上,内隔板3与侧板15之间的接触部位也焊接在一起;(2)将保温板8放置在内隔板3上,将钢制的吊顶板9放置在保温板8上,将两个下定位板7采用无缝焊接技术焊接在顶板上;(3)将绳索固定板10放置在下定位板7上并用螺栓和螺母固定,然后在将顶板的末端向绳索固定板10弯折压制出弯折段5;(4)将顶部安装架2放置在绳索固定板10、弯折段5的上方并且在其之间的缝隙部位放入密封条14密封,将顶部安装架2的端部与弯折段5、绳索固定板10通过螺栓16和螺母17紧固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在与集装箱侧板的安装架组装时,将侧板的安装架的顶部插入顶部安装架2的固定孔13内,插好后用螺栓和螺母固定,然后再将集装箱侧板安装在侧板的安装架上即可。

雨天时,雨水落在顶板上后沿顶板的弧形段1及中间段4迅速下落,缩短雨水在顶板上的滞留时间,提高雨水排出速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1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