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多种形状物体运输的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5406发布日期:2018-10-19 20:48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托盘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便于多种形状物体运输的托盘。



背景技术:

托盘是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放置作为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生产、运输、仓储和流通等各领域早已离不开托盘,在现代物流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人们对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还要有较大的承重力,同时还得便于多种形状物体的安全运输,这就需要更科学合理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成本节约、结构简单、承重能力高、使用便捷且环保的一种便于多种形状物体运输的托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多种形状物体运输的托盘,包括面板和底托脚结构。所述底托脚结构包括中央底托脚、底角托脚和边上托脚,所述中央底托脚与底角托脚之间设置三条直道连接凹槽,所述底角托脚和边上托脚之间设置一条直道连接凹槽一条弧形连接凹槽,所述中央底托脚、底角托脚和边上托脚都采用四棱台结构;所述面板中央设置菱形凹槽,所述菱形凹槽内设置两个扇形凹槽与两个V形凹槽,所诉两个扇形凹槽与面板边之间设置两个中央底托脚,所述面板均匀分布设置四个圆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直道连接凹槽呈倒“凸”形直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底托脚结构都设置有加强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槽口凹陷呈圆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中央底托脚与底角托脚之间的最临边的直道凹槽与圆形凹槽之间设置有连接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凹槽底面呈斜切面。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便捷安全,实用性强,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极易推广。根据力学知识,采用多种凹槽结构,稳定性、承重力较强,也可通过将两个相同的托盘相互叠加来增强其承重力,特有的圆形凹槽便于桶装物品的叠加运输,设置简单快捷且利用率高,节约运输空间。采用环保材料,节能减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多种形状物体运输的托盘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托盘的A-A向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托盘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托盘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多种形状物体运输的托盘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多种形状物体运输的托盘的叠加效果图。

图中标记为:面板1、底托脚结构2、中央底托脚3、底角托脚4、边上托脚5、加强槽口6、菱形凹槽7、扇形凹槽8、V形凹槽9、圆形凹槽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便于多种形状物体运输的托盘,包括面板1和底托脚结构2。所述底托脚结构2包括中央底托脚3、底角托脚4和边上托脚5,所述中央底托脚3与底角托脚4之间设置三条直道连接凹槽,所述底角托脚4和边上托脚5之间设置一条直道连接凹槽一条弧形连接凹槽,所述直道连接凹槽呈倒“凸”形直道结构,结构稳定,增加了托盘承重力。所述中央底托脚3、底角托脚4和边上托脚5都采用四棱台结构,如图3所示,镂空的四棱台结构便于叠加,方便运输,并达到加大承重力的目的。所述底托脚结构2上都设置有加强槽口6,所述加强槽口6凹陷呈圆弧状,使用中具有限位作用,方便安置。所述面板1中央设置菱形凹槽7,所述菱形凹槽7内设置两个扇形凹槽8与两个V形凹槽9,所述两个扇形凹槽8与面板边之间设置两个中央底托脚3,所述面板1均匀分布设置四个圆形凹槽10,如图4所示,圆形凹槽10便于圆柱形物体的叠加运输,提高工作效率。所述中央底托脚3与底角托脚4之间的最临边的直道凹槽与圆形凹槽10之间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底面呈斜切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多种形状物体运输的托盘完全采用碎木屑、碎棉杆、碎竹竿等环保材料,节约能源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整体所有的凹槽设置都遵循科学的力学原理,并适合多种形状的物体的运输,尤其适合桶装物品的运输,且在上述设置中很大程度上增强托盘的承受能力,提高了托盘的使用寿命。将相同的两个托盘叠加使用,叠加后的承重力约是普通托盘的两至三倍承重力,可供特殊的情况下使用。一般情况下,也可只使用一个托盘。本实用新型托盘能稳定运输各种形状的物体,包括不易固定的桶装物品,实现安全便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