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角轻钢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5394发布日期:2018-10-19 20:48阅读:11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托盘,特别涉及一种包角轻钢托盘。



背景技术:

托盘又名栈板、夹板,是一种用于集装、堆放、搬运的水平平台装置,是物流运作过程中重要的装卸、储存和运输设备,作为与集装箱类似的一种集装设备,托盘现已广泛应用于生产、运输、仓储和流通等领域。

市面上最常见的托盘为木质托盘,木质托盘是以天然木材为原料制造的托盘,由于其价格便宜、结实耐用、精确度高、不易变形、不会起钉、牢固性好等优点,木质托盘使用最为广泛,在市面上所有托盘种类中能够占有85%的份额。

但是木质托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容易损坏和破裂,容易燃烧、滋生害虫,一旦损坏后便宣告报废,消耗木材较多等,因此人们设计出金属托盘来代替木质托盘,金属托盘的强度高、承载力较强、经久耐用,并且可以回收利用,不浪费资源,还能够防水防潮,具有较高的环保优势。

目前,公告号为CN10600567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榫卯结构金属托盘,它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一端条和第二端条,第一端条和第二端条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根中间条,还包括若干上面板和下面板,所述第一端条、第二端条和中间条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若干卡嵌槽,上面板和下面板的底面在每个卡嵌槽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榫头,榫头上设置有卯孔,第一端条、第二端条和中间条中设置有卡槽,卡槽的位置与卯孔相对应,卡槽和卯孔中穿设有销。

这种榫卯结构金属托盘虽然整体结构严丝合缝,结构牢固,能节约运输成本,但是边角受到碰撞后仍然容易导致破损和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角轻钢托盘,其具有边角受碰撞后不易破损和变形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包角轻钢托盘,包括托盘体,托盘体包括一层面托板和两层底托板,面托板位于底托板上方,且面托板与底托板互相垂直,两层底托板之间设有托板支柱,所述面托板与底托板连接的边角处、托板支柱与底托板连接的边角处均包有包角,包角外表面边缘设有斜坡,斜坡沿着托盘的边长长度方向设置,斜坡位置向边缘逐渐降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体撞击托盘体的边角时,与包角上的斜坡体接触,斜坡使径直装上托盘体的物体倾斜变向,从而抵消了一部分撞击力,所以托盘体边角受碰撞后不易破损和变形。

优选的,所述包角包括第一包角和第二包角,第一包角呈直角形状包于托盘体上表面四角处,第二包角包于托盘体底面的若干底托板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包角和第二包角分别保护托盘体的上表面四角和底面四角。

优选的,所述第一包角包括一体成型的上包边和侧包边,上包边和侧包边上均设有斜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上方和侧方撞至包角上的物体均因斜坡的作用产生滑动变向,可从多角度保护托盘体。

优选的,所述面托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孔洞,上包边的内表面设有插入孔洞的倒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刺可在竖直方向上提高第一包角与托盘体的结合能力。

优选的,所述上包边的内表面还设有插柱,面托板的上表面设有位置对应的孔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柱可在水平方向上提高第一包角与托盘体的结合强度,提高抵抗水平方向撞击的能力。

优选的,所述第二包角包括一体成型的下包边和U型包边,下包边与托盘体底面齐平,U型包边上设有斜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包角相对于第一包角结构不同,更为省料,同时第二包角提供给了托盘体足够的保护。

优选的,所述托盘体的底面设有若干孔洞,下包边的内表面上设有位置对应的倒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提高第二包角与托盘体的连接紧密性。

优选的,所述包角的斜坡边缘的厚度为包角厚度的一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撞击至包角斜坡上的物体能够更好地变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倒刺和插柱的组合,不但提高了包角与托盘体的连接稳定性,还提高了包角的水平防撞性能;

2、第一包角和第二包角分别保护托盘体上表面的四角、下表面的四角,提高了托盘体的使用寿命;

3、包角可方便地拆装,便于换新以及重复利用;

4、钢制托盘的边角较为锋利,容易划伤工人,具有包角的钢制托盘不易划伤工人,保障了工人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包角轻钢托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是体现第一包角外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第二包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体现第一包角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托盘体;11、面托板;12、底托板;13、托板支柱;2、包角;20、斜坡;21、第一包角;211、上包边;212、侧包边;22、第二包角;221、下包边;222、U型包边;3、倒刺;31、卡块;4、插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包角轻钢托盘,如图1所示,包括托盘体1,托盘体1由三层板块组成,顶层为若干互相平行的面托板11,面托板11下方为两层底托板12,底托板12与面托板11互相垂直,两层底托板12之间还均匀固定有若干托板支柱13,以提高托盘体1的承重能力。

如图1、图2所示,托盘体1上表面的四角处均包裹有第一包角21,托盘体1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包裹有第二包角22。

如图2、图3所示,第一包角21呈直角形状,包于托盘体1的尖角处,且第一包角21同时包覆面托板11和位于托板支柱13上方的底托板12,第一包角21由上包边211和侧包边212一体成型,上包边211与侧包边212均呈直角形状,且上包边211和侧包边212的外表面边缘均具有斜坡20。斜坡20从上包边211或侧包边212的中部处开始成型,一直延伸至第一包角21边缘,第一包角21边缘处的厚度为第一包角21正常厚度的一半。

如图2、图4所示,第二包角22设于托板支柱13下方的底托板12两端,且第二包角22由下包边221和U型包边222一体成型,下包边221与托盘体1底面平行且被压于托盘体1底部,U型包边222同时包覆托板支柱13和底托板12。U型包边222朝上的部分成型有斜坡20,斜坡20从U型包边222中部开始成型,一直延伸至U型包边222顶部边缘。

如图3、图4所示,上述第一包角21和第二包角22上的斜坡20使包角2各处的厚度发生变化,斜坡20初始端的包角2厚度约为斜坡20末端包角2厚度的两倍。斜坡20初始端与末端的距离,即斜坡20的宽度可大于上包边211/侧包边212/U型包边222宽度的一半,从而提高物体碰撞于斜坡20上的概率,而当物体碰撞于斜坡20上时会相对于包角2产生滑动,从而降低撞击力度。

如图5所示,为使包角2与托盘体1连接牢固,第一包角21内表面上一体成型有三个倒刺3和两个插柱4,面托板11的上表面开设有五个与之位置对应的孔洞以供插入,倒刺3插入孔洞后包角2与托盘体1难以自行脱离,倒刺3由两块箭头形状的卡块31构成,两个卡块31不相连,用手捏住两个卡块31可使它们靠近,从而可使倒刺3从孔洞中脱出。倒刺3可提高第一包角21与托盘体1竖直方向上的连接稳定性,而两根插柱4插入孔洞内后,可提高第一包角21与托盘体1水平方向上的抗撞击能力。

如图4所示,第二包角22内表面上一体成型有两个倒刺3,底托板12的底面开有与之位置对应的孔洞以供插入。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