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注射成型的转运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311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应注射成型的转运托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注射成型的转运托盘。



背景技术:

托盘作为转运设备已广泛应用于生产、运输、仓储和流通等领域,实现了商品包装的单元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方便物流。市场上的托盘一般是由木材或塑料制造的。木质托盘强度较差,使用寿命较短,且木材价格较贵,因此使用范围受到限制。现有技术中的托盘的材质多为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等热塑性塑料,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制作而成。但是现有的注塑模具较复杂、成本较高,最主要的是,热塑性塑料的力学性能较差,强度较低,为保证托盘能够承托重物,需要在热塑性塑料中添加大量的填料,导致托盘的密度和整体重量增加,进而导致托盘的承重能力下降,难以适应重量较高的货物转运。此外,由于不能实时了解托盘的转运使用情况,容易造成大量托盘积压,导致托盘的利用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注射成型的转运托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热塑性塑料的强度较低而导致转运托盘重量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应注射成型的转运托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应注射成型的转运托盘,包括由聚双环戊二烯反应注射成型的托盘本体,托盘本体包括基板和位于基板下方的支撑脚,所述基板和支撑脚上均设有减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运托盘的托盘本体是由聚双环戊二烯反应注射成型而成的,组成托盘本体的基板和支撑脚上均设有减重结构。本实用新型中,托盘本体采用聚双环戊二烯反应注射成型的方式制作而成,不但成型模具简单,而且聚双环戊二烯属于热固性树脂,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能够保证托盘本体的强度,同时使转运托盘整体质轻耐磨。既保证了托盘本体的强度,也能够减轻转运托盘的质量。同时,在托盘本体的基板和支撑脚上开设减重结构,进一步减轻转运托盘的质量,使转运托盘更加轻量化,提高转运托盘的承重能力。

进一步地,转运托盘还包括设于基板或支撑脚上的用于显示托盘转运信息的信息化芯片。

信息化芯片可以实时发送转运信息,通过信息化芯片能够得知对应的转运平台所处的位置以及是否运载货物的信息,加快转运托盘的流转,提高使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或支撑脚上设有芯片安装孔,所述信息化芯片可拆安装于所述芯片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的顶面为用于支撑转运货物的板状支撑面,基板和支撑脚均具有背离所述板状支撑面的底面,所述减重结构由基板和支撑脚的底面向上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的数量为多个且间隔布设于基板的底面上,各支撑脚及相邻支撑脚之间的基板部分上均设有所述的减重结构,转运托盘还具有位于相邻两支撑脚之间的供叉车叉臂由转运托盘的各侧面插入的多个插入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为方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减重结构为设于基板和支撑脚上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减重孔和/或减重槽。

进一步地,所述减重孔为盲孔结构,盲孔的孔口位于支撑脚和基板的底面上。

进一步地,减重孔为由上至下截面面积逐渐变大的锥形孔。

将减重孔设计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孔结构,配合注射成型的加工方法,能够方便后续的脱模。

进一步地,所述减重槽为设于基板和支撑脚外周上的槽形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应注射成型的转运托盘实施例一中其中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应注射成型的转运托盘实施例一中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应注射成型的转运托盘实施例一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应注射成型的转运托盘实施例二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应注射成型的转运托盘实施例三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反应注射成型的转运托盘的具体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正常使用时,转运托盘的放置方式如图1所示。转运托盘包括基板1,基板具有向上的顶面,使用时,基板的顶面上放置待转运货物。在基板的背离顶面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支撑脚2。本实施例中,支撑脚2的数量为9个,呈3*3的阵列方式均布在基板1上。各相邻的支撑脚2之间形成插入通道,能够供叉车叉臂由转运托盘侧面伸入并向上抬升转运托盘;由图中可以看出,叉车叉臂可以由转运托盘的任意侧面插入;同样的,当人工转运时,也方便人工搬运。本实施例中,支撑脚2为方形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脚可以为圆形等其他的形状。

在支撑脚2和基板1上均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减重孔3,减重孔3为盲孔结构,减重孔3的孔口位于支撑脚和基板的底面上,由图2可以看出,减重孔3为锥形孔,减重孔3的截面面积由基板1和支撑脚2的底面向上逐渐变大,将减重孔3设置为锥形的盲孔结构,方便加工。

本实用新型中,整个转运托盘采用聚双环戊二烯材料反应注射成型,支撑脚2和基板1一次整体反应注射成型,整体反应注射成型能够保证转运托盘具有足够的强度。将减重孔3设计为锥形的形状,与注射成型工艺配合,使转运托盘的加工更加的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转运托盘成型工艺绿色、快捷。而且一次整体成型具有高强度和成本低的优点。而为了实现转运托盘的智能化,在支撑腿2上开设芯片孔(图中未标记),在芯片孔内安装信息化芯片4,使托盘具有信号交换功能。本实施例中,信息化芯片4可拆安装在芯片孔内,实现了可拆安装和更换。使用时,通过信息化芯片4能够实时获取转运托盘的位置、转运地点等相关的信息。本实施例中,在不影响转运托盘的强度的基础上,通过在基板1和支撑脚2上均开设减重孔能够使转运托盘更加轻量化,减轻人工劳动强度,减轻提升设备的耗费的能量,也能够提高转运托盘的承重能力。

本实施例中,基板的顶面为使用时支撑待转运货物的支撑面,为了保证支撑面的强度和支撑面积,将减重孔设计为盲孔的形式且盲孔朝下设置,保证支撑面为完整的板状支撑面。本实施例中,在支撑脚上设置两个减重孔。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减重孔设计为上下贯通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应注射成型的转运托盘的具体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基板1上设有支撑脚2,支撑脚2上设置一个减重孔3。

上述实施例中,减重孔即构成了减重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应注射成型的转运托盘的具体实施例三:

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基板1和支撑脚2的外周上均设置减重槽3,减重槽3由基板1和支撑脚2的底面向上延伸但并不穿透基板和支撑脚,保证基板顶面为完整的板状支撑面。

本实施例中,减重槽构成了减重结构,减重槽的开设位置和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

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应注射成型的转运托盘的具体实施例四:

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基板和支撑脚上既设置减重孔又设置减重槽。

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脚的数量及布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新设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