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热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9764发布日期:2018-06-08 20:07阅读:7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热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热食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热包装盒。



背景技术:

自加热食品是通过水和加热包反应产生热量对食物进行加热,在食用时需要将包装盒中的内盒取出,将水加入外壳内部,促使水激发加热包发热,从而使内盒中的食物被加热。在食用时均需要水源,在没有水源的情况下,无法进行食用,失去了方便的意义。

而且在开盖后容易将自加热包中的粉末弄出掉在食物上或者掉进内盒中,影响了食物的安全性,需要一种在外壳外实现内部水与自发热包的混合,又能保证运输安全的包装盒结构,解决在没有水源的情况下加热食物,还能保证食物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热包装盒,解决了现有的自加热食品的包装盒需要取出内盒后加入水源激活自发热包,不能在外壳外部实现内部水与自发热包的混合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热包装盒,包括壳体、上盖及内盒,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为加热腔及料理腔,内盒放置在料理腔中,所述隔板上设有多个连通加热腔与料理腔的导热孔;所述加热腔的中部设有挡板,挡板的一侧设有保护板,挡板的另一侧设有自发热包,所述挡板与保护板之间设有净化水袋,挡板的底部开设有多个通水孔;所述保护板上设有用于戳破净化水袋的破袋机构,位于保护板与壳体间的隔板上设有导向轮,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拉动破袋机构的拉动组件,拉动组件上设有拉绳,所述拉绳依次穿过导向轮及保护板后与破袋机构连接。

食用时,将内盒中的封装食物倒进内盒中,将上盖与壳体扣合,加热腔中预置的净化水袋及自发热薄,通过拉动组件拉动拉绳,带动破袋机构戳破净化水袋,让水流与自发热包混合,从而激发自发热包中的发热剂产生热量,热气向上流动将内盒中的食物加热。采用分隔式包装,避免取出内盒加水的过程,保证了食物的安全性。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将加热腔与料理腔分隔开,在食用时不用将内盒取出,避免掉入杂质造成内盒中的食物被污染,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性,在加热腔中预置净化水袋及自发热包,通过拉动组件拉动拉绳带动破袋机构将净化水袋戳破,从而使净化水袋中的水流与自发热包混合发热,在没有多余水源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将内盒中的食物进行加热;

2、保护板与挡板将净化水袋进行限位,保证破袋机构可靠地戳破净化水袋,而且在破袋机构与拉动组件之间设有套拉绳的导向轮,能够增加拉绳的拉力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壳体1、料理腔101、加热腔102、上盖2、通气孔20、卡合部21、防烫盘3、隔板4、导热孔40、挡板5、通水孔50、保护板6、破袋机构7、支撑底板71、竖板72、压杆73、破袋尖杆74、弹簧75、导向轮8、安装座9、拉动件10、拉绳11、自发热包12、净化水袋13、转动杆14、转动板15、凸起部1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热包装盒,包括壳体1、上盖2及内盒,为了保证食用的安全性,壳体1、上盖2及内盒均采用食品级PP材质作为原料,上盖2与壳体1扣合方式连接,为了保证上盖2稳定的扣合在壳体1上,在上盖2的边缘处设有与壳体1卡合的卡合部21,卡合部21为向内凸出的钩状结构。

在壳体1内设有隔板4将壳体1内部分隔为加热腔102及料理腔101,内盒放置在料理腔101中,所述隔板4上设有多个连通加热腔102与料理腔101的导热孔40;通过隔板4将内盒与加热腔102中的材料分隔开,在食用时,不需要将内盒取出,通过加热腔102中产生的热量对内盒进行加热,热气通过导热孔40进入料理腔101中,使整个包装盒成为一个密闭的蒸笼,热气环绕内盒外部,降低了加热时间,提高了加热效率。在加热腔102的中部设有挡板5,该挡板5的一侧设有保护板6,挡板5的另一侧设有自发热包12,自发热包12包括袋体及包装在袋体内部的自发热剂,其中袋体采用无纺布材质,能够快速吸水且透气,能够满足热量的快速散出,保证热量的传递效率。在挡板5与保护板6之间设有净化水袋13,净化水袋13的包装袋采用PP材质,在高温下也不会产生有毒物质,能保证食用安全,而且PP材质的包装袋具有柔软性,不会轻易在碰撞中发生破裂;通过挡板5与保护板6将净化水袋13进行限位,避免其自由移动,防止破裂后直接与自发热包12混合的状况出现,而且挡板5能阻挡自发热包12的移动范围,保证整个包装盒在运输或者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在挡板5的底部开设有多个通水孔50,能够满需净化水袋13被戳破后水流能快速流入到自发热包12一侧。

在保护板6上设有用于戳破净化水袋13的破袋机构7,所述破袋机构7包括支撑底板71、竖板72、弯折机构的压杆73及破袋尖杆74,其中支撑底板71位于净化水袋13上方,并垂直固接在保护板6上,竖板72垂直固接在支撑板上,压杆73地弯折夹角为钝角,且压杆73转动安装在竖板72上,且开口向下,压杆73的短边与拉绳11栓接,压杆73与支撑板之间设有弹簧75,保证压杆73地长边始终被拉起;所述支撑底板71上开设有导向孔,破袋尖杆74的上端转动连接在压杆73上,破袋尖杆74的下端活动插入导向孔内。通过弹簧75的作用将压杆73向下拉,从而将破袋尖杆74向上提,保证在没有食用时,破袋尖杆74远离净化水袋13,避免造成破损,当需要对净化水袋13进行戳破时,通过扳动压杆73,带动破袋尖杆74向下移动,戳破净化水袋13,从而使净化水袋13中的水流出。

在保护板6与壳体1间的隔板4上设有导向轮8,在壳体1上设有用于拉动破袋机构7的拉动组件,拉动组件包括安装座9、拉动件10,其中安装座9固接在靠近保护板6一侧的壳体1上,拉动件10卡拆卸的安装在安装座9内,拉动件10伸入安装座9的部位连接有拉绳11,拉绳11依次穿过导向轮8及保护板6后与破袋机构7中的压杆73连接,通过拉动拉动件10的移动并通过拉绳11拉动压杆73向上移动,由于压杆73的夹角为钝角,拉动短边向上移动使得长边向下移动,带动破袋尖杆74向下移动,从而戳破净化水袋13。

为了在加热过程中,使内盒中食物被加热后冒出的热气能够流出,避免上盖2与壳体1之间的压力过大,造成上盖2变形的情况,在上盖2上开设有通气孔20,该通气孔20的一侧设有截面形状为“T”形的转动杆14,转动杆14上套设有转动板15,转动板15上设有与通气孔20相配合的凸起部150。在刚开始加热时,为了增加内部的热量,通过转动板15上的凸起部150将通气孔20堵塞,减少向外流出的热空气,当内部加热的温度达到较高温度导致内部压力增大后,扳动转动板15旋转一定角度,使内部的高热空气流出外界,避免上盖2承受高压力后会产生变形,避免内部热空气大量流失。

为了在加热过程中能够移动包装盒,避免被烫伤,在壳体1的外侧圆周上设有防烫盘3,为了便于加工,防烫盘3可与壳体1一体成型,均采用PP材质,不会将内盒中的热量直接传导到手上,能够在加热过程中进行移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