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仓格食材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8320发布日期:2018-06-12 21:49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仓格食材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尤其是一种多仓格食材包装盒。



背景技术:

现在用于烹饪的食材大部分是无包装处理,直接放置在盘子等盛具上,另外是人们将食材用包装盒进行包装,包装后的食材便于运输、买卖和保鲜,同时包装后的食材更加漂亮和洁净,可以直接烹饪。

与此同时,中国的烹调文化博大精深、方式变化繁多,为了节省人力、时间和实现炒菜自动化,出现了一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炒菜机。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时间利用要求有效率,人们更愿意买一些包装好的速食食品,但没有烹饪过的包装食品并不能满足人们对美食的追求。

现在的一些自动炒菜机,虽然实现了人们不动手便可自动炒菜的功能,但是,自动炒菜机往往不能实现进料的全自动操作,炒菜前需要人为操作,因此自动化程度不高。另外,在炒菜机烹饪前,需要对食材预先处理和配置,并适当的加以保鲜操作,不然会影响炒菜效果和菜品味道,这就需要有适应自动炒菜机的食材包装盒用来存放食材和对食材进行保鲜处理,而自动炒菜机也需要这样的一个包装盒来提高自动化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多仓格食材包装盒,能够对每道菜的不同食材进行分仓格密封包装,并能够配合自动炒菜机的结构实现自动投放食材,提高自动炒菜机的自动化程度。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多仓格食材包装盒,包括一端开口的盒体以及封口贴膜;所述盒体包括一体成型的侧壁、底板和隔板,所述侧壁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侧壁的另一端设有密封边缘,所述密封边缘用于与所述封口贴膜密封连接,所述隔板将所述盒体的内腔分隔成多个独立的用于存放食材的仓格;所述侧壁或所述底板的外表面设有用于存储信息的电子标签。

优选地,所述封口贴膜上设置有撕开孔线。

优选地,所述盒体为方体结构,所述侧壁包括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电子标签设于所述前侧壁的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隔板的高度与所述盒体的深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盒体内的仓格数量为3、4、6、8或9个;或/和,每一所述仓格的大小、形状一致。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多仓格食材包装盒,包括多个一端开口的盒体以及封口贴膜,所述多个盒体一体成型;每一所述盒体包括侧壁和底板,每一所述侧壁的一端与对应的底板连接,每一所述侧壁的另一端相互连接构成密封边缘,所述密封边缘用于与所述封口贴膜密封连接;每一所述盒体的内腔构成一用于存放食材的仓格;任一所述侧壁或所述底板的外表面设有用于存储信息的电子标签。

优选地,所述封口贴膜上设置有撕开孔线。

优选地,每一所述盒体为方体结构,且所述包装盒通过多个所述盒体一体成型为方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盒体的高度与所述多仓格食材包装盒的高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盒体的数量为4、6或8个;或/和,每一所述盒体的大小、形状一致。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仓格食材包装盒,包括一端开口的盒体以及封口贴膜;所述盒体包括一体成型的侧壁、底板和隔板,所述侧壁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侧壁的另一端设有密封边缘,所述密封边缘用于与所述封口贴膜密封连接,所述隔板将所述盒体的内腔分隔成多个独立的用于存放食材的仓格;所述侧壁或所述底板的外表面设有用于存储信息的电子标签。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具有用于放置不同食材的多个仓格,并加以封口贴膜进行密封包装。在炒菜时只需要将封口贴膜撕开即可将包装好食材放入自动炒菜机的进料口,由自动炒菜机自动下料和炒菜,同时,食材包装好后方便人们购买和运输携带。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仓格食材包装盒能够对每道菜的不同食材进行分仓格密封包装,并能够配合自动炒菜的结构实现自动投放食材,提高自动炒菜机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多仓格食材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多仓格食材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其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多仓格食材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一端开口的盒体10以及封口贴膜20;所述盒体10包括一体成型的侧壁101、底板102和隔板103,所述侧壁101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02连接,所述侧壁101的另一端设有密封边缘40,所述密封边缘40用于与所述封口贴膜20密封连接,所述隔板103将所述盒体10的内腔分隔成多个独立的用于存放食材的仓格;所述侧壁101或所述底板102的外表面设有用于存储信息的电子标签30。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仓格食材包装盒为四仓格标准食材包装盒,所述隔板103呈十字架形状,将所述盒体10的内腔分隔成四个独立的仓格,分别是:A仓格、B仓格、C仓格和D仓格;同时,所述隔板103将所述盒体10的底板102平分成对应于四个仓格的四块独立底面。这样,四个仓格同时存在于包装盒中,且相互独立分开,可用于存放四种不同的食材。

优选地,所述封口贴膜20上设置有撕开孔线201。封口贴膜20采用的是对人体健康无影响的PE、PET等食品包装材料,可透明化,方便人们看到包装盒里面的食材;也可添加文字和图片等信息,方便人们了解包装盒食材以及包装盒的用途是用于自动炒菜机。

所述封口贴膜20上设置有撕开孔线201,食材存放在包装盒后,由所述封口贴膜20进行封装,可以起到保鲜作用和防止食材在运输携带过程中脱离包装盒;而该食材包装盒同时适用于上游产业链,比如超市、便利店、食材生产基地等。

包装盒的最终目的是放置于自动炒菜机中,由自动炒菜机将食材进行下料和烹调;但是,放入自动炒菜机前,需要将所述封口贴膜20撕开,配合自动炒菜机下料;所述撕开孔线201为设置在所述封口贴膜20一个角上的虚线,方便找到撕开位置并完整地撕开所述封口贴膜20。撕开所述封口贴膜20后,就可以将包装盒放入自动炒菜机,由自动炒菜机进行烹调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盒体10为方体结构,所述侧壁101包括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电子标签30(二维码、IC卡、RFID等)设于所述前侧壁的外表面。所述盒体10为方体结构是为了适应现有的自动炒菜机的落料装置,可以理解的,所述盒体10的整体结构也可根据自动炒菜机的落料装置来设置。

自动炒菜机可对电子标签进行信息读取,从而获取该多仓格食材包装盒的推荐菜谱程序及其他的原料/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各类信息,以对食材进行烹调处理。

优选地,所述隔板103的高度与所述盒体10的深度相同。所述隔板103一方面将所述盒体10的内腔分隔成A仓格、B仓格、C仓格和D仓格,这时,所述隔板103的一端接触所述底面102,另一方面,所述隔板103相对于接触所述底面102的另一端与所述密封边缘40处于同一水平面,有利于所述封口贴膜20将所述密封边缘40密封的同时,将所述隔板103的另一端也密封,这样的效果有益于将四个仓格的空间完全隔开,可以很好的防止流体状食材掺杂在其他仓格中。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的所述盒体10内的仓格数量为4,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盒体10内的仓格数量也可为3、4、6、8或9个。所述盒体10内的仓格数量具体可根据所匹配的炒菜机的落料装置来设置。

另外,优选地,所述盒体10内的每一所述仓格的大小、形状一致。

本实施例中,采用四仓格食材包装盒包装食材,根据不同的菜肴搭配主料和配料,分装在A仓格、B仓格、C仓格和D仓格中,这样,自动炒菜机就可以通过读取所述电子标签30的信息,由自动炒菜机内的自动上料装置根据控制程序,按预设的次序及烹饪的时序投放不同仓格中的主配料,对每一道中式菜肴最多可以有24种投料次序的组合变化。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中式菜肴的主配料配伍是中式菜肴烹饪工艺的一部分,通常是一至三种主料,再搭配一些配料组成一道中式菜肴的主料配方,例如“炒手撕包心菜”菜肴的主料是包心菜,配料可以是干辣椒、大蒜头等。这些作为菜肴配料的食材分装在一个包装盒的不同仓格中,其分装方法主要是依据各主配料是否能同时下锅来决定的,可以将可同时下锅的主配料分装在一个仓格中。如采用的是四仓格食材包装盒来分装任一道中式菜肴的主配料,就意味着最多可以分四个时段来投放四组主配料,对每一道中式菜肴最多可以有如下24种投料组合变化:

(abcd,abdc,acbd,acdb,adbc,adcb,bacd,badc,bdac,bdca,bcad,bcda,cabd,cadb,cbad,cbda,cdab,cdba,dabc,dacb,dbac,dbca,dcab,dcba);

这些组合变化己能够满足大多数家常菜肴的中式菜肴烹饪工艺需求。如果将标准包装的仓格数加大,则可以适应更加复杂的烹饪工艺需求,例如六仓格或八仓格,以适应高端的商用全自动炒菜机的投料需求。

请参阅图2,其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多仓格食材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多个一端开口的盒体10以及封口贴膜20,所述多个盒体10一体成型;每一所述盒体10包括侧壁101和底板102,每一所述侧壁101的一端与对应的底板102连接,每一所述侧壁101的另一端相互连接构成密封边缘40,所述密封边缘40用于与所述封口贴膜20密封连接;每一所述盒体10的内腔构成一用于存放食材的仓格;任一所述侧壁101或所述底板102的外表面设有用于存储信息的电子标签30。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四仓格食材包装盒,四个所述盒体10一体成型,组合成2行2列的四仓格食材包装盒,显然地,具有A仓格、B仓格、C仓格和D仓格。四个所述盒体10开口处由所述密封边缘40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密封平面,将食材分别放入仓格中后,即可用所述封口贴膜20对所述密封边缘40进行密封,同时将四个仓格的内部空间也密封隔开,可以很好的防止流体状食材掺杂在其他仓格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封口贴膜20上设置有撕开孔线201。

所述封口贴膜20上设置有撕开孔线201,食材存放在包装盒后,由所述封口贴膜20进行封装,可以起到保鲜作用和防止食材在运输过程中脱离包装盒;而该食材包装盒同样适用于上游产业链,比如超市、便利店、食材生产基地等。

包装盒的最终目的是放置于自动炒菜机中,由自动炒菜机将食材进行烹调。但是,放入自动炒菜机前,需要将所述封口贴膜20撕开,配合自动炒菜机下料。所述撕开孔线201为设置在所述封口贴膜20一个角上的虚线,方便找到撕开位置并完整地撕开所述所述封口贴膜20。撕开所述封口贴膜20后,就可以将包装盒放入自动炒菜机,由自动炒菜机进行烹调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盒体10为方体结构,且所述包装盒通过多个所述盒体10一体成型为方体结构。方体结构是为了适应现有的自动炒菜机的落料装置,可以理解的,多个所述盒体10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也可根据自动炒菜机的落料装置来设置。

优选地,所述盒体10的高度与所述多仓格食材包装盒的高度相同。由于多个一样的所述盒体10一体成型为多仓格食材包装盒,所述盒体10的开口一致朝上,多仓格食材包装盒的高度即为所述盒体10的高度。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的所述盒体10的数量为4,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盒体10的数量也可为4、6或8个。

另外,优选地,每一所述盒体10的大小、形状一致。

本实施例中,采用四仓格食材包装盒包装食材,根据不同的菜肴搭配主料和配料,分装在A仓格、B仓格、C仓格和D仓格中,这样,自动炒菜机就可以通过读取所述电子标签30的信息,由自动炒菜机内的自动上料装置根据控制程序,按预设的次序及烹饪的时序投放不同仓格中的主配料,对每一道中式菜肴最多可以有24种投料次序的组合变化。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中式菜肴的主配料配伍是中式菜肴烹饪工艺的一部分,通常是一至三种主料,再搭配一些配料组成一道中式菜肴的主料配方,例如“炒手撕包心菜”菜肴的主料是包心菜,配料可以是干辣椒、大蒜头等。这些作为菜肴配料的食材分装在一个包装盒的不同仓格中,其分装方法主要是依据各主配料是否能同时下锅来决定的,可以将可同时下锅的主配料分装在一个仓格中。如采用的是四仓格食材包装盒来分装任一道中式菜肴的主配料,就意味着最多可以分四个时段来投放四组主配料,对每一道中式菜肴最多可以有如下24种投料组合变化:

(abcd,abdc,acbd,acdb,adbc,adcb,bacd,badc,bdac,bdca,bcad,bcda,cabd,cadb,cbad,cbda,cdab,cdba,dabc,dacb,dbac,dbca,dcab,dcba);

这些组合变化己能够满足大多数家常菜肴的中式菜肴烹饪工艺需求。如果将标准包装的仓格数加大,则可以适应更加复杂的烹饪工艺需求,例如六仓格或八仓格,以适应高端的商用全自动炒菜机的投料需求。

任一道中式菜肴的主配料采用标准包装,根据不同的菜肴烹饪工艺需求搭配主料和配料,分装在一个包装中的不同仓格中,这是实现中式菜肴自动炒菜机产业化的关键点之一。由此形成一个从上游的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就地的初加工(清洁,分切)、消费地的分装、流通、自动炒菜机消费的完整链条,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不同于现在的菜场消费初级农产品、产生大量生活垃圾的传统方式。采用标准包装的另一个实用性在于,农产品可以真正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生产,对于食品的安全保障更有回溯的机制。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仓格食材包装盒,包括一端开口的盒体以及封口贴膜;所述盒体包括一体成型的侧壁、底板和隔板,所述侧壁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侧壁的另一端设有密封边缘,所述密封边缘用于与所述封口贴膜密封连接,所述隔板将所述盒体的内腔分隔成多个独立的用于存放食材的仓格;所述侧壁或所述底板的外表面设有用于存储信息的电子标签。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具有用于放置不同食材的多个仓格,并加以封口贴膜进行密封包装。在炒菜时只需要将封口贴膜撕开即可将包装好食材放入自动炒菜机的进料口,由自动炒菜机自动下料和炒菜,同时,食材包装好后方便人们购买和运输携带。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仓格食材包装盒能够对每道菜的不同食材进行分仓格密封包装,并能够配合自动炒菜的结构实现自动投放食材,提高自动炒菜机的自动化程度。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