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风拉杆杆件下端的连接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4269发布日期:2018-06-05 21:42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风拉杆杆件下端的连接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的防风拉杆,具体是一种起重机的防风拉杆杆件下端的连接固定装置,尤其适用于港口起重机,同样适用于类似港口起重机工况的其它场所的起重机。



背景技术:

港口大型起重机必须设置防风、防倾覆的安全装置,目前的防风、防倾覆安全装置主要有夹轨器、防爬装置、防风拉杆等。防风拉杆是常用的安全装置之一,即在起重机四角的门脚上沿竖直方向设置防风拉杆,所述防风拉杆的上端与起重机上的构件(如耳板)连接,防风拉杆的下端与设置在行走轨道旁地面上预定位置的固定座连接并固定,使非工作状态下的起重机处于稳定、安全的限位状态,以防止起重机倾覆。

防风拉杆包括竖向设置的杆件,起重机工作状态时,所述杆件的下端离地面保持一定距离,防风拉杆呈悬吊状态而随起重机移动;起重机非工作状态下需要实施防风与防倾覆时,首先将起重机运行至预定位置,通过操作,使杆件下端的连接构件沿该杆件或随该杆件向下移动,杆件下端的连接件即与固定座上的连接件连接并固定,使防风拉杆处于工作状态。

公告号CN203021200U的“一种港机防风拉杆”,包括固定座和竖向杆件,竖向杆件上设有手动轮,杆件两端设有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段,杆件上端的螺纹段与上连接件中的螺套连接,上连接件上端还设有与起重机上的构件连接的连接件;杆件下端的螺纹段与下连接件上的螺套连接,所述下连接件下部为U型构件,固定座上设有竖向连接板(地锚板);旋转手动轮带动竖向杆件转动,由于两端旋向相反的螺旋副作用,所述下连接件沿杆件下降,直至使其U型构件与固定座上的竖向板(地锚板)结合,并使U型构件上的销孔与固定座上竖向连接板的销孔对正吻合,然后通过插入销轴而实现拉杆下端与地面固定座的连接固定,该连接结构即所谓的U型构件与可拆卸式销轴连接结构,U型构件与可拆卸式销轴连接结构存在的不足是,由于防风拉杆杆件处于悬吊状态,在U型构件下降后与固定连接座上的竖向板结合、销孔对正以及插入销轴的过程中需卡住U型接头不产生转动,因此需要多人配合操作,而且竖向板离地面低,不便于U型接头上销孔与竖向板上销孔的对正和销轴的插入,操作繁琐,影响拉杆下端与固定座连接固定的工作效率;此外,U型构件与可拆卸式销轴连接结构的销轴与销孔之间必然存在较大的配合间隙,使得销轴与销孔的接触面较小,接触应力增大,在防风工作过程中销轴会因起重机晃动或振动产生窜动和冲击,构件易于磨损,影响防风拉杆工作状态的稳定性。

公告号CN107032233A的桥吊防风锚定系统,采用电机驱动装置驱动,通过齿轮传动副和杆件上螺纹与螺套的配合,实现防风拉杆杆件的上下升降,其杆件包括上杆件和下杆件,下杆件下端设有横置的锁销(即杆件下端的连接件),固定座上的连接件为设有水平状大槽口和小槽口的固定板,所述锁销随下杆件下降后,所述锁销首先进入固定板上大口径的槽口,然后水平移动至小口径的槽口内,并通过下杆件上升使锁销两侧边与小口径槽口两侧板壁接触并压紧,而实现下杆件下端与固定座的连接固定,即所谓锁销、槽口式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的不足是,锁销两侧边与小口径槽口两侧板壁的接合面面积小,在防风工作过程中,除需要另外设置构件防止下杆件下端的锁销从固定板小口径的槽口滑移至大口径的槽口外,由于锁销与槽口的接合面在起重机晃动或振动时产生偏摆而出现局部间隙,致使本来较小的接合面面积再减少,接合面的接触应力则增大,在受到突然与频繁的冲击负荷状态下,容易造成构件的损坏,影响防风拉杆工作状态下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稳定、可靠的防风拉杆杆件下端的连接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参见图1:

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连接件1和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1上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应的第二连接件3,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上段与防风拉杆杆件4下段为螺旋副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下段与所述固定座上的第二连接件3上段为螺旋副连接固定结构;第一连接件转动时,由于第一连接件上段与防风拉杆杆件下段的螺旋副作用,第一连接件可沿所述防风拉杆杆件4下段上升或下降,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下降,其下段的螺纹段可与固定座上的第二连接件3上段的螺纹段实现结合,直至结合到所设定的连接固定状态;

进一步的是: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段为第一螺纹段1a,下段为第二螺纹段1b,所述固定座上第二连接件3上段为螺纹段3a;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段的第一螺纹段1a与防风拉杆杆件4下段的螺纹段构成所述的螺旋副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下段的第二螺纹段1b与所述固定座上第二连接件3上段的螺纹段3a构成所述的螺旋副连接固定结构。

当所述第一连接件下段的第二螺纹段1b为内螺纹的管套螺纹段时,固定座上第二连接件3上段的螺纹段3a则为竖向螺杆;当所述第一连接件下段的第二螺纹段1b为竖向螺杆时,所述固定座上第二连接件3上段的螺纹段3a则为内螺纹的管套螺纹段;所述管套螺纹段的外端设有喇叭形导向构件,所述竖向螺杆的外端设有圆锥状结构,所述喇叭形导向构件与圆锥状结构相互作用,对所述管套螺纹段与竖向螺杆螺纹进入结合起初始导向作用。

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段的第一螺纹段1a与防风拉杆杆件4下段的螺纹段所构成的螺旋副为自锁式螺纹配合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下段的第二螺纹段1b与所述固定座上第二连接件3上段的螺纹段3a所构成的螺旋副为自锁式螺纹配合结构。

当起重机非工作状态下需要实施防倾覆时,通过操作第一连接件上的手动旋转构件或电机驱动装置驱动带动第一连接件1转动,第一连接件1即下降,下降一定的距离后,所述第一连接件1下段的螺纹段1b即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上段的螺纹段3a进入结合,第一连接件的继续转动与下降,直至使第一连接件1下段的螺纹段1b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上段的螺纹段3a结合到所设定的状态,即实现防风拉杆杆件4下端与固定座2的稳定、可靠连接,使防风拉杆处于工作状态,以防止起重机倾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与技术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件的上段与防风拉杆杆件下段为螺旋副连接结构,第一连接件的下段与第二连接件3上段为螺旋副连接固定结构,在防风拉杆工作状态下,螺纹段的螺旋副具有数圈甚至数十圈的螺纹结合面,螺旋副配合的稳定性能,使防风拉杆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

2、由于螺纹段具有数圈甚至数十圈的螺纹结合面,则受力面积大,在受到突然与频繁的冲击负荷下所承受的接触应力小,构件不易产生损坏,使防风拉杆处于可靠的工作状态。

3、在第一连接件下段的或第二连接件上段的管套螺纹段外端设置喇叭形导向构件,在相对应的竖向螺杆外端设置圆锥状结构,在管套螺纹段与竖向螺杆螺纹进行结合前,所述喇叭形导向构件与圆锥状结构的相互配合作用,对管套螺纹段与竖向螺杆螺纹进入结合时起初始的导向作用,有利于管套螺纹段与竖向螺杆螺纹顺利地进入结合,使得防风拉杆杆件下端与固定座的连接固定操作简便,一人操作便可完成,可节省人力。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其它技术效果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并展示了第一连接件下段的螺纹段与第二连接件上段的螺纹段未进入结合固定的状态;

图2为图1所示结构中第一连接件下段的螺纹段与第二连接件上段的螺纹段完全结合与固定连接时的状态;

图3为图1中的A-A视图;

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3。

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连接件1和固定座2,固定座2上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对应的第二连接件3,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上段与防风拉杆杆件4下段为螺旋副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1连接于防风拉杆杆件4的下端上,参见图1,所述第一连接件1下段与所述固定座2上的第二连接件3上段为螺旋副连接固定结构;应用中,所述固定座2设置在起重机行走轨道旁地面基础上的预定位置。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段为第一螺纹段1a,下段为第二螺纹段1b,所述固定座上第二连接件3上段为螺纹段3a;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段的第一螺纹段1a与防风拉杆杆件4下段的螺纹段构成所述的螺旋副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下段的第二螺纹段1b与所述固定座上第二连接件3上段的螺纹段3a构成所述的螺旋副连接固定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1上段的第一螺纹段1a与防风拉杆杆件4下段的螺纹段构成的螺旋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下段的第二螺纹段1b与固定座2上第二连接件3上段的螺纹段3a构成的螺旋副旋向相同,螺距相等;

当所述第一连接件下段的第二螺纹段1b为内螺纹的管套螺纹段时,固定座上第二连接件3上段的螺纹段3a则为竖向螺杆,当所述第一连接件下段的第二螺纹段1b为竖向螺杆时,所述固定座上第二连接件3上段的螺纹段3a则为内螺纹的管套螺纹段;所述管套螺纹段的外端设有喇叭形导向构件1d,所述竖向螺杆的外端设有圆锥状结构3a,所述喇叭形导向构件与圆锥状结构相互作用,对所述管套螺纹段与竖向螺杆螺纹进入结合起初始导向作用。

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段的第一螺纹段1a与防风拉杆杆件4下段的螺纹段所构成的螺旋副为自锁式螺纹配合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下段的第二螺纹段1b与所述固定座上第二连接件3上段的螺纹段3a所构成的螺旋副为自锁式螺纹配合结构;所述自锁式配合螺纹结构可使防风拉杆杆件4下端与固定座的连接固定更处于稳定和可靠状态。

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外壁面上设有手动旋转构件1c,转动手动旋转构件1c可带动第一连接件1下降或上升,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下降,其下段的螺纹段可与固定座上的第二连接件3上段的螺纹段实现结合,直至结合到所设定的连接固定状态。

所述固定座2内设有球状面或圆弧面的锁腔2a,锁腔2a的顶壁上有三边形、或四边形、或多边形的通孔2b,所述第二连接件3下部设有凸台体3b,凸台体3b位于所述的锁腔2a内,凸台体3b表面与所述锁腔2a的球状面或圆弧面腔面相对应并配合,并有可相对滑移的配合间隙,两者以球状面或圆弧面接触与配合有利于受力状态下的稳定;所述第二连接件3的中段3c位于锁腔2a顶壁上的通孔2b内,第二连接件3的中段3c外表面形状随同通孔2b的形状,即与通孔2b的三边形、或四边形、或多边形相对应,图3展示的通孔2b为四边形结构,第二连接件3的中段3c则为相应的四边形结构,通孔2b与第二连接件3的中段3c外表面采用三边形、或四边形、或多边形相配合结构,在第一连接件1下段的第二螺纹段1b与第二连接件3上段的螺纹段3a的结合过程中,可防止第二连接件3上的螺纹段3a产生自由转动,以有利于第一连接件1下段的第二螺纹段1b与第二连接件3上段的螺纹段3a顺利地结合;图示的固定座2由底板和位于底板上面的两短板构成,所述两短的结合并与所述底板连接构成所述的锁腔2a和通孔2b,第二连接件3上段的螺纹段3a裸露于通孔2b之外。

本例中,第一连接件1为管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1下段的第二螺纹段1b为内螺纹的管套螺纹段,该管套螺纹段的外端设有喇叭形导向构件1d,所述第二连接件3上段的螺纹段3a为竖向螺杆,该竖向螺杆的外端设有与所述喇叭形导向构件1d相对应的圆锥状结构3d,所述喇叭形导向构件与所述圆锥状结构3d相互配合作用,在所述管套螺纹段螺纹与竖向螺杆螺纹进入结合时起初始导向作用。

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杆件4下段下降,直至其下段的第二螺纹段1b与第二连接件3上段的螺纹段3a完全结合,防风拉杆即处工作状态,参见图2所示状态;反向转动第一连接件1上的手动旋转构件1c,第一连接件1随之上升至所设定的高度(距离),第一连接件1下段的第二螺纹段1b即退出与所述螺纹段3a的结合,防风拉杆的工作状态即解除,起重机则进入待工作状态。

实施例2,参见图4。

包括第一连接件1和固定座2,固定座2上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对应的第二连接件3,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上段与防风拉杆杆件4下段为螺旋副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1连接于防风拉杆杆件4的下端上,参见图4,所述第一连接件1下段与所述固定座2上的第二连接件3上段为螺旋副连接固定结构;应用中,所述固定座2设置在起重机行走轨道旁地面基础上的预定位置。

本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下段的第二螺纹段1b为竖向螺杆,该竖向螺杆外端设有圆锥状结构3d,所述固定座2上第二连接件3上段的螺纹段3a为内螺纹的管套螺纹段,参见图4,该管套螺纹段外端设有喇叭形导向构件1d,即第一连接件1下段的竖向螺杆与固定座2上第二连接件3上段的管套螺纹段构成所述的螺旋副连接固定结构。

参见图4,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参见图5。

本例中,设有附加套管5,附加套管5装于防风拉杆杆件4的下段上,附加套管5由防风拉杆杆件4下端的凸台5a支撑,在外力作用下,附加套管5可沿防风拉杆杆件下段上升和上升后的自由下降,所述附加套管5上的外螺纹与第一连接件1上段的第一螺纹段1a构成所述的螺旋副连接结构;第一连接件1下段的第二螺纹段1b与固定座上的第二连接件3上段的螺纹段3a构成所述的螺旋副连接固定结构;所述附加套管5下端与防风拉杆杆件4下端的凸台5a的结合面上设置弹性件5b,弹性件5b定位于所述的杆件4上,附加套管5下端面与防风拉杆杆件4下端的凸台体5a的凸台面之间,有一个用于弹性件5b被压缩变形过程中避免被破环的间隙6,即当弹性件5b被压缩到临近破损之前,由于弹性件5b的被压缩变形,所述间隙6消除,附加套管5的下端面即与凸台5a的上凸台面结合,杆件上过大的拉力即通过结合面直接传递给附加套管5,由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构件来有效承担;当防风拉杆杆件上的拉力解除时,弹性件5b复位,所述间隙6恢复,使弹性件5b能够持续处于正常的可工作状态;图示的弹性件5b为蝶形弹簧件,弹性件5b对防风拉杆的杆件在受到拉力时起缓冲作用,可避免结合面的构件造成刚性破坏,有利于工作状态的稳定。

本例的其它同实施例1所述。

本例结构的工作过程及技术效果是,参见图5,当起重机非工作状态下需要实施防风与防倾覆时,转动手动旋转构件1c带动第一连接件1转动并下降,经所述喇叭形导向构件1d与圆锥状结构的导向作用,所述第二螺纹段1b与第二连接件3上段的螺纹段3a将趋于结合,在进行初始结合时,所述第一连接件1下段的第二螺纹段1b下端与第二连接件3上段的螺纹段3a上端可能产生不吻合现象,两者即发生相对碰撞而对第一连接件1产生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此时在继续转动手动旋转构件1c带动第一连接件下降时,在第二螺纹段1b下端与第二连接件3上段螺纹段3a上端发生相对碰撞而对第一连接件1产生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时,由于第一连接件1上段第一螺纹段1a与附加套管5上外螺纹段的螺旋副作用,附加套管5即沿防风拉杆杆件4上升而产生退让,在此状况下,连续转动手动旋转构件1c带动第一连接件1转动,第一连接件1上段的第二螺纹段1b下端与第二连接件3上段螺纹段3a上端即产生磨合,通过磨合便可顺利地进入吻合与结合,直至所设定的结合状态,在所述第二螺纹段1b与螺纹段3a进入结合的过程中,两者发生相对碰撞而对第一连接件1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消除,上升一定距离后的附加套管5即自由下降而恢复如图5所示装状态;此外,在防风拉杆处于工作状态的过程中,因大风或强风等因素会引起起重机机身发生摇摆与晃动,防风拉杆的杆件则承受较大或突然产生的拉力与振动,产生于防风拉杆杆件4上的拉力,由杆件4下端的凸台体5a通过弹性件5b首先传递给附加套管5,在弹性件5b被压缩变形而不产生破坏时,附加套管5下端面即与防风拉杆杆件4下端凸台5a的凸台面结合,过大的拉力则由杆件4下端凸台5a的凸台面直接传递给附加套管5,由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构件来有效承担。

本实施例3增设附加套管5是在实施例1的结构基础上进行的,增设附加套管5同样适应于实施例2(参见图4)的结构,即在图4所示结构基础上增设所述的附加套管5。

上述三个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实施结构,并不包括本实用新型方案全部的具体实施结构,本实用新型方案的其它具体实施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覆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