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8092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运输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产品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运输产品的运输箱。



背景技术:

玻璃不同的厚度,以及对应的不同的取放机械手(需要玻璃之间的间隔不同),需要专门设计不同的玻璃包装运输箱。并且由于取放机械手需要一定的冗余空间,即玻璃在卡槽中并不是夹紧的,而是留有一定的移动空间,这样运输的时候由于晃动会造成破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输箱,可以适用不同厚度型号的运输对象,防止运输对象在运输中晃动造成的破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运输箱,包括:

箱体;

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的多个卡槽,每个所述卡槽包括用于承载运输对象的第一侧壁,和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

用于调节所述卡槽的容纳空间的大小的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上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形变部件,所述形变部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形变部件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形变部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形变部件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形变部件包括至少一个中空囊状结构,所述囊状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囊状结构处于收缩状态,所述囊状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囊状结构内充入介质处于膨胀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每个所述卡槽的底部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与相应的所述囊状结构连通,所述通道的另一端与外部介质供给结构连通,每个所述第一通道上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底部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上设置有与各所述卡槽内的所述囊状结构相对应连通的分支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位于所述箱体外部的部分上设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上的中空支撑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中空支撑部件上的所述囊状结构,所述中空支撑部件与所述囊状结构的内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壁上沿着所述卡槽的深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中空支撑部件,相邻两个所述中空支撑部件之间设置有所述囊状结构,所述囊状结构与相应的所述中空支撑部件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支撑部件与所述囊状结构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囊状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囊状结构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不大于所述中空支撑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厚度,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介质为气体或液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形变部件的设置使得卡槽的容纳空间可以根据运输对象的厚度进行调节,扩大了运输箱的使用范围,且防止运输对象由于晃动造成破损。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形变部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的运输箱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形变部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的运输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输箱,包括:

箱体1;

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部的多个卡槽10,每个所述卡槽10包括用于承载运输对象的第一侧壁11,和与所述第一侧壁11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12;

用于调节所述卡槽10的容纳空间的大小的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12上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形变部件3,所述形变部件3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形变部件3与所述第一侧壁11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形变部件3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形变部件3与所述第一侧壁11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

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要运输的运输对象的厚度,便于运输对象的取放,在运输对象放置于卡槽10内后,所述形变部件3发生形变,使得所述形变部件3与所述第一侧壁11之间的距离缩小,由所述第一距离变化为所述第二距离,减小了所述卡槽10的容纳空间的大小,减小了在运输过程中运输对象晃动的空间,避免破损,形变部件3的设置使得卡槽10的容纳空间可以根据运输对象的厚度进行调节,扩大了运输箱的使用范围,且防止运输对象由于晃动造成破损。

所述第二距离可以等于运输对象的厚度,即所述形变部件3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形变部件3与运输对象相接触、将运输对象压紧于所述第一侧壁11上,有效的避免运输对象在运输途中的晃动,避免运输对象由于晃动造成破损。

所述形变部件3可以是弹性形变部件3,起到缓冲的作用,进一步有效的避免运输对象的破损。

运输对象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中以玻璃基板100对运输箱的特征和原理进行具体介绍,但并不以此为限。

所述形变部件3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中,所述形变部件3包括至少一个中空囊状结构,所述囊状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囊状结构处于收缩状态,所述囊状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囊状结构内充入介质处于膨胀状态。

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每个所述卡槽10的底部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与相应的所述囊状结构连通,所述通道的另一端与外部介质供给结构连通,每个所述第一通道上设置有阀门。

阀门的开关的控制可以是自动的,也可以是手动的。

每个卡槽10所对应的所述第一通道时独立设置的,这样针对运输不同厚度的玻璃基板100,可以单独进行调节相应的囊状结构的膨胀状态,即可以单独调节所述第二距离的大小。

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1底部的第二通道5,所述第二通道5上设置有与各所述卡槽内的所述囊状结构相对应连通的分支通道,所述第二通道5位于所述箱体1外部的部分上设有阀门6。

阀门6的开关的控制,可以是手动的,也可以是自动的。

本实施方式的调节结构在运输同样的玻璃基板100时,可以统一控制,操作简单。

为了实现每个卡槽10内的所述囊状结构的膨胀状态的单独调节,可以在每个所述分支通道上设置阀门。该阀门的控制可以是手动的,也可以是自动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12上的中空支撑部件4,以及设置于所述中空支撑部件4上的所述囊状结构,所述中空支撑部件4与所述囊状结构的内部连通。

中空支撑部件4的设置增强了所述囊状结构的连接稳定性,所述囊状结构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12上沿着所述卡槽10的深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中空支撑部件4,相邻两个所述中空支撑部件4之间设置有所述囊状结构,所述囊状结构与相应的所述中空支撑部件4连通。

在囊状结构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采用间隔设置的中空支撑部件4的结构方式,可以更好的保证所述囊状结构的连接稳定性,以及介质在所述囊状结构中充入、放出的顺畅。

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所述中空支撑部件4与所述囊状结构连接处有介质泄露,所述中空支撑部件4与所述囊状结构密封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空支撑部件4与所述囊状结构可以一体注塑成型。

在所述囊状结构充入介质形变时,所述中空支撑部件4承受了一定的压力,但是不发生形变,所以,所述中空支撑部件4采用硬质材料制作。

所述中空支撑部件4采用橡胶、塑料等材料制成。

所述中空支撑部件4可以是管状结构,但并不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所述囊状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囊状结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厚度不大于所述中空支撑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厚度,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

避免在玻璃基板100在进行取放时,与所述囊状结构发生碰撞,而造成所述囊状结构的破损。

充入所述囊状结构内的介质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

所述囊状结构的制作材料可以是橡胶、塑料等。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